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江成 孫璐
摘要:計劃管理是工程項目準備階段的組成部分,尤其在國際工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計劃管理的概念,從勞動力、材料和設備三方面入手著重分析了國際工程計劃管理對進度和成本的影響和具體實施方法,旨在為國際工程項目提供可靠的保障,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關鍵詞:國際工程;計劃管理;進度;成本;影響
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計劃管理也逐漸趨于合理化和規(guī)范化,但是國際工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勞動力成本較高、材料短缺、設備不足等情況,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計劃管理方案,確保成本和進度滿足預期目標。
一、計劃管理的概述
計劃管理是指將市場發(fā)展作為導向,根據企業(yè)的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競爭制定的具有遠見性和高效性的管理方案,在國際工程需要科學利用資源,盡可能的將人力、財力、物力降到最低,從而在短時間內獲取到較高的利益。從工程方面來講,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工程所在地的市場形勢,將人力、材料和設備作為主要的計劃對象,使項目能在預期內高質量完成。計劃管理包括準備期、施工期、完工期,屬于全周期性的管理過程,在不同的施工環(huán)節(jié),管理的內容也各不相同[1]。
首先,準備期。這個階段需要計劃的內容有工作量、施工時間、施工技術、突發(fā)狀況應對措施、所需材料和機械的種類和數量、配備人數、現場情況、安全防護等。
其次,施工期。施工期屬于工程最重要的階段,能直接影響到項目的質量和效率,因此要合理開展計劃管理。主要在于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配置、施工材料的采購和儲存、生活用品的供給、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等。
最后,完工期。需要重視的是剩余材料、施工設備和人員的轉移情況和時間,還要及時聯系新項目,做好后期的對接。
在國際工程中,計劃管理要滲透在項目的全周期中,比如在非洲國家開展項目時,要結合當地的建筑情況,合理配置勞動人員和物資,推動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
二、國際工程計劃管理對進度和成本的影響
(一)勞動力
勞動人員是項目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以人為因素也是影響工程進度和成本的基本內容。在國外的項目中,若從我國調動勞動力所需的成本較高,若在非洲國家施工當地人員的技術水平又不能滿足建筑要求,所以計劃管理就成了重中之重,以安哥拉的某建筑項目為例,人員計劃管理的影響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成本較高。我國的建筑人員到安哥拉開展項目需要的成本包括基本工資、路費、餐食費、簽證費等,若施工期為一年,總體核算下來勞動力的支出要比國內約高出三倍左右。
第二,簽證困難。給施工和管理人員辦理簽證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大約三個月左右,這個期間就嚴重影響了項目進度,并且在勞務人員數量上也有所限制。
第三,風險較大。由于項目的規(guī)模較大,涉及到的工種較多,從國內調動的勞務人員可能與實際工程不吻合,而安哥拉的專業(yè)施工人員比較短缺,并且招聘途徑很繁瑣,這就容易導致員工出現焦躁心理,嚴重的甚至集體罷工,不僅會延緩施工進度,還會損失成本費用。
第四,本地勞動力不符合要求。國外項目中,與當地勞動力語言不通是其一,會極大程度的限制交流和溝通。其二是不容易監(jiān)管,紀律性較差。
(二)材料與設備
材料是項目的基礎,設備是工程的輔助,在國外項目中,尤其是經濟較為落后的國家,資源很短缺,很多材料和設備都需要進口,所以我國對于材料和設備的計劃管理更要加大力度,其多進度和成本的影響為:
第一,物資費用高。比如安哥拉地區(qū),材料短缺導致當地市場成本極高,約為我國的4倍,并且種類上也不夠齊全,對于一些技術性強、規(guī)模較大的工程來講,當地的物資種類難以滿足項目需求,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程進度。
第二,運輸時間長。從我國向國外運輸物資從采購階段到貨運完成大概需要三個月,若在施工期間運輸物資一旦中途出現差錯會嚴重影響到材料的使用,材料的供給中斷會阻礙工程的進度和成本。
第三,物資采購難。從國內采買物資加儲存費用要高于國內項目物資成本的二倍,工程竣工后剩余的材料在當地若缺少交易渠道,則會造成資源的過度浪費,而且在儲存階段也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第四,設備保養(yǎng)難。一般來講,很多工程設備都是在國內引進的,在國外缺少維修保養(yǎng)的專業(yè)人士和售后服務單位,尤其大型的機械,一旦部件出現損壞很可能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從而延緩施工進度。
三、國際工程計劃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法
想要確保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就要合理落實計劃管理,基本數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是保質保量、省時省力的重要依據,以安哥拉某工程為例展開討論研究。
(一)理念與方法
需要將項目的具體情況、施工時間、所需技術、操作環(huán)節(jié)等要素編排出來生成計劃圖,再按照預期計劃分配每個月的施工量,依照人員、設備、材料的定額信息獲得每個月的資源所需,根據預算來控制資源量,確保配置的合理科學。
計劃表大體可分為工程進度表、人員配置表和材料設備定額表。工程進度表的內容有項目類型、施工環(huán)節(jié)、具體工程量和時間數軸,在施行過程中可以將規(guī)定期限內的工作情況記錄在表格中,并做好預期的計劃。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實時更新表格中的內容;人員配置表中的內容有工種數、工日數等,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表格明確施工計劃、所需人數、勞動量等信息;材料設備定額表中涉及到的內容有施工環(huán)節(jié)、施工時間、需要的設備和材料等,可以將定額表與人員配置表匯總處理,整合成一個總表,便于實際施工中的使用[2]。
(二)勞動力的注意事項
在配置勞動人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調查當地市場情況。在掌握項目具體情況和所需工藝的前提下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工種價格和技術水平,計算出引入國內勞動力的成本并加以對比,選擇更有優(yōu)勢的一方;其次,考核引入的勞動人員。很多工人缺少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能力,因此要在施工前進行測試考核,確保人員的技能水平符合標準;再者,完善當地勞動人員的監(jiān)管體系。施工所在地的勞務人員成本較低,所以盡量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選用所在地的勞工,但是要在工程準備階段開展培訓教育活動,確保他們的知識和技術符合標準要求;最后,防止勞動人員短缺。在招收勞工時要根據工期和工量合理規(guī)劃,使每個時期都有充足的勞動力,防止短缺造成的停工或低效現象,在竣工期也要控制勞務人員的離場時間和數量,避免周轉不當影響最后的收工。
(三)材料與設備的注意事項
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材料的監(jiān)管,發(fā)現短缺情況要及時補給,還要避免過程中的資源浪費。一些材料是有保質期限的,所以采購過程要分批進行,根據工程安排時間來采購和運輸,減少過期現象的發(fā)生。
對于設備的計劃管理除了要在采購階段確保質量和成本以外,還要盡量選擇通用的品牌,易損壞和老化的配件要購買備用,還可以在施工地租賃,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結論:
總而言之,國際工程中的勞動力、材料和設備都是計劃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影響施工進度和成本的主體,因此要提前制定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方案,確保計劃的有效實施,還要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控制施工期和工作量,盡量在預定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工程,從而獲得較為可觀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王崢,柯權珉.國際工程計劃管理對進度和成本的影響[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6(01):74-77.
[2]邱駿華.進度管理思路在國際工程索賠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
作者簡介:
胥江成(1982-),男,山東省濟南市,漢族,工程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