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推動下,音樂教育在小學階段重要性凸顯出來,尤其是在啟智、美育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重要內容,通過合唱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協(xié)作能力、音樂素養(yǎng)。本文首先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內涵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望采納。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
合唱是一種重要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在社會各個領域中都具有廣泛普及性。合唱具有內容多樣性、學習簡易性的特點,對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發(fā)展十分有利。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開展合唱教學,是提升學生音樂基礎能力,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基礎?;诖?,加強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研究具有十分現(xiàn)實的意義。
一、合唱教學內涵
所謂的合唱指的是多個演唱者利用多個聲部對同一個歌曲進行演唱,屬于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合唱中要求聲音和諧與統(tǒng)一。當然,合唱的形式也有很多,通常分為混聲合唱、同聲合唱兩種;合唱所能演唱的歌曲多種多樣,向聽眾展示不一樣的聲音面貌,傳到不同的情感。小學合唱教學中,學生主要以童聲合唱為主,這也是同聲合唱的一種,且二聲部合唱為童聲合唱的主要形式。
合唱藝術魅力毋庸置疑,其能夠直達人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小學生音樂課堂中,利用合唱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合唱水平,同時能夠在合唱中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樹立合作意識。在合唱中,同學之間還能夠增強友誼,促進其共同學習與進步。在曲目選擇中,小學生合唱主要以幸福生活、歌頌祖國為主旋律,通過合唱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其健康成長。
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
當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合唱教學整體效果。基于此,必須采取有效的策略,促進合唱教學效果提升。
(1)注重歌曲基本教學,提升合唱團隊對歌曲的掌握
合唱需要以一個歌唱團隊加以表示,通過一個歌曲進行表達出來。合唱團隊對音樂、對歌曲的熟練程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合唱的前提。對于小學生來說,歌曲學習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練習,所以,在合唱教學前,教師需要有效的利用音樂教學素材,對進行合唱的歌曲進行強化教學。具體來說,不僅需要讓小學生對合唱歌曲的旋律、信息進行了解,以能夠脫稿演唱為標準;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分段教學的方式,保證學生在合唱練習前能夠掌握歌曲演唱,以便于后期進行合唱技巧教學,為合唱練習打好基礎。
(2)借助多媒體營造合唱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小學合唱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合唱學習的興致也會降低,影響教學效果。采用傳統(tǒng)課堂講授方式,課堂氛圍不佳,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優(yōu)勢,在課堂中營造出濃厚的氛圍,向小學生直觀的展示合唱藝術魅力,激發(fā)學生對合唱學習的興趣。課前,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搜集合唱錄音視頻、圖片等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促進課堂氛圍的生動性。
在課堂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對合唱藝術形式的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更加積極,合唱教學效果自然得到提升。
(3)引入更加新穎的合唱教學模式
現(xiàn)如今,創(chuàng)新在社會各行各業(yè)發(fā)展都十分重要,教育領域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必須強化創(chuàng)新,引入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少,對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在合唱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采用大量的專業(yè)名詞,包括音程、高音、低音、復調等,小學生容易聽不懂,影響知識點的傳授。這就需要教師采用更加形象化、幽默化的語言,或者借助于小游戲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基礎知識。例如,將五線譜音符說成是停在高壓線中的小鳥,或者組織學生進行歌唱接龍的游戲,分組比賽等,讓學生理解不同音調。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下,合唱教學課堂趣味性更足,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效率提升迅速。
(4)注重學生合唱中自主探究能力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了教學時間、課堂場地等限制,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合唱藝術,需要根據(jù)小學生合唱基礎、音樂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在教學內容中心點范圍內,讓學生進行課外合唱曲目的練習,或者單純進行合唱音樂賞析。
將合唱教學與小學生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音樂教師可以根據(jù)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或者更加貼近生活的合唱曲目編入到合作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結合,有效鍛煉合唱能力,感受節(jié)奏、音色變化,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合唱經驗,提升合唱能力。
(5)注重合唱隊形的運用
目前,很多小學音樂教師不夠注重合唱隊形設計問題,片面以為只要學生把歌曲唱好了,隊形就是小問題。但是,隊形設計是合唱藝術重要的內容,合唱過程中,表演者一直處于興奮積極的狀態(tài)下,小學生更是如此,機體緊張、興奮,面部表情、肌肉、聲音、呼吸都有所表現(xiàn)。保持良好的合唱隊形,能夠幫助學生舒緩身心,減少緊張的情緒,讓其處于更加良好的表演狀態(tài)。小學合唱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合唱隊形的設計,根據(jù)合唱歌曲節(jié)奏、旋律,變換不同隊形,包括方形隊變?yōu)榭v行陣對、縱行陣變?yōu)閳A形陣等。
三、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合唱教學作為重要的內容,對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至關重要。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基礎知識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合唱知識,增強演唱技巧,同時更需要引入更加新穎多變的教學模式,構建和諧濃郁的藝術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重視合唱隊形設計,切實提升小學合唱教學質量,為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盧苗苗.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教師.2016,22(8):54-56.
[2]鄭峰.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初探[J]科學中國人.2016,17(8):225-227.
[3]王潔.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7,13(8):52-53.
[4]趙紅霞.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新課程.2016,21(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