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
摘 要:金銀花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中藥,綠原酸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更多的成分被提取出來,其主要功效包括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等,且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膽、抗血小板聚集、抗腫瘤、增強免疫等藥理學活性,臨床應(yīng)用廣泛,且受到廣大患者及醫(yī)生的認可。本文主要針對金銀花的化學成分及臨床藥理作用進行研究。
關(guān)鍵詞:金銀花;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23.011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23-0037-04
Abstract:Lonicera japonica is a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lorogenic acid is its main active ingredi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more components are extracted. Its main functions include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ication, evacuation of wind and heat, and it has antiviral,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nt, liver-protecting,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nti-tumor, immunity-enhancement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Lonicera japonica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and recognized by the patients and docto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lonicera japonica.
Key words:Lonicera japonica;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
金銀花的藥用歷史悠久,在3000年前已被用于疾病的防治,因其初開花時呈現(xiàn)白色,而后轉(zhuǎn)變?yōu)辄S色,故被稱為金銀花。金銀花又被稱為忍冬花,其主要來自忍冬科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忍冬科植物主要包括忍冬、紅腺忍冬、毛花柱忍冬等[1]。金銀花味甘,性寒,屬肺、心、胃經(jīng),其功效多以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為主[2]。金銀花的適應(yīng)性較強,喜陽、耐寒、耐陰,且在潮濕及干旱的地方均可生長,金銀花的種植歷史已超過200年,我國多分布于廣東、山東、河南、河北、海南、喜馬拉雅山等地,其中山東的濟銀花、河南的密銀花道地性最強[3]。雖然金銀花屬于清熱類藥物,但其應(yīng)用范圍廣泛,臨床上對于金銀花的研究也較為重視?;诖吮疚默F(xiàn)就金銀花的化學成分及臨床藥理作用展開以下綜述。
1金銀花的化學成分
1.1有機酸類 金銀花中含有多種有機酸,其主要有效成分為綠原酸類化合物,主要包括綠原酸、異綠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鼘幩岬?。姜南輝[4]等在對金銀花的研究中指出,咖啡酸乙酯、5-羥基-6,7,8,4'-四甲氧基黃銅、十二烷酸乙酯均為首次從金銀花中分離的化合物。宋亞玲[5]等研究中在對金銀花酚酸類進行研究時,提取出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3,4-二咖啡??鼘幩?、咖啡酸、3,5-二咖啡??鼘幩帷⒖Х人峒柞?、4,5-二咖啡??鼘幩岬?種有機酸成分,且以咖啡酸的活性最強。
1.2黃酮類 金銀花的黃酮類化合物由高玉敏等于1995年首次提出[6],主要包含木犀草素-7-o-A-D-葡萄酸酐、木犀草素-7-o-B-D-半乳糖苷、槲皮素-3-o-B-D及金絲桃苷。姜南輝[4]等研究經(jīng)提取發(fā)現(xiàn)金銀花中含有4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首次發(fā)現(xiàn)5-羥基-6,7,8,4'-四甲氧基黃銅。倪付勇[7]等在對金銀花的研究中指出,槲皮素-3-o-A-L-吡喃鼠李糖苷首次從金銀花中分離得到。
1.3揮發(fā)油類 揮發(fā)油類是金銀花的有效成分。王玲娜[8]等研究中通過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對新品種金銀花進行分離,發(fā)現(xiàn)其揮發(fā)油的化學成分包括烷烴、烯烴、酸、酯、酮、醛等,共包含55個色譜峰,分離出34個化合物,占揮發(fā)油的74.91%。李建軍[9]等研究指出,經(jīng)GC-MS分析顯示,檢測出金銀花揮發(fā)油成分79種,其中脂肪酸類成分占69.10%,酯類成分占18.15%,烷烴類成分占5.33%。
1.4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 張敏敏[10]等研究中,經(jīng)定量測定得出2種環(huán)烯醚萜苷,包括馬錢酸及當藥苷;李泮霖[11]等研究中分離出59個化合物,其中環(huán)烯醚萜苷有12種,且金銀花中的環(huán)烯醚萜苷及黃銅種類較為豐富。
2臨床藥理作用
