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勇
摘要:股權重組過程中,為降低投資風險,母公司通過借款給二級公司,由二級公司對三級公司投資。為簡化股權關系,母公司通過換股方式,用間接持有的三級公司股份置換二級公司另一參股股東股份。妥善解決由此產生的債務問題,利于股權出租和企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借款;子公司;投資;利息
筆者曾經經歷過一次三級管理級次投資關系的股權重組,為降低投資風險,母公司通過借款給二級公司,由二級公司對三級公司投資。后來,為簡化股權關系,母公司通過換股方式,用間接持有的三級公司股份置換二級公司另一參股股東股份。換股完成后,母公司繼續(xù)按原借款金額向二級公司收取利息,后經分析,發(fā)現母公司應少收部分利息。現將詳細情況分析如下:(單位以字母代替)
2001年,A公司與D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B公司,B公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A公司向B公司出資1650萬元,持股比例為55%。D公司向B公司出資1350萬元、持股比例為45%,A、D公司共同控制B公司。2002年10月,由B公司、E公司、F公司和G公司4家單位共同出資組建C公司,C公司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B公司、E公司、F公司和G公司分別向C公司出資2400萬元、720萬元、480萬元、400萬元,持股比例分別為60%、18%、12%、10%,C公司由A公司控制經營,D公司向C公司派出董事及管理人員。A公司通過借款2400萬元給B公司,由B公司直接向C公司出資,A公司按1年期基準利率收取資金占用費,將減少B公司每年的未分配利潤,另外還會因為內部借款比例超過稅收規(guī)定的比例需要進行所得稅納稅調整。如果C公司投產后,每年分配給B公司的利潤超過B公司支付給A公司借款2400萬元相應的利息,則D公司可以受益,反之,D公司則利益受損,居于對市場的樂觀估計,D公司未反對以上出資方式。
(一)換股操作方式
本次股權置換按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所置換的股權以評估價值為依據,評估基準日為2005年9月30日。經重慶某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截止評估基準日,B公司凈資產評估值為3,528.68萬元(每股1.17623元),C公司凈資產評估值為4,004.58萬元(每股1.00145元)。D公司以持有B公司股份1,587.906萬元(3,528.68×45%)置換B公司持有的C公司股份1,587.906萬元,占C公司總股本的39.65%,由于D公司要達到控制C公司的目的,于2005年10月,按評估價值另外從B公司處購買C公司11.35%的股份,支付價款454.5198萬元(4,004.58×11.35%),轉讓價款由B公司直接收取,B公司作了以下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454.5198萬元
貸:其他應收款—D公司
454.5198萬元
(二)換股后股權關系
2005年12月31日,A公司與D公司完成換股交割后,D公司不再是B公司股東,B公司成為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D公司持有C公司51%股份,成為C公司的控股股東,B公司不再控股C公司,但仍持有C公司9%股份。即換股完成后,B公司、D公司、E公司、F公司和G公司分別持有C公司股份的比例為9%、51%、18%、12%、10%。A公司持有B公司100%股份后,A公司股東會又決定對A公司進行改制,新成立Y集團公司,A公司股東股份劃轉至Y集團,由Y集團直接控股A公司,A公司將換股取得的B公司45%股權無償劃轉至Y集團,由A公司和Y集團分別持有B公司55%、45%的股權。
(一)問題的發(fā)現
以上股權交割完成后,基于B公司未歸還A公司2400萬元借款,A公司按以前慣例繼續(xù)向B公司發(fā)出支付利息通知書。B公司根據通知要求,按借款總額2400萬元支付利息,從2005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累計支付利息152萬元。
2006年3月,A公司與D公司完成所有經營權移交工作后,按照A公司與D公司簽訂的《關于B公司、C公司股權轉讓協議》相關內容,財務人員做了以下會計處理:
借:其他應收款—D公司
2042.4258萬元(454.5198+1,587.906)
貸: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2040萬元(4000×51%)
投資收益—C公司2.4258萬元
后面在核對往來賬時,發(fā)現B公司無法收到D公司應支付的剩余股權轉讓款1587.906萬元,因為D公司已經用持有B公司的45%股份換取C公司39.65%股份,實際上已經支付了購買價款。
那B公司向誰收取股權轉讓款呢?欠A公司的借款是否還需要繼續(xù)支付利息呢?
(二)問題的分析
A公司增持B公司45%股份,是用B公司持有C公司的39.65%股份換得的,即B公司減少了1586萬元(4000× 39.65%)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增加了長期股權投資。而D公司已經用持有B公司的45%股份換取C公司39.65%股份,D公司所出讓的B公司的45%股權(價值1,587.906萬元)實際上已由A公司取得,B公司不能持有自己公司的股權。另外,B公司已收到D公司支付的購買C公司11.35%股權價款454.5198萬元。B公司應收D公司的剩余股權轉讓款1587.906萬元,實際上已由A公司代為收取,B公司不應再向D公司催收股權轉讓款,而應向A公司收取。
(三)結論
因為換股原因,B公司應收A公司債權為1587.906萬元,而A公司應收B公司債權為2400萬元,債權債務相抵后,A公司應收B公司債權降為812.094萬元,從2005年10月1日起,A公司應減免B公司1587.906萬元借款及相應利息101萬元,只按812.094萬元借款向B公司收取利息。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B公司會計分錄:
借:實收資本—D公司
1350萬元(3000×45%)
貸:實收資本—A公司1350萬元
借:短期借款—A公司1587.906 萬元
貸:其他應收款—D公司
1587.906 萬元
借:財務費用-67.52萬元
未分配利潤—期初未分配利潤
-33.48萬元
貸:應付利息-101萬元
(注:上年應納所得稅為-106萬元,故不考慮所得稅調整因素)
剩余9%股份轉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公司
360.4122(4004.58×9%)
貸:長期股權投資—C公司
360萬元
投資收益0.4122萬元
A公司將換得B公司45%股權劃轉給Y集團后
借:實收資本—A公司1350萬元
貸:實收資本—Y集團1350萬元
A公司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
1587.906 萬元
貸:委托貸款1587.906 萬元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借款給子公司,再由子公司用相應借款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如果該長期股權轉讓價款由母公司收回(包括換股),則母公司應按收回股權價款沖減應收子公司借款,并相應減收利息。
參考文獻:
[1]陶柳青.淺析公司換股并購中現金選擇權的法律問題[J].現代國企研究,2017 (2):178.
[2]柏立團.換股并購如何“避稅”[J].董事會,2014 (8):74-75.
[3]熊俊,程艷,劉高超.不同并購重組模式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4 (2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