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云
【內容摘要】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與素質教育的推廣,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促進數學教學方法的革新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討論? 教學效率
良好高效的課堂討論有助于學生發(fā)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并點燃學習數學的激情,并從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中獲得教師講解或自主思考所不能夠直接獲得的知識與提升。因此,在設計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時,數學教師必須打開思維、著眼實際,參照學生在以往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以及課程標準中呈現出的教學重點,對課堂討論開展的方式與節(jié)奏進行科學的安排與精心設計,從而通過課堂討論提高整體數學教學效率。
一、趣味導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優(yōu)化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方法,而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討論方案的時候也需要認識到興趣引導對數學教學的重要作用,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加入趣味性較強的元素,通過吸引學生的注意與興趣促使學生學習質量的優(yōu)化與提高。放在討論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則是通過生動有趣的元素添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討論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進入課堂討論的質量和效果,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并且,基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教師有必要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對學生的興趣偏好與學習需求進行足夠的了解,接著才能夠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效率高的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智慧教室的普及,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插入生動的畫面或有趣的音頻,通過輔助性的教學工具給學生以趣味性強而愉悅輕松的課堂體驗。出于提高學生討論學習積極性以及效果的原因,教師必須重視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為學生創(chuàng)設暢所欲言的討論環(huán)境,給學生的有效以及高效課堂討論創(chuàng)造條件。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提供的圖例幫助學生發(fā)現生活中存在的多種多樣的幾何圖形,并以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呈現出來,接著請同學們自由討論生活中、學習中常見的幾何圖形,從而完成有效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
二、加強合作,鍛煉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
課堂討論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下就某一特定問題展開共同討論,當然,這也需要建立在學生獨立且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因此,提高數學課堂學生討論效率的重要方法就是幫助學生探索高效討論的途徑,促使學生能夠以更緊密的合作與更清晰明確的討論思路、更有邏輯的結果整合來參與到數學課堂討論。在為課堂加入討論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樹立協(xié)作精神與集體合作的意識,促使學生在面臨真實的討論環(huán)節(jié)時能夠積極地共享信息、陳述看法,激活熱切的課堂討論氛圍,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獲得有效真實的信息共享與見解對接,從而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當然,良好的合作也并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形成的,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持續(xù)的關注與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磨合中形成良好的高效配合,產生有序的課堂合作與討論環(huán)節(jié),推動教學方法的改良與教學效率的優(yōu)化。而為了加速學生之間的磨合與協(xié)作,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劃分學習小組或形成固定的協(xié)作討論伙伴關系,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到討論的學習情境與狀態(tài)之中。例如在教學《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課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習小組請學生以討論的形式探討二元一次方程組如何使用消元的方式求解,給學生以明確的問題,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直接簡潔地探索學習方法。
三、深化成果,給學生的討論成果以檢驗與建議
初中數學課堂討論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從本質上來講課堂討論仍然需要教師的引導與組織,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時并不能做“甩手掌柜”,還需要對學生的討論情況與結果進行必要的觀察與檢驗,以在了解學生討論情況與教學計劃完成程度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案進行必要的改進與完善。同時,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的結果同樣值得注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之后,數學教師應當及時地檢驗學生的討論成果,并從中了解學生對討論話題的認知,為下一步教學的開展或重點問題的解決提供便利。檢驗的方式多種多樣,最直接也最簡便的方法是由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以討論小組為單位分別闡述結果、陳述理念,但這一檢驗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即較多地占用了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對于部分較為復雜的問題,教師可以請學生在課堂上利用一段時間“趁熱打鐵”地開始討論,接著要求學生將討論結果進行整合后以書面作業(yè)的形式呈現出來,一方面節(jié)約了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將討論結果以書面形式表達,強化了學生的數學理解與表達能力。而相應地,教師也必須對學生的討論結果予以及時且客觀的反饋,幫助學生發(fā)現討論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
結語
協(xié)作意識與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尤為重要,同時表達能力、邏輯思維以及辯證分析也是學生未來成長、競爭中的有利優(yōu)勢。而能夠集中鍛煉這些能力的課堂討論就成為了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關注與探究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深入調研與細致了解,并針對教學現狀設計適當的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幫助學生通過課堂討論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并借此促使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冉光容. 激活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研究[C]. 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
[2] 林振雄. 探微“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 考試周刊,2019(19).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橋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