2.1抗炎、解熱作用 袁靜燁[12]研究指出,金銀花具有抗炎、解熱、抗內(nèi)毒素等作用,被廣泛應(yīng)用于脹滿下疾、溫病發(fā)熱、熱毒等疾病中。宋亞玲[5]等主要對金銀花所提取的酚酸類成分的抗炎作用進行研究,并將脂多糖誘導的小鼠巨噬細胞RAW264.7炎癥反應(yīng)作為模型,探討酚酸類成分對炎癥因子的影響,以評價其抗炎效果,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乙酸乙酯部位的酚酸類化合物對炎癥因子具有抑制作用。Ryu KH[13]等研究指出,金銀花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且經(jīng)腸道給藥效果更佳。金銀花還可用于百日咳、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乳腺炎、流感等疾病的治療中。
2.2抗菌作用 高曉東[14]等研究主要探討甘肅金銀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埃希菌的體內(nèi)及體外抗菌作用,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甘肅金銀花及正品金銀花對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埃希菌小鼠的死亡率分別為45%、40%,而對照組小鼠死亡率為95%,存在明顯差異,表明甘肅金銀花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劉玉婕[15]等研究指出,金銀花、連翹配伍對抗多藥耐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普通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對臨床分離的11種致病菌均具有抗菌作用。金銀花屬于廣譜類抗菌藥物,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對抗多藥耐藥耐甲氧西林金黃色普通球菌、大腸桿菌、青霉菌、枯草桿菌、黑曲霉菌、黃曲霉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2.3抗病毒作用 俞文英[16]等研究中對金銀花-荊芥穗不同配伍比例對流感病毒的體外抑制作用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金銀花不同配比(1∶0、0∶1、1∶1、2∶1、3∶1、4∶1)對流感病毒的治療指數(shù)分別為34.83、32.92、23.26、87.06、37.08、24.71,而臨床上常用的利巴韋林治療指數(shù)為35.90,且藥物濃度為2.0 mg/ml時,金銀花-荊芥穗配伍2∶1組的病毒抑制率較利巴韋林組高,結(jié)果表明,金銀花-荊芥穗不同配伍比例均具有抗病毒作用,且以2∶1配伍時的抗病毒效果最強。王劍[17]等研究中通過對金銀花進行多糖提取純化,探討其多糖的抗病毒活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金銀花多糖對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B5、柯薩奇病毒B3、腸道病毒71型均具有抑制作用,治療指數(shù)分別為51.25、4.84、4.77、63.85,表明金銀花多糖的抗病毒效果顯著。Zhou Z[18]等研究指出,金銀花具有良好的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金銀花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效,其對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71型等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2.4保肝利膽作用 滕楊[19]等研究主要探討代謝組學法考察金銀花醇提取物對DMN誘導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利用金銀花醇提取物對大鼠進行干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尿液代謝表型趨向正常,且長線代謝網(wǎng)絡(luò)修復結(jié)果顯示,金銀花醇提取物對DMN染毒大鼠的生理及代謝均具有保護作用。明海霞[20]等主要對甘肅金銀花及正品金銀花對大鼠膽汁分泌及膽囊平滑肌收縮的影響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甘肅金銀花與正品金銀花均可增加大鼠的膽汁分泌量,并增加豚鼠離體膽囊的平滑肌肌條張力,增強其收縮頻率及收縮幅度,且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存在差異,表明金銀花水提取液可有效促進膽汁分泌,增強膽囊平滑肌收縮,在腹脹、消化不良、膽囊炎、膽囊收縮功能差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金銀花中的多種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保肝、利膽作用,其可有效促進膽汁分泌,保護肝組織,減輕肝臟損傷。
2.5抗氧化作用 張瑩瑩[21]等研究主要對金銀花水煎劑對D-半乳糖致衰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金銀花給藥后小鼠各項指標明顯改善,且小鼠體重增加,血清、肝、腎等水平均改善,表明金銀花對D-半乳糖致衰小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且以劑量為5 g/kg效果最佳。劉豪[22]等研究指出,金銀花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且以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強。