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育是基礎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學應該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語文課堂教學實現(xiàn)興趣教學,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能夠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 "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釉疲骸爸卟蝗绾弥?,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逼喗苤赋觯骸八兄橇Ψ矫娴墓ぷ鞫家蕾囉谂d趣。”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要求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出發(fā)有效組織教學。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考慮照顧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便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習的效率。而課堂教學中的趣性,是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極其重要因素。
一、融入生活,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時,教師如果按部就班則會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學拼音時我把學生喜聞樂見的“超人”引入了課堂。我說:“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一些‘拼音超人’。現(xiàn)在請大家和老師一起認識‘超人’的基本部件,如左斜、右斜、左半圓、右半圓、豎右彎等,這些部件可以組合成很多‘拼音超人’。如果你們認識了所有的‘拼音超人’,就將幫你認識很多的‘生字寶寶’。”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時,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新穎的學習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思維,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教學效率。在《荷葉圓圓》這篇課文中,可以利用PPT在大屏幕展示荷塘美景,同時在教室里擺放荷葉、荷花的道具,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荷塘的美景。再如《動物王國開大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讓同學們帶著動物的頭飾,一邊扮演動物角色一邊朗讀,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投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但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課文的內容及動物之間的交流都有了較好的把握。
三、設計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采用游戲的形式吸引孩子,讓他們廣泛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來,主動地輕松快樂地學習。例如b、p、d、q幾個聲母的區(qū)別是一個難點,學生容易混淆。我們設計了游戲:變魔術。讓學生準備一個半圓環(huán)和一根小棒,然后把小圓環(huán)隨意擺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別組成這四個聲母,先自己邊擺邊讀,再同桌之間互相考考,反復鞏固,解決了這一個難點。此外我們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了找朋友、開小火車、摘果子等游戲,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游戲中的各種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使他們在游戲活動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四、在兒歌、繞口令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歌和繞口令有一定的情趣,而且節(jié)奏明快,能克服拼音學習拼音的枯燥和單調。通過讀兒歌和繞口令,不僅使學生的口齒得到鍛煉,糾正了錯誤的讀音,提高發(fā)音的質量,而且還在無意之中認識了漢字。例如在學習中,“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薄靶〃褂龅絡、q、x,脫帽行個禮。小ü有禮貌,見了大y就脫帽”等兒歌,讓學生掌握了字音的同時,對于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用法也有了更加形象的認知。
五、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適宜的課堂氣氛能夠帶動學生學習和思考的興趣。首先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應該和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不要總是端著老師的架子,認為學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教師要學會走近學生,與學生交流,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面部表情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方面。教師應該多運用面部表情,多微笑,樹立嚴肅但不又不失親切的教師形象,同時可以與學生建立眼神交流,給學生點頭等動作,多對其表示肯定。其次,要善于提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地提問,帶動學生思考,踴躍發(fā)言。在每堂課前后,可以留出一段時間給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讓同學解答,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最后,教師應該運用積極的評價,對于學生多一些“你真棒”“很好”等表揚和鼓勵,學生在老師的積極影響下,也會產生對于語文課堂學習的正面的情緒,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和積極性。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們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實現(xiàn)興趣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充滿生機,相信學生的語文基礎也會有很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度最新版
(2)《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皮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