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做好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很重要。從情感上走進學生心田,用真情賞識教育學生;雙身邊小事做起,來影響和教育學生。因此如何讓學生在班級這個集體里全面發(fā)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關鍵詞:教師 智慧 愛心 班級
李希貴老師說: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心智自覺開啟的時候。這樣的成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的成長?!彼怨P者認為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智慧地贊美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每班總有那么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也不惹是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不反對,也不踴躍參加,學業(yè)平平,默默無聞。這類學生,容易被老師“遺忘”。筆者班的某某學生就是這樣一個學生。直至某天,一件事情的發(fā)生,改變了筆者對他的看法。那是一次體育課,老師進行了跑步測試,他的一個好朋友不小心摔倒,腿上蹭破很大一塊皮,他二話不說背起傷者直奔醫(yī)務室。剛好筆者在醫(yī)務室,看到這一幕頗為欣慰。之后在課堂上表揚了該生。接下來筆者又從幾件小事發(fā)現(xiàn)他性格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要智慧地把贊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到“我能行”, “我會成功”。實踐使筆者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fā)其學習動力,培養(yǎng)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氛圍。
二、智慧與愛同行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斯普朗格說過: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p>
夏丐尊先生說過: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教育不僅僅需要愛,沒有愛是蒼白的,而沒有智慧則是愚昧的教育。就如溺愛孩子的父母,收獲的卻是苦的果實。缺少了智慧,往往事倍功半,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每個班級或多或少總有幾個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稱之為學困生。該如何對待這一類學生呢?一次參加班主任培訓期間的兩個小故事,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捕手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很普通的小胖子,跑步速度也不快,卻毅然加入了學校的壘球隊。老師原先對他并不待見,但由于小胖子自己的努力而讓眾人對他有所改觀。漸漸地小胖子成了隊長,最佳球員。老師為他驕傲的同時也有所感悟:“相信,讓每個人都有可能?!薄短┑系墓适隆穭t是一個類似“丑小鴨”的故事。泰迪母親的去世,父親的不以為然,對泰迪的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新老師湯普森知道原因后改變了教學觀念,不再在意學生們的成績,而是化“教書”為“育人”,用實際行動給了泰迪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勇氣與信心。
三、欣賞與敬畏并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p>
傾吐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教師應該積極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某些動作,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犯錯時,更不是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筆者也犯過這樣的錯誤。
學校三項競賽,校外小店買零食班級要扣分,每天都在班級強調,但有個別學生依舊我行我素。一次,星期一張某買零食扣分,在班級教育過后,星期二張某還去買?!袄蠋?,我……”還沒等他說完,“昨天你已經(jīng)給班級扣分,今天又讓班級扣分,你的承諾呢?”然后就讓他站著,不再理會。課后了解到,他家里奶奶生病住院,媽媽去醫(yī)院照顧了,爸爸在出差,家里沒人給他做早飯,所以才買零食的。筆者很后悔當時打斷了他沒讓他說完,之后找時間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說: “老師,這沒什么,誰讓我老犯錯呢!”
作為教師,有時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去對待學生實在不應該,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親”。在大掃除時,筆者和學生們一起打掃教室衛(wèi)生,而不是只做一個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而是融入學生當中。還有在吃午餐時,親自為學生分飯菜等,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但是潤物細無聲,慢慢的師生感情加深了,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
四、自主管理 科學管理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班風正,學風盛”,班規(guī)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
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在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另外,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教師都有犯錯的時候,所以應該允許學生適當犯錯,學生犯錯后不要馬上處罰,可以先提醒一次,然后警告一次,最后再罰。
小學生較為單純,有著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都希望能為管理班級出一份力。如果管理權過于集中在一些學生手中,既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營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因此班級工作實行“輪流制”很有必要。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值日班長等分工協(xié)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機會,這樣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
學生評選出來的班干部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的要求不能過高,尤其是在工作中出現(xiàn)失誤時。一次放小長假英語課代表忘記發(fā)英語抄寫本,導致一部分學生未完成這個抄寫作業(yè),大部分同學另準備本子把作業(yè)按時完成了。這時候課代表已經(jīng)心情低落,如果教師再嚴厲批評,那就深深傷害了他有效的心靈。因此這件事,筆者只是耐心給他講了他的一時疏忽,讓部分同學未能完成作業(yè),一定要吸取經(jīng)驗教訓,盡量少犯錯。
每周抽一至兩節(jié)課的時間對班干部的進行培訓,給他們分析工作要點,讓他們學會制定計劃。每兩周召開一次班干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每月更換或加入新鮮血液,同時嚴厲批評班干部中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促進班集體樹立良好的班風。
總之,作為班主任不僅僅要管理好班級,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用智慧和愛陪伴他們一路成長。
參考文獻
[1]瓦.阿.蘇霍姆林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04).
[2]白銘欣.實用班主任學[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12).
[3]朱永新.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