楊志軍
摘要:知識經(jīng)濟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結合高職學生實際情況,音樂教育在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效果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集中體現(xiàn)在音樂教育中的每一首音樂作品可以通過真實情感流露,不斷凈化高職學生心靈,重新塑造一個健全的人格,為文化素質提高夯實基礎。本文以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為主題展開深層次分析,以音樂教育目的切入,從行為習慣、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三個方面探討了音樂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高職院校;文化素質;作用
近些年來,高職院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迅速,但是新時期的高職教育,不僅是單純的傳授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而是重視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為高職學生人生發(fā)展夯實基礎。長期以來,高職教育備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制約了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如何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需現(xiàn)階段高職教育工作者重點思考問題。音樂教育主要以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為載體,在教育實踐中,通過音樂作品表達出真實情感,可以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以潛移默化方式發(fā)揮出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高職學生人格的健全。可見,音樂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發(fā)揮出了積極作用。接下來,筆者圍繞音樂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的作用,提出自身幾點拙見。
一、音樂教育和高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目的一致
音樂教育核心作用在于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在此過程中,人們品格也在潛移默化方式下受到了無形的教育[1]。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和高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息息相關。音樂教育中,一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可以讓高職學生深刻理解文化素質教育內涵,例如:高職學生在學習《黃河大合唱》時,音樂作品本身的韻律就可以給人帶來聽覺方面的震撼效果,還可以通過音樂背后的故事,如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不屈精神,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內動力,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再比如:學生學習《梁?!窌r,該音樂音調雖哀傷,但是背后反應的是對愛情執(zhí)著的追求,也是傾訴對封建禮教的不滿,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糾正價值觀和人生觀。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融入音樂教育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文化素質教育融入音樂教育,可以通過潛移默化教育方式,不斷增強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養(yǎng),促使高職學生不斷完善人格,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2]。同時,音樂教育可以表達和交流思想情感,例如:高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實踐中,融入音樂教育,可以在音樂律動學習、鑒賞學習、歌曲創(chuàng)編等一系列過程中,不斷洗禮學生的心靈,相比空洞的理論說教,更具教育效果[3]。
二、音樂教育規(guī)范學生行為,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
音樂作為一門高雅藝術,意味著學生在系統(tǒng)學習音樂之后,學生行為也會因此發(fā)生一系列變化,逐步變得高雅起來。例如:音樂教育作用下,學生沉浸于音樂世界中,性情可以受到音樂的陶冶。同時,借助多種形式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可以在美妙的音樂當中融入枯燥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一方面可以摒棄傳統(tǒng)的說教式思想道德教育,增強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釋放情緒和情感,完美實現(xiàn)德育和美育的融合[4]。另外,高職學生會在音樂傳遞的行為中,通過模仿,不斷端正自身的行為。具體言之,行為的端正主要涉及兩個方面。首先,端正學生思想,進而影響行為的端正。思想上的端正,主要包括如下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雖能夠帶來高職學生無限生機,但是高職學生學習主要以專業(yè)課程為主,長期如此,學生的思想陷入長期的機械式學習狀態(tài)中,文化素質教育價值無法發(fā)揮[5]。雖然文化素質教育第二課堂與音樂教育密切聯(lián)系,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有必要重視音樂教育,通過音樂領域的專業(yè)教師指導,以此促進文化素質教育價值的實現(xiàn)。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音樂教育實踐中,伴隨音樂創(chuàng)作的由來、創(chuàng)作目的層層展開教學,讓高職學生處于不斷探究中,隨著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意圖等,逐漸延伸到音樂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以潛移默化方式作用于學生。同時,學生在傾聽音樂作品時,可以陷入音樂作品的情景當中,加深學生藝術文化修養(yǎng),促使高職學生逐漸塑造一個完美的人格。這樣一來,音樂教育就實現(xiàn)了教育價值,即引導學生文化素質全面發(fā)展,并且凈化了學生心靈,形成了良好的精神,促使學生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其次,實踐引導學生行為。例如:合唱。合唱訓練過程中,學生一邊傾聽歌曲,一邊感受歌曲的音律等,促使學生成為音符當中的一部分,逐漸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凝聚力。同時,在音樂演唱過程中,逐漸意識到個體需以大局為重,不斷規(guī)范自身行為,并在此過程中鍛煉了毅力和耐心等。
三、音樂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高職學生心理問題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情感、學業(yè)、就業(yè)等幾個方面,這些心理問題長期存在,會造成高職學生精神呢萎靡、自卑等。而音樂教育中,學生會在音樂作品中尋找到心靈寄托處,如傾聽或者看到某歌詞時,學生會不由自由聯(lián)想到一些東西,個人情感與音樂交織一起,在此情形下,學生心理壓力頓時快速釋放,心理障礙成功突破。例如:大合唱訓練中,在開始的編排訓練中,學生通常持有畏懼心理,猶如生活中困境,讓學生止步不前,但是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通過教師合理分解音樂,傳授音樂技巧。學生在掌握音樂技巧的基礎上,會逐步消除開始編排時期的顧慮,重拾信心和端正心態(tài),逐漸學會了大合唱,并明白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如同音樂大合唱中的困境一樣,都可以通過分解,在找到困難的關鍵點后,困難最終會被克服。待學生傾聽自己合唱之后,優(yōu)美的歌聲會讓學生意識到唯有堅持努力,才能收獲成功,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頓悟。這樣一來,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會自覺遵守相關規(guī)章制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合作高效完成相關任務,有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總之,音樂作為一門高雅藝術,通過音樂教育能夠以潛移默化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治療,幫助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重拾信心,勇于直面困境。同時,音樂教育效果直接作用學生的精神和心靈,讓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等朝向更高水平發(fā)展。除此之外,音樂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素質,例如熱愛生活、忠誠于黨和國家。
四、結語
綜上,音樂教育作為高職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相比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其在教育手段、教育內容等方面,具有生動等特點,能夠對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產(chǎn)生更加顯著的效果。因此,高職院校要想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文化素質,需重視音樂教育,并在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通過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不斷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還借助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表演等多種實踐活動,有效提升高職學生心理素質,規(guī)范學生日常行為,發(fā)展生活美、心靈美等,逐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為促進高職學生人生發(fā)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玉紅.論音樂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素質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9(20):82-83.
[2]侯春蕾.論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對學生素質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5(10):33.
[3]韓英倩.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分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08):288.
[4]翁愛萍.試論人文素質視域下高職校園音樂文化建設——以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9(03):53-56.
[5]劉文靜,王煒.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實用性研究——基于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3(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