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新接任的班級我們要處理的情況和問題可是不少呀,很多問題意想不到。學會怎樣處理師生關系和熟悉學生的性格品質(zhì)至關重要。
關鍵詞:策略教學 方法
新接了個班,在熟悉學生姓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和我同姓的孩子——涵,因為我的姓比較少見,所以倍覺親切。再一看他的成績,不忍目睹。和原班主任交接的時候,特別詢問了這個孩子,她告訴我:“涵頭腦聰明,只是父母不管,作業(yè)從未有過一天全部完成的。在他的影響下,班級里時不時有一兩個學生會學他不寫作業(yè)的?!迸?,只是作業(yè)沒能按時完成,我松了口氣,這對我——一個自以為的優(yōu)秀班主任還不是小菜?因為我掌握了那么多的獎勵措施。
第一回合:給他一個職位
初見涵,真一帥哥!白白的皮膚,瘦高的個子,見人一臉笑,真不敢將他和學困生劃上等號。開學第一周,涵果然一次都未按時完成作業(yè)。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我希望通過我的獎勵措施喚醒涵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一天午飯后,我把他請進了辦公室?!袄蠋?,你找我干嘛?”“因為你姓田,我也姓田,在實小工作10年了,第一次遇到和我同姓的學生,我特別喜歡你?!焙犃遂t腆地笑了笑,沒說話?!拔医棠銈円粋€星期了,我發(fā)現(xiàn)你特別能干。我想請你負責班級的衛(wèi)生。每天提醒、檢查同學們是否按時打掃,是否打掃干凈?好嗎?”我把書中讀到的教育頑劣孩子的方法用上了,要調(diào)動這類學生的積極性,給他事做,也就是給他一個適合的職位,就能起到獎勵作用。之所以讓他來負責班級衛(wèi)生,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他勞動時特別積極。涵聽了似乎很意外,我仿佛看到他眼睛一亮。此后的下課,我看見他一下課就大聲招呼同學擦黑板、撿垃圾,忙得不亦樂乎,此情此景讓我欣喜無比??珊镁安婚L,一個星期之后,我常常要請班長在游戲的學生群中找回他來。漸漸地,他似乎忘記了自己還有個衛(wèi)生委員的職務,每天要找他幾次,時間一長,我也無力去做。第一回合,我失敗了。
第二回合:給他一個對手
第一回合失敗后,我反復思考,對于涵該采用怎樣的獎勵措施呢?心理學告訴我們,10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同伴意識,他們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于是,我決定給他一個對手。 濤無疑是最佳人選,兩個男孩子一下課就纏在一起。淘的書面作業(yè)基本能完成,不過字是俗稱的“雞爪字”,要花費一番時間才能認得。濤的課堂有效聽講時間僅為5、6分鐘,書本上的預習作業(yè)全由媽媽代筆,最讓我覺得頭疼的是濤的個人衛(wèi)生,書包地上扔,桌面上亂糟糟的,常常幾門科的書本都在桌面上攤著。
有競爭就有進步。我在班級啟動了PK制,52個人分成26組,在品行、學習等方面進行PK。每天記錄,每周統(tǒng)計,每月評比。獲勝的可以抽獎一次,以得到我的獎勵,當然是百分之百的中獎喲。獎品有免寫條、免罰條、自己選同桌、決定活動課內(nèi)容、優(yōu)先選擇圖書等。濤和涵被我“巧妙”地分在了一組,成為PK對手。PK制啟動后,我尤其關注他們。因為從某個角度來說,濤和涵如果被這樣的獎勵措施轉(zhuǎn)變成功了,班級就成功塑形了。
PK開始后,涵和濤一度比得很歡。涵少寫的作業(yè)越來越少,濤的課桌也越來越整潔,2個人不時地來告訴我今天誰誰得了幾分,哪個方面對方做得沒有自己好。一切似乎都在朝著我希望的方向發(fā)展。
可惜這樣的愿景并不長久,2個月左右,涵和濤又差不多回到了原點?;蛟S這樣需要持續(xù)努力才能得來的獎勵對他們來說遠沒有原來的狀況更自由、更輕松。我與涵的第二回合又以失敗告終。
第三回合:給他一個承諾
在日常教學中,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獎勵措施。這些有的是經(jīng)過檢驗的傳承下來的“金點子”,也有的是老師自己的獨創(chuàng)之舉。但不管是怎樣的措施,對于班級這樣的大群體來說,任何一個獎勵措施都不可能充分調(diào)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每個班都會存在一些所謂的“油煙不進”的同學。涵就是這樣的同學。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前面2個回合的較量,我開始嘗試設計第三個獎勵措施——給他一個承諾。“只要你學習任務完成了,你可以很自由地生活,我保證不給你增加任何額外的負擔?!保ê辉谧鳂I(yè)完成上有問題)我對涵如是說?!袄蠋?,你說的是真的?我寫錯作業(yè)或者寫得不好,你也不罰我?”可憐的孩子,曾幾何時,肯定因為學習問題被一罰再罰,以至于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寫,你老師哪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看我?“這段時間的相處,你覺得老師說話算數(shù)嗎?”涵看看我,點了點頭?!澳俏覀儊韨€約定,如果你不寫作業(yè),就聽寫20個詞,怎樣?”沒有懲罰的教育是缺失的教育。20個詞語,幾分鐘就能搞定,負擔很輕、且能幫助涵復習,我想這樣的懲罰,即使涵忘寫了作業(yè)也一定能接受?!熬?0個詞語?”“當然,你按時完成作業(yè),這20個詞語也沒有?!蔽叶⒅难劬φf!
此后的一周,涵依然時不時忘寫作業(yè)。與以往不同的是,我不再批評他,只是找來他,但什么都不說,看著他補寫好作業(yè),再聽寫20個詞語,然后批改、訂正。如今,一個學年結(jié)束了,涵每周仍有一兩次少寫作業(yè)的現(xiàn)象,但相比以前,已然好了很多。第三回合,我稍占優(yōu)勢,
回想與涵的三次較量,我開始反思獎勵措施的有效性。以前的我,當獎勵措施無效時,總會向同事抱怨,某某太差了,不可救藥了。其實,在班級授課制下,在面對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時,我們班主任既要考慮面對集體大部分人的獎勵措施,更別忘了那幾個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需要為他們量身定做獎勵措施。
參考文獻
[1]許貽亮.銜根繼本探尋小學函數(shù)教學的層次性[J].福建教育(小學版),2008 (4):43-45.
[2]張麗芳.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函數(shù)思想的滲透[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