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限
“韓信蕭湖一飯恩,河下古鎮(zhèn)千年運”,江蘇淮安,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是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古城。古有韓信受漂母“一飯之恩、一飯千金”的千古佳話,淮商以“誠”為本的經營之道,今有因信而立,為誠而行的“模本”助推淮安的信用之路漸行漸遠。
陽光淮安·政風熱線
一個欄目搭建政府與公眾的“誠信橋梁”
“政風熱線”是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單位聯(lián)合打造的一檔新聞監(jiān)督類的日播欄目,是部門聯(lián)系和處理民生問題的紐帶,政府敢于“亮清單、說真話”,公眾敢于監(jiān)督,該欄目在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構架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11月24日,淮安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市信用辦主任沙杰,市信用辦其他相關負責同志來到淮安市電視臺政風熱線演播廳,就市民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現場問答。
沙杰介紹了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并就9688988市民政風熱線電話和主持人提出的就下一步如何加快構建聯(lián)動獎懲機制、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寸步難行、以及個人誠信、企業(yè)信用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答復?;窗彩须娨暸_、廣播電臺、淮安視聽網等進行了全媒同步直播。
“政風熱線是民情輿論的探測器,是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社會履行職責的反光鏡,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安全閥。十幾年來,聽眾送來的一面又一面錦旗,說明政風熱線已真正成為深受淮安百姓喜愛的能與政府部門領導溝通、快速解決民生問題的平臺,成為淮安陽光政務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連接政府與群眾的有效橋梁?!闭L熱線欄目負責人表示。
據悉,一個小時的政風熱線節(jié)目,既有多方通話,又有現場互動;既有傳統(tǒng)媒體的常規(guī)報道,也有新興媒體的大力推送,滿足了各方面聽眾的需求。主任上線就是信用辦參加的內容之一。從2003年起,淮安市政府糾風辦每年都會安排40多個職能部門(單位)參與直播活動。各部門負責人現場接聽聽眾的投訴與咨詢,接受全市人民的監(jiān)督。部門領導及相關處室負責人要直面問題,明確責任,表明態(tài)度,提出辦法,解析政策。
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淮安市以誠信施政為重要準則,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域“一體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統(tǒng)建設全覆蓋,并在全國較早設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大廳,對政府采購、價格管理、食藥安全、環(huán)境保護、招標投標等30個領域實施信用分類監(jiān)管和聯(lián)動獎懲舉措。
“政府敢于曬出權力清單,轉變職能,處理好與市場、社會的關系,收縮權力,對自己重新定位?!被窗彩泄残庞眯畔⒎罩行闹魅闻擞乐冶硎?。潘永忠還表示,政府部門“曬”出自己的“權力清單”,并且為這些權力設定流程,以規(guī)范權力運作,這是打造陽光政府、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真正把權力運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置于陽光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政府部門“曬”權力,源于對權力的依法審核和清理。政府部門制定出完善的“權力清單”和建立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及動態(tài)的清理機制,不僅能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職責和權力更加清晰具體,也有利于保證民眾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有效避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濫用執(zhí)法權等現象,從而促進政府部門提高工作效能。
“淮安市自建立社會監(jiān)督和第三方機構評估機制以來,積極發(fā)揮社會輿論監(jiān)督作用,暢通民意訴求和投訴渠道,依靠社會各界群眾代表,對政務誠信建設情況進行評議評價。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導和支持信用服務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機構對各地各部門政務誠信建設績效開展綜合評價評級。此外。陸續(xù)出臺政府及公務員信用信息征集指導目錄、公務員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加強政務公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公務員誠信、政務誠信評價等制度建設,為政務誠信體系建設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撐?!被窗彩薪浶盼敝魅侮惔簖埍硎?。
