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軍
摘要:現階段,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大跨步轉型的過程中,學校不僅要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還要重視學生的生命安全質量保護,開展必要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本文探索了中職體育課中進行安全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以期能夠更好地促進中職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安全保障,提升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安全教育
引言:
隨著社會發(fā)展,我國校園安全事故逐年增多,加之中職教育過度重視知識學習,忽視了生命安全教育,使得校園內影響學生生命安全的因素逐年增多?;诖?,從生命安全的角度來探尋學校教育的意義,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也是對生命回歸教育本質的一次社會呼吁。學校教育中,忽視了生命安全教育,導致校園安全事故屢有發(fā)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和完善生命安全教育顯得十分迫切。
1 我國中職安全教育現狀
在中職教學過程中,在安全教育、安保措施等方面,一些學校還存在很多漏洞和認知偏差。一些學校過度重視基礎教育課,只關注提高學生成績,而嚴重忽視了生命安全教育,導致很多學生不具備基礎的生命安全理念。同時,一些學校存在認知偏差,矯正過往,在學校內,大搞安全教育,嚴格限制學生校內活動場所和時間,荒廢體育課外活動課,以避免學校安全教育問題。這種方式,既不能保證學生身體得到充分鍛煉,降低了學生身體素質,也不能保證校園內一定不發(fā)生安全事故,十分不可取。只有學校合理、科學規(guī)劃體育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學中,加入生命安全教育,注重學生體育活動安全保障,結合實際開展體育活動,才是對生命安全教育的準確理解。
2 中職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的作用分析
生命在于運動,多年來,人們通過不同形式的運動來發(fā)展,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增強心理素質,教學活動是人們進步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更要重視體育教育,提升學生對生命重要性的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從實際發(fā)展來看,科學的運動,能促進學生身體發(fā)展和心理素質的提升。當前人才發(fā)展觀要求重視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這就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最為保障,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人的價值。現代社會發(fā)展中,體育教學不僅在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耐力、毅力、團隊合作意識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體育教學更能引導學生重視生命,在整個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職發(fā)展中,也要重視對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
3 在中職體育課程中實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措施
3.1建立科學的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努力,完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第一,要編制高質量的安全教育教材,為學生系統(tǒng)的講解安全知識和安全實踐;第二,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可行性和實踐性,不能將知識停留在書本上,要讓所傳授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通過各類模擬演練實現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促進其在突發(fā)情況產生時沉著應對;第三,要注重課程細節(jié)的設置,必要時通過游戲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實踐驗證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3.2運動過程全程監(jiān)督,提高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
在中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有明確的安全理念,教育學生提高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識。深入學生,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的運動興趣和體質實際,清楚個別有疾病學生的疾病史,分層設計教學內容,避免設置不適合學生的體育項目,避免體育課中出現安全事故。運動之前,教師要反復強調安全問題,運動過程全程監(jiān)督,重視學生體育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要領,向學生反復說明不當的運動可能帶來的人身傷害,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各種體育運動。
3.3重視教學設計,及早消除隱患
中職體育教學效果如何,教學設計十分關鍵。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除了考慮目標、內容、重難點等要素外,還要排查教學過程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安全隱患。否則,等到上課時發(fā)現隱患,再去防范就很被動。例如設計利用墊子替代沙坑進行跳遠練習的教學,需要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練習過程中墊子有可能滑動的情況,要能夠想到墊子如何固定才能減少因滑動導致的傷害事故。有的教師會事先準備膠帶,課前將墊子分別固定在練習場地上;有的教師會想到墊子由學生輪流踩住,以減少因練習中的跳落沖力引起滑動。教學設計還要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組織活動做出認真的規(guī)劃,而且要能夠從安全保障方面做到組織有序,不能因組織不當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例如用體操棒做操時,要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到體操隊形散開的方式,盡可能地拉大學生前后左右之間的距離,以防體操棒傷及他人??傊虒W設計時充分考慮練習活動中的各項安全隱患,是減少傷害事故發(fā)生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4開展生命安全活動
體育教師開展生命安全教育,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減少生命損傷,實現生命安全。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學已不局限在校園內,而是拓展到實際生活中。教師應當開展必要的生命安全實際訓練活動,在實際情境中,提升學生自救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加野外活動,在野外活動中,讓學生及時開展合理自救。同時,在實際活動中,應當把危險動植物識別、障礙穿越等相關知識,滲透到課程設置中,并把一些必要的生命安全防護措施,如喝煮沸的水、不吃不明食物、探險時要手持小木棍以驅趕蛇蟲等,傳授給學生,以便學生遇到野外危險,能進行行之有效的自我保護。
4 結語
總之,在中職學校的教育中,應當將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全程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順應當前教學體制改革的需要,在課程實施的細節(jié)上,提升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統(tǒng)一起來,提升安全教育實施的可行性效果,促進教育體制改革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孔維兵.中學體育教學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15).
[2]劉德.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建構[D].北京體育大學,2016.
[3]陳杰.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