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常平醫(yī)院口腔科,廣東 東莞 523000)
慢性牙周炎是臨床上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患者刷牙或進食的過程中,牙齦會出現出血的情況,同時患者的口腔能明顯感覺到異味,牙周炎無明顯癥狀,所以一直以來沒有被人們重視。但隨著病程的時間越來越長,患者的年齡不斷增長,就會影響病情處于一種累積的狀態(tài),病情加重,最終會導致患者出現牙齒脫落的結果[1]。我院在治療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過程中,應用甲康棒聯(lián)合替硝唑進行治療,臨床治療效果十分理想,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2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23~42歲,平均(32.5±1.1)歲。研究組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25~46歲,平均(35.5±1.2)歲。兩組患者均對本次研究內容全部知情并同意,經過了我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和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應用甲康棒進行治療,在患者治療前應進行檢測,主要是檢測患者牙齒的位點PD、牙齦退縮程度和探診出血(BI),最后取檢測結果的平均值。應用超聲波潔治器對患者進行刮治,直到牙齒的根面處于一種光滑面。然后在患者牙周袋內插入甲康棒,1次/1 d,間隔2 d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3次為1個療程。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替硝唑進行治療,替硝唑片采用口服的方式,0.5 g/次,2次/d。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清除患者牙根部的炎性反應情況和其他因素,同樣應用超聲波潔治器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清潔后,對患者牙齒的齦上、齦下進行刮治,同時清除存在的菌斑和牙結石,之后應用3%雙氧水沖洗牙周袋,保持患者牙齒根面的平整,讓患者咬合感受是否有異常,再根據患者的需求進行調整,將患者預后較差和不能修復的牙齒拔除,同時叮囑患者日常補充Vit A、Vit C,并且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的指導[2]。
1.3觀察指標:臨床療效評價標準:①顯效:患者口腔疼痛感消失,臨床癥狀消失,患者出現的牙齦紅腫情況明顯消退,牙周袋沒有出現溢膿情況,牙齒松動程度從Ⅱ度轉變成Ⅰ度,經過X線片檢查顯示患者的牙槽骨出現硬骨板;②有效:患者口腔的疼痛感消失,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牙齦紅腫情況明顯減輕,患者牙周袋出現少許溢膿情況,牙齒松動情況明顯改善,經過X線片檢查顯示患者的牙槽骨吸收停止;③無效: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沒有明顯的區(qū)別,一般沒有病情加重的情況。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同時觀察患者治療后的牙周指標,主要包括:牙齦指數(GI)、菌斑指數(PLI)和牙周袋深度(PD)等[3]。
2.1研究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研究組牙周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組別例數有效顯效無效總有效對照組10035(35.0)48(48.0)17(17.0)83(83.0)研究組10041(41.0)54(54.0)5(5.0)95(95.0)χ2值4.6425.3846.2467.147P值<0.05<0.05<0.05<0.05
組別例數GI 治療前 治療后 PD 治療前 治療后 PLI 治療前 治療后 對照組1002.17±0.20.27±0.26.47±0.42.69±0.12.14±0.10.25±0.1研究組1002.42±0.31.52±0.35.23±0.44.27±0.33.14±0.21.25±0.3t值1.12413.2561.21516.2591.23915.326P值>0.05<0.05>0.05<0.05>0.05<0.05
慢性牙周炎在臨床上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發(fā)病主要是成年人群,屬于口腔疾病中的一種,主要病因是因為牙周致病菌打破了患者牙周附近的組織所引起的。慢性牙周炎的進展緩慢,應該及時進行治療,而因為病情不明顯,人們常常忽略他,大部分病情都是緩慢加重,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很大可能導致患者的牙齒變得松動,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甚至還可能影響患者的發(fā)音功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
慢性牙周炎在成年人群中最為常見,病情由緩加重,有時也會出現間歇性,一般是從牙齦炎發(fā)展來的,如患者患有牙齦但是未能及時接收治療,那么炎性反應可以從牙齦擴散到牙周膜,之后擴散到牙槽骨和牙骨質,進而導致出現慢性牙周炎的情況。臨床上,治療慢性牙周炎大多數都是在基礎治療上,聯(lián)合抗菌藥物進行治療,重點在于消除疾病中可能會致病的因素,應用抗菌藥物不僅可以減少微生物和細菌,還可以刮治器難以接觸到的地方進行殺菌,有效的消除患者口腔內牙周袋周圍或其他區(qū)域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菌再生,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復發(fā)的可能性,同時控制住患者病情,在接下來治療中,緩解患者慢性牙周炎的急性癥狀。大多數研究結果顯示,導致成年人患有慢性牙周炎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出現黏性放線菌,而應用甲硝唑對其進行治療時,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患者出現胃腸道刺激、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情況,從而影響了藥物在臨床中的治療效果[5]。
替硝唑和甲硝唑都屬于硝基咪唑類藥物,但在治療過程中,應用替硝唑不良反應明顯會少,患者偶爾會出現輕微消化道癥狀,個別患者會出現頭暈和皮疹等情況,相比甲硝唑更適用于治療慢性牙周炎的患者,患者如長期服用也可以,并不會造成耐藥性的情況出現。在中醫(yī)學中認為,患者一旦出現牙齦紅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患者胃有積熱,患者的胃不舒服導致?;颊咭坏┏霈F牙痛的情況,就會牽引出現頭疼、發(fā)熱等其他并發(fā)癥的情況出現,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火熱攻竄所導致。目前階段來說,在臨床上治療慢性牙周炎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對患者的牙齒根面刮治平整,同時對患者進行牙齦上刮治和齦下刮治,目的就是為了去除牙菌斑,以達到控制患者出現的炎性反應,但是因為人類的牙根形態(tài)相對來說十分復雜,所以單純的應用甲康棒并不能完全根治,本次研究我們應用甲康棒聯(lián)合替硝唑進行治療,該方法具有方便、簡潔、依從性好、不良反應少等特點[6]。
慢性牙周炎主要是因為患者在飲食的時候,食物嵌塞在牙齒位置所導致,平時應該提醒患者刷牙,將牙齒內、外都進行洗刷。大多數患者由于長時間患有牙齦炎但是沒有及時接受有效地治療,最終導致患者形成牙周袋,甚至形成牙槽骨吸收的癥狀,進而患者的病情從慢性牙齦炎發(fā)展成牙周組織疾病,導致出現牙齒松動和脫落的現象。如果患者在確定疾病后,并不能及時有效進行治療,不僅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7]。
替硝唑屬于新一代的藥物,但因為需要服用的劑量相對來說較大,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一般會有經肝的首過效應,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和范圍等不良反應,因此,通過局部給藥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替硝唑和甲硝唑進行比對,我們發(fā)現,替硝唑在患者的體內時間更長,不僅可以有效地維持血藥濃度,還可以提高抗厭氧菌作用;還可以通過黏附的方式進行治療,有效抑菌濃度在牙面可以超過2.5 h,在唾液中最長可以維持6 h,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厭氧菌的作用,更適用于治療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同時還可以避免耐藥性,提高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在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甲康棒聯(lián)合替硝唑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推廣到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