首創(chuàng)“透明食安”模式
一部手機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自2015年以來,淮安市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將關系食品安全的生產經營全流程、監(jiān)管執(zhí)法全過程和社會公眾評價全方位搬上互聯(lián)網,構建起政府有效監(jiān)管、企業(yè)誠信自律和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的共治、共享、共贏體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淮安模式”。
一棵青菜,從田間出來后如何進入菜市場?又如何安全的進入百姓口中?在淮安,每種食物想要被順利吃掉似乎沒那么“容易”。
一早醒來,市民馬先生開始準備早飯,他從冰箱中拿出了1瓶牛奶,在手機上點開“淮安透明食藥監(jiān)”APP,掃一掃牛奶瓶上的條形碼,食品的相關信息一目了然?!斑@瓶奶是昨天生產的,兩天內有效,可以放心飲用?!辈粌H如此,這瓶牛奶銷往哪里去,什么時候銷售的,通過這個“透明食品流通”系統(tǒng)能夠及時查詢到。
隨后,馬先生出門采購食材。他先來到了家附近的菜市場,在蔬菜專區(qū),各攤位都附有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碼就可以知道蔬菜的“前世今生”,還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實時收看批發(fā)市場、零售市場檢測室的“現場直播”。
面包香味誘人,但會不會使用“問題油”?在超市購買食品時,馬先生只要登錄“透明合格生產”系統(tǒng),淮安市相關企業(yè)生產加工的食品基本信息和生產過程便出現在眼前。截至目前,透明合格食品生產平臺已覆蓋全市所有大中型骨干食品生產企業(yè)855家。
忙碌了一周后,周末馬先生打算和朋友聚餐。進入酒店包間,他們在墻上電視里就能看到廚房的實時場景:廚師們在切菜,地上整潔干凈,操作臺上的餐具摞得整整齊齊,操作人員衣著整潔,還戴著口罩和帽子……那么,點的菜從洗到切再到炒熟也能直播看到嗎?“可以的!”他點開“淮安透明食藥監(jiān)”APP,當天酒店蔬菜的進貨量、進貨時間和供應商信等息就都一一顯示出來,同時,還可以看到每位顧客所點的菜品的制作直播過程。
在淮安,只要一部手機,就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和家人食品入口的安全問題。
據了解,淮安相繼推出“透明餐飲企業(yè)”“透明放心菜市場”“透明食品流通”“透明食品生產”等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治理的透明之舉。“四大‘透明’平臺為骨架和基礎,運用互聯(lián)網思維、大數據視角考量食品安全治理,通過全程上網、在線直播等方式,成功構建了以 ‘食品安全+互聯(lián)網’監(jiān)管新
2017年11月24日,淮安市首屆信用“紅黑名單聯(lián)合”發(fā)布會暨金融支持實體推進會舉行
思路和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的淮安體系,將生產經營全流程、監(jiān)管執(zhí)法全過程和社會公眾評價全方位曬在了陽光下。“2017年4月,根據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俞正聲主席批示,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五個司局組成聯(lián)合調研組來淮調研 ‘透明食安’模式,并對工作經驗進行批示推廣。據專業(yè)檢測機構調查發(fā)布,對淮安市近100個綜合市場蔬菜抽樣檢測合格率達到99.6%以上,居全國前列。”淮安市食藥監(jiān)相關負責人說道。
透明是共治的前提和基礎,共治是透明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江蘇淮安在探索透明共治體系過程中,首創(chuàng)了全國首家“舌尖110”,建立健全了應急響應支撐系統(tǒng)。據介紹,淮安“舌尖110”具有集中受理交辦、統(tǒng)一指揮調度、分級分流處置、快速應急響應、網上督查督辦、數據應用分析等“六大功能”,實現了全市食藥監(jiān)系統(tǒng)受理、交辦、督辦投訴舉報一盤棋格局,初步形成了城區(qū)30分鐘、鄉(xiāng)鎮(zhèn)40分鐘“食安”快速應急響應圈。同時,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群眾代表和媒體記者等現場察看政府執(zhí)法全過程。
信用積分+自治
一個分數改變村民的“從前過往”
淮安市盱眙縣是江蘇縣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縣。去年3月起,該縣在塘壩村首推積分制,探索信用積分式村民自治新路徑,并于今年6月拓展至全縣255個村居。
9月25日上午,淮安市盱眙縣塘壩村村民金紹祥到村衛(wèi)生室量血壓,順道去了村部“積分超市”,用“信用積分”兌換了一個暖水瓶和一桶食用油。