Bonarska-Kujawa D[23]等研究指出,藍果忍冬果實及其葉提取物成分對紅細胞及脂質(zhì)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且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金銀花具有抗氧化效果,且其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2.6抗血小板聚集 樊宏偉[24]等研究中主要對金銀花及其有機酸類化合物的體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作用強度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金銀花及其有機酸類化合物綠原酸的同分異構(gòu)體、咖啡酸、異綠原酸類均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金銀花中的有機酸類化合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作用機制為:①有機酸類化合物可有效抑制因誘導劑產(chǎn)生的血小板聚集情況;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關(guān)鍵在于阻斷GPⅡb/Ⅲa通路,進而清除聚集劑引發(fā)的血小板聚集,而機酸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受體活性的作用;③有機酸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抗氧化作用,其與過氧自由基快速發(fā)生反應(yīng)后,使血小板不產(chǎn)生活化作用,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④有機酸類化合物還可有效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避免因過氧化產(chǎn)生損傷,避免對血管內(nèi)皮功能造成影響,進而阻止血小板激活,阻斷血小板聚集。
2.7抗腫瘤作用 劉玉國[25]等研究通過建立小鼠S180實體瘤模型,分別給予低、中、高劑量的金銀花多糖,分別測定小鼠腫瘤的生長抑制率、胸腺指數(shù)、脾臟指數(shù)等并測定腫瘤組織中的Bax及Bcl-2蛋白的表達情況,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高劑量的金銀花多糖對S180肉瘤的抑制率較高,分別為23.95%及30.02%;高劑量的金銀花多糖可有效提升小鼠的脾臟指數(shù);中、高劑量的金銀花多糖可有效提升TNF-α水平;金銀花還可有效上調(diào)腫瘤組織中的Bax及Bcl-2蛋白的表達;結(jié)果表明金銀花多糖可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且不會影響小鼠的生長,有效促進TNF-α的分泌。金銀花具有良好的細胞類抗腫瘤作用,其可有效誘導癌細胞分化,抵抗癌細胞侵襲,并使癌細胞轉(zhuǎn)移,有效攔截信息傳遞,改善腫瘤的多藥耐藥性,還可使端粒酶的活性受到有效抑制,是臨床上常用的抗癌性增效劑,在抗癌性疼痛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2.8增強免疫作用 明海霞[26]等研究中主要對甘肅金銀花對小鼠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甘肅金銀花與正品金銀花干預的小鼠紅細胞C3bR指數(shù)與病理性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IC)指數(shù)均較空白對照組高,結(jié)果表明甘肅金銀花和正品金銀花均可有效增加小鼠紅細胞的免疫功能,且均具有藥用價值。皮建輝[27]等研究主要探討金銀花黃銅對小鼠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進行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金銀花黃銅可有效提升免疫抑制小鼠的臟器指數(shù),增加其血漿酸性磷酸酶、堿性磷酸酶及溶菌酶的活性,提升其脾臟、胸腺組織總氧化能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脾臟勻漿中單胺氧化酶及丙二醛含量,結(jié)果表明,金銀花黃體可有效調(diào)節(jié)小鼠血清免疫酶的活性,提升淋巴器官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良好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Chen X[28]等研究中主要通過對蝦飼喂不同含量的金銀花,研究金銀花對蝦的生長、存活及免疫力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蝦飼喂金銀花可有效促進蝦的生長性能及存活率,改善其免疫力。金銀花可有效提升高巨噬細胞的吞噬指數(shù)及吞噬率,增強機體內(nèi)淋巴細胞的轉(zhuǎn)化率,進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3總結(jié)
金銀花屬于典型的中藥材,其活性成分較多,且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具有抗炎、解熱、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膽、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腫瘤、增強免疫等作用,臨床應(yīng)用時應(yīng)結(jié)合具體病情,選用適宜的配伍方案,以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目前,對于金銀花的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尚不完善,臨床上應(yīng)進一步對其潛在的藥用價值進行研究,以實現(xiàn)其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媛媛,楊倩茹,郝江波,等.金銀花與忍冬藤及葉藥理作用差異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3):2422-2427.
[2]Zhang ZM,Guo SJ,F(xiàn)u SJ,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Honeysuckle[J].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2014,26(1):22-24.
