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文 方紅梅
摘 要:酸催化下的鹵化反應的速度只與酮的濃度和酸的濃度有關,而鹵素的濃度大小對速率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所以增加c(Br2)對反應速率無影響。
關鍵詞:知識局限 反應速率 單一變量 鹵化反應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是高中化學理論中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由于理論問題相對抽象,理論系統(tǒng)又相互關聯(lián),學生在遇到相關試題時容易因知識局限導致判斷偏差。下面的這道2018年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湖北賽區(qū)預賽試題第8題就被學生質疑為“問題”試題。
一、試題再現(xiàn)
8.某研究小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應
(CH3COCH3+Br2CH3COCH2Br+HBr)來研究反應物濃度與反應速率的關系。反應速率v(Br2)通過測定溴的顏色消失所需的時間來確定。在一定溫度下,獲得如下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數據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二、分析過程
這道選擇題考查了反應物濃度和反應速率的關系。學生對這道題的求解可以從兩個角度突破。
(一)排除法
學生通過分析表格所給數據,由②③組所給褪色時間相同得出實驗②和③的v(Br2)相等,即B項描述正確。結合單一變量法由①②組比較得出結論:當c(CH3COCH3)增大到原來的2倍時,褪色時間縮短為原來的1/2,即速率加快到原來的2倍,由此C項描述正確。再由①和③比較得出結論:當c(HCl)增大到原來的2倍時,褪色時間縮短為原來的1/2,即速率加快到原來的2倍,由此D項描述正確。排除選項BCD后,答案只剩下A項了。
(二)對比分析法
比較③④組的變量,變量一:c(HCl) 由0.40 mol·L-1減小到0.20 mol·L-1,反應速率會降低到第③組的1/2,所以褪色時間會由145s延長到290s;變量二:c(Br2)由0.0010mol·L-1增加到0.0020 mol·L-1,由于褪色所需要消耗的Br2的量為③組的2倍,所以褪色時間又由290s延長到了580s。這組數據說明c(Br2)的增加對反應速率沒有任何改變。所以結論A的描述是錯誤的。
(三)疑惑問題
考試結束后,很多學生對此題提出了質疑:Br2是化學反應的反應物,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是高中教材所給出的結論。此題恰巧違背了這一點,學生從現(xiàn)有知識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他們認為本題所給的實驗數據是有問題的。
三、知識背景
本題的反應是酮的鹵化反應,酸對反應起了催化作用,反應的歷程如下:
化學反應速率由歷程中慢的一步決定,H+的濃度越大,產生 的濃度越大,第二步反應的速率相對會快些,所以酸催化下的鹵化反應的速度只與酮的濃度和酸的濃度有關,即v =k c(H+)c(酮),而鹵素的濃度大小對速率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所以增加c(Br2)對反應速率無影響。
四、教學反思
在高中的習題教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學生通過高中的解題方法可以分析得出答案,但以他們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卻無法從知識的角度理解和接受。教師應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視野,從高中學生能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引導學生對習題進行新的分析和解讀,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大膽質疑、科學探究和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
參考文獻
[1]胡宏紋.《有機化學》上冊[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