“得分不難,幫村里拾掇衛(wèi)生就能拿2分,1分等同于1元錢,可兌換實物,”金紹祥說,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積分超市”都有。村集體為此每年拿出兩萬元用作保障資金,村民劉維群覺得,這錢花得對,“去年得分最高的張承華去年兌了個電熱水壺,左鄰右舍個個眼紅,暗地里攢勁,都想為村里多賣力氣當冠軍,連經常亂倒垃圾的‘老九子’,現在也懂了規(guī)矩?!?/p>
有了信用積分,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有了不小的改變,就連工作的開展都好了很多,塘壩村黨總支書記李明對于積分制帶給村里的改變感嘆道,“過去履行村規(guī)民約靠村民自覺,就像開黨群議事會,有人不來,你一點沒轍。自打立了信用積分式文明公約,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公約涉及村事共建、衛(wèi)生共護等六大項29條,每條對應不同分值,每戶每年都有個基準分,履沒履約、加分減分,由黨群議事會裁定,記入每家積分賬戶,按季公布上墻”。
今年二季度積分排第一的村民邱懷民說,“誰都要面子,得分少了臉上掛不住。”據悉,信用積分式文明公約是將村民自治與信用緊緊結合起來,將文明公約中的遵紀守法、鄰里團結、男女平等、勤勞致富、尊老愛幼、愛護環(huán)境等內容賦予一定的信用積分,以戶為單位,一戶一檔,一戶一信用積分賬戶,每月為一考核周期,由網格員負責對村民守信情況進行考核打分,通過綜治E通上傳至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平臺,定期公示。
村民們守信用,帶來的益處也是多多,不僅添“底氣”,同時還鼓“口袋”。陶紅山家是黃花塘鎮(zhèn)好漢村家庭信用積分“拔尖戶”,近幾年,陶紅山想搞養(yǎng)殖,但是苦于缺少本錢。因為她的好信用,給她“貸”來了真金白銀。今年1月~ 5月,他憑信用積分在銀行獲得了總計10萬元貸款?!胺e分高就是好,到了銀行是個寶”陶紅山說,有這筆款打底,他家今年純收入不會低于8萬元。據盱眙縣社會信用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盱眙農商行借勢發(fā)力,策應出臺“都梁一家親”農村信用貸款管理辦法。該辦法根據農戶的信用記錄、積分和村居推薦意見,以農戶信用作為無形資產,將貸款額度上調至10萬元,符合辦理信用貸款條件的農戶無需抵押和擔保,利率還比保證貸款利率低10%,深受廣大農戶歡迎。今年1 月~ 8月,盱眙農商行共投放“都梁一家親”農村信用貸款1.52億元,惠及農戶2796戶,戶均5.44萬元,較好地促進了農村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有效解決了農戶擔保難、融資難、融資貴的共性問題。
當然,因為生活日常的一些小問題,有的領導干部因此“丟了分”,成為“差生”。日前,盱眙縣一名鄉(xiāng)科級干部收到縣委組織部的一封《提醒函》,連說自己真不應該,原來,這名干部因為太忙,物業(yè)管理費忘了交。
在盱眙,在物業(yè)費遲遲不交、民間借貸隨意擔?!@些行為發(fā)生在領導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身上后,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領導干部本人都會收到一封來自組織部門的提醒函。今年以來,盱眙縣出臺《關于推行“金盾工程”對領導干部進行提醒、函詢和誡勉的實施細則》,首次將領導干部信用狀況作為領導干部日常監(jiān)督的考量指標之一。該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顧強說:“小小提醒函,是對領導干部失信行為‘常扯袖子、常提耳朵’,是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之外生活的嚴格關愛?!?/p>
近年來,該縣上線干部信息紀實網絡管理平臺,還將信用評價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一大依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盱眙縣已查核的領導干部本人、配偶及子女失信記錄共66條。這其中,既有鄉(xiāng)科級領導干部,也有重點部門、重要崗位的股級干部。
“盱眙縣的各種點滴,正是淮安推進個人誠信建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近日,淮安市政府密集出臺了《淮安市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四份文件,根據《淮安市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預計在2018年底,完成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個人信用記錄建設,實現個人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全覆蓋,建立健全個人的信用信息記錄、歸集、管理和使用機制,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到2020年底,建立全面、規(guī)范和有效的個人誠信體系,個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較為完善,誠信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标惔簖堈f道。
“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線。淮安圍繞創(chuàng)建信用建設示范城市目標,以信用管理制度為基礎,以信用信息系統(tǒng)為支撐,未來,淮安在“信用”這條路上,定會走得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