[3]王亞丹,楊建波,戴忠,等.中藥金銀花的研究進展[J].藥物分析雜志,2014,16(11):1928-1935.
[4]姜南輝.金銀花化學成分研究[J].中藥材,2015,38(2):315-317.
[5]宋亞玲,王紅梅,倪付勇,等.金銀花中酚酸類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J].中草藥,2015,46(4):490-495.
[6]高玉敏,王名洲,王建平,等.金銀花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1995,26(11):568-569.
[7]倪付勇,溫建輝,李明,等.金銀花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7,48(18):3689-3692.
[8]王玲娜,鄒廷偉,陳燕文,等.“華金6號”金銀花新品種揮發(fā)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藥材,2016,39(7):1571-1573.
[9]李建軍,任美玲,尚星晨,等.共水蒸餾法提取金銀花揮發(fā)油及其成分分析[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7,46(12):144-148.
[10]張敏敏,劉代成,王岱杰,等.SPME-GC/MS聯(lián)合HSDE-HPLC-DAD分析表征金銀花新品種中的主要化學成分[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6,28(9):1390-1396.
[11]李泮霖,李楚源,劉孟華,等.基于UFLC-Triple-Q-TOF-MS/MS技術(shù)的金銀花、山銀花化學成分比較[J].中南藥學,2016,14(4):363-369.
[12]袁靜燁.金銀花抗內(nèi)毒素、解熱、抗炎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42):232-233.
[13]Ryu KH,Rhee HI,Kim JH,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activities of SKLJI,a highly purified and injectable herbal extract of Lonicera japonica[J].Journal of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2010,74(10):2022-2028.
[14]高曉東,李雪萍,李永輝,等.甘肅金銀花(盤葉忍冬)抗菌作用實驗研究[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11):17-19.
[15]劉玉婕,王長福,齊彥,等.金銀花、連翹及其配伍后對臨床11種致病菌的作用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2016,44(5):43-47.
[16]俞文英,胡毅翔,孫潔胤,等.金銀花-荊芥穗不同配伍比例對流感病毒的體外抑制作用[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5,42(6):371-375.
[17]王劍,侯林,陳亞喬,等.金銀花多糖的提取純化及抗病毒活性研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8,38(8):810-812.
[18]Zhou Z,Li X,Liu J,et al.Honeysuckle-encoded atypical microRNA2911 directly targets influenza A viruses[J].Cell Research,2015,25(1):39-49.
[19]滕楊,羅時旋,郭英雪,等.代謝組學法考察金銀花醇提物對DMN誘導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4):29-34.
[20]明海霞,陳彥文,黃世佐,等.甘肅金銀花對實驗動物膽汁分泌及膽囊平滑肌的影響[J].中醫(yī)藥學報,2014,42(1):65-67.
[21]張瑩瑩,王銀環(huán),史亞,等.金銀花水煎劑對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8(3):321-326.
[22]劉豪,張冬青,劉碩,等.金銀花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1):48-52.
[23]Bonarska-Kujawa D,Pruchnik H,Cyboran S,et al.Bio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lue Honeysuckle (Lonicera caerulea, L. var. kamtschatica Sevast.) Polyphenols Extracts Against Lipid Peroxidation of Erythrocyte and Lipid Membranes[J].Journal of Membrane Biology,2014,247(7):611-625.
[24]樊宏偉,肖大偉,余黎,等.金銀花及其有機酸類化合物的體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6,26(2):145-147.
[25]劉玉國,劉玉紅,蔣海強.金銀花多糖對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與機制研究[J].腫瘤學雜志,2012,18(8):584-587.
[26]明海霞,陳彥文,王強,等.甘肅金銀花對小鼠紅細胞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12):16-17.
[27]皮建輝,譚娟,胡朝暾,等.金銀花黃酮對小鼠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的研究[J].中國應(yīng)用生理學雜志,2015,31(1):89-92.
[28]Chen X,Lin HZ,Jiang SG,et al.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honeysuckle improves the growth, survival and immunity of Penaeus monodon[J].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2013,35(1):161-169.
收稿日期:2018-9-5;修回日期:2018-9-14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