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等
摘要 目的:探討丹田降脂丸佐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患者100例,隨機分為丹田降脂丸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口服辛伐他汀治療,丹田降脂丸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丹田降脂丸治療。結果:治療4周后,丹田降脂丸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5)。結論:丹田降脂丸佐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效果良好,能夠改善患者血脂情況。
關鍵詞 丹田降脂丸;辛伐他汀;高脂血癥;慢性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發(fā)病過程中,會出現FGF21基因的缺失,進而發(fā)生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激活以及EMT,最終促進了肝細胞癌(HCC)干細胞的形成。所以,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較慢性乙型肝炎不伴脂肪性肝炎具有罹患HCC的更高風險。對于此類患者,在抗病毒治療的同時,積極控制血脂和保肝治療是緩解病情的關鍵。目前常用的調血脂藥主要為辛伐他汀。丹田降脂丸組方包括丹參、三七、何首烏、人參等中藥,具有活血、化瘀、健脾、補腎等功效,已被證實能夠改善患者體內血清脂質情況。本研究組在常規(guī)辛伐他汀基礎上加用丹田降脂丸佐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丹田降脂丸組47例和對照組53例。丹田降脂丸組男33例,女14例;平均年齡(38.75±8.77)歲;平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43.84±25.74)U/L。對照組男36例,女17例;平均年齡(38.39±8.99)歲;平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248.66±22.19)U/L。兩組患者間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組患者研究前進行充分告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入組標準:①經實驗室檢驗及彩色多普勒檢查確診為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②年齡20~65歲;③未經抗病毒和保肝治療;④血尿便常規(guī)、凝血、腎功、風濕檢查無異常者。
排除標準:①較嚴重的膽道疾病者;②較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疾病、糖尿病等;③中毒性肝病、急性肝衰竭、肝性腦病、消化道出血;④合并腫瘤,或腫瘤標志物單項>正常值上限3倍者。
方法:所有患者都進行抗病毒治療,采用恩替卡韋口服,0.5 mg/d,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鍛煉。對照組口服辛伐他汀10 mg/d,晚間頓服。丹田降脂丸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丹田降脂丸治療,口服,1~2g/次,2次/d。
評價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情況。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分析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4周后,丹田降脂丸組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5),見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丹田降脂丸組不良反應率為6.38%(3/47),對照組為7.55%(4/5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丹田降脂丸治療各種類型高脂血癥均效果顯著,本研究經試驗后證實,在常規(guī)辛伐他汀基礎上加用丹田降脂丸佐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效果顯著。該藥理作用與丹田降脂丸的組方成分丹參、三七、人參等有效活性成分密切相關。丹參、三七、人參等均是傳統中藥,應用廣泛,《本草綱目》指出:“丹參(根)苦、微寒、無毒,主治冷熱勞、腰脊痛、骨節(jié)煩疼等癥。三七(根)甘、微苦、溫、無毒,主治吐血務血不止、赤痢血痢、大腸下血等癥。人參(根)甘、微寒、無毒,主治陰虧陽絕、胸中痞堅、脾胃氣虛、開胃化痰、胃寒氣滿等癥?!睆堨o的相關研究指出,丹參的心血管保護作用主要源于其4種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參素(DSS,S)、丹酚酸A(Sal-A,A)、丹酚酸B(Sal-B,B)和原兒茶醛(PAL,P),孫書芹也有類似的發(fā)現。曹利利的相關研究指出,三七能有效降低血中TM、VWF濃度,對血管內皮損傷有保護作用,且臨床應用安全性值得肯定,盧勇也有類似發(fā)現。朱曉麗的相關研究指出,人參能顯著提高抗疲勞能力、增強免疫功能、發(fā)揮抗氧化作用、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脂代謝作用。王曉敏的相關研究指出,人參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與人參中分離純化的兩種中性人參多糖GPⅡ和GPⅢ關系密切。
綜上所述,丹田降脂丸佐治慢性乙型肝炎伴脂肪性肝炎效果良好,能夠改善患者血脂情況,同時具有保肝作用,但仍需長期、大樣本對照觀察以證實其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