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粟秀
〔關鍵詞〕親子關系;初中生;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34-0037-03
【活動背景】
1.理論背景
初中生處于“身心聚變”時期,美國心理學家Hollingwort將這一階段稱之為“心理斷乳期”。具體表現(xiàn)為“逆反心理嚴重”,其主要特點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學不再虛心接受老師、家長的批評,開始頂撞,甚至駁斥、嘲笑師長,對于父母、老師不讓做的事,他們越是起勁,傾向于“對著干”。
2.現(xiàn)實背景
進入初中后,同學們不僅面對中考的壓力,學業(yè)負擔加重,他們的心理也在發(fā)生著變化。這一階段的學生認為自己不僅在身體上發(fā)育成熟,在心理上也已經成熟,他們自認為已經長大,渴望獨立的空間,不習慣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尤其對家長表現(xiàn)得特別逆反。
【活動理念】
1.具有啟發(fā)性
遵循這一理念,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與課程要求,本課主要采用了教師系統(tǒng)講授法,同時兼用引導探究的教學樣式,形成以“教師釋疑、問題探究、拓展延伸”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獨立思考、探究問題的空間與平臺,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分析與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真正促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2.趣味性與知識性于一體
遵循這一理念,本課設計了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師生、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并且從游戲活動導入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不僅把快樂貫穿其中,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3.具有人文關懷性
本課努力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曉之以理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動之以情,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
【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分析父母生活的不同方面,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能夠全面看待與父母的關系,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家人的感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分析父母生活的不同方面,深刻體會父母在生活中面對的壓力,加深對父母的情感,掌握恰當與父母相處的方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感受父母在生活中的艱辛與不易,懂得父母的愛并學會適當表達自己的情感,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游戲導入,引出問題
每一排同學圍成一個小圈,每個同學先伸出你們的雙手,左手張開伸向左側的同學,右手食指垂直指向右側同學的左手掌心下。當我喊“原地踏步走——1、2、1”,全體有節(jié)奏踏腳步,當喊“1、2、3!”的口令時,每個同學左手應設法抓住左側同學的手指,右手應設法逃掉,以抓住次數(shù)多者為勝。那么,搶口令與手掌不張開則無效。
我們就像那根調皮多變的右手食指,父母就像熱切急迫的左手掌心?!罢菩摹币恢弊穼ぶ笆持浮保胍选笆持浮蔽赵谑中?,而我們調皮的“食指”總在逃離“掌心”的世界,不讓他貼近自己,管束自己。有時候甚至矛盾升級,大動干戈,關系甚為緊張。那么,有沒有辦法讓“食指”與“掌心”和諧相處呢?今天,我們就要走入一個新的話題——走近父母、理解父母。
設計意圖:以游戲導入的形式,繼而將游戲與現(xiàn)實相結合,類比我們與父母的關系,營造輕松的班級氛圍。注重通過游戲內容的類比,與主題相扣,使學生更直觀地探索親子之間的關系。
第二階段:情感反思
通過一份調查表,看看父母這些角色的背后所面臨的生活壓力。并讓學生展開自由交流:
教師提問:從調查的表格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分享:爸爸媽媽的很多東西我們都不清楚,只知道他們喜歡一下班就開始催我寫作業(yè)。
教師分享:原來表格中的很多東西我們都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他們最愛吃的是什么,不知道他們的生日是哪一天,更不清楚他們在面對這么多的責任要如何平衡?對于和父母朝夕相處的孩子我們對他們了解的少,關心的更少。
設計意圖:通過表格調查學生對父母的了解程度,旨在多角度了解父母的生活壓力,懂得體諒與關心父母。
第三階段:情感體驗
畫出父母一天的時鐘,一起回想他們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教師引導:
1.當清晨的鬧鐘響起,你們猜,他們在干什么?
2.吃過早餐,他們又去干什么呢?他們可能要擠上擁擠的公交或地鐵前往工作崗位。有的同學的媽媽是急診大夫,奔馳在生死線上,正在搶救一位傷者的生命。有的同學爸爸是建筑工人,正頂著炎炎烈日,高空作業(yè)。他們正在各行各業(yè)的崗位上辛勤勞動,揮灑汗水。
3.結束一天忙碌的工作,是誰為我們準備好豐盛的晚餐?
4.晚餐之余,他們又在干什么呢?是的,會收拾家務,輔導我們做作業(yè),忙碌到很晚,才會休息。
教師提問:通過了解父母一天的生活,你們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分享:
1.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很辛苦,自己以前很不懂事。
2.爸爸的工作不容易,有時會有生命危險,不想他出事。
3.我媽媽一天到晚喜歡打麻將,自己很不喜歡她這樣不務正業(yè)。
教師分享:我們天天喊著升學壓力大,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我們的父母要贍養(yǎng)老人,養(yǎng)育照顧我們,還要面對來自工作的壓力,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是如何在這么多責任面前做到平衡?;蛘哒f當這三方面有一個方面失去平衡時他們的心情會怎么樣?我們現(xiàn)在所能體驗到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設計意圖:以一天時鐘的形式展開分析,旨在讓學生全面了解父母在他們一天的生活經歷,更加具體更加深刻地理解父母的艱辛與不易。
第四階段:情感升華
引入問題:走近父母的生活,理解了他們的艱辛與不易,在與父母相處的不同的場景下,你會怎么做呢,由此展開自由討論。
1.父母做家務的場景
2.媽媽的嘮叨
3.成績沒考好面對爸爸嚴厲的斥責
設計意圖:以雙選圖畫問題的形式展開引導學生如何做,旨在讓學生們在生活中不僅能在思想上理解父母,更能在行動上增進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第五階段:課堂總結
同學們,若想知道手掌和手指如何相處,你覺得他們能分開嗎?是的,顯然不能!在我們還是一雙小手時便是這雙大手拉著我們長大,長到今天成為一個調皮可愛的手指,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渴望獨立的空間。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有一雙小手,但請別忘了握住這雙早已滄桑的大手。送給同學們一句話:我們平等地相愛,是因為我們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信你們都能和父母這雙厚實的手掌和諧相處。
課后作業(yè)
同學們,在你成長的路上,父母也在成長。他們或許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也會犯錯誤,也渴望聽到你的心聲?,F(xiàn)在,同學們不妨通過寫信的方式將你最真實的想法向他們訴說。
在信中可以向他們說說你的心底話。告訴他們,你們已經長大,在很多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梢园涯憔唧w的想法向他們傾訴。也許很多想法會不成熟,但是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記得向他們表達你的感謝。你的成長離不開他們的付出。
設計意圖:以書信的形式向父母表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相互理解是我們相親相愛的前提。
【活動反思】
學生的自我探索是本節(jié)課所重視的,對于課程的“教”,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有針對性地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同時,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課后的“做”主要是完成課程教學后的一封信,有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與抒發(fā)。
(作者單位: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喀什,844006)
編輯/劉 芳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