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萍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此同時,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也貫穿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從強調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堅持黨的領導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在實踐中一以貫之,黨的領導思想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這一思想的歷史發(fā)展與我們黨的歷史發(fā)展分期一致,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呈現出五個鮮明特點。
關鍵詞: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發(fā)展;思想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8)05-0014-007
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而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則貫穿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從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堅持黨的領導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在實踐中一以貫之。
一、改革開放起步和全面展開階段,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在此前提下也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新時期新任務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但在改革開放之初,社會上一度出現了懷疑黨的領導的錯誤傾向,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階級斗爭可以,領導現代化建設不行,進而輕視黨的領導作用,懷疑黨的領導資格和能力。針對黨的領導方面出現的新問題,鄧小平著重闡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思想。
鄧小平關于黨的領導思想是從兩方面展開的: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二是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
鄧小平從不同角度論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決定意義。他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在今天的中國,決不應該離開黨的領導而歌頌群眾的自發(fā)性。黨的領導當然不會沒有錯誤,而黨如何才能密切聯系群眾,實施正確的和有效的領導,也還是一個必須認真考慮和努力解決的問題,但是這決不能成為要求削弱和取消黨的領導的理由?!盵1]170鄧小平指出,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無產階級的、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覺悟的、有革命紀律的先進隊伍?!爸袊鴽]有共產黨的領導、不搞社會主義是沒有前途的。這個道理已經得到證明,將來還會得到證明?!盵2]195“我們說的社會主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要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盵2]208“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動搖了中國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亂,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盵1]267-268他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 “對于黨內外任何企圖削弱、擺脫、取消、反對黨的領導的傾向,必須進行批評、教育以至必要的斗爭。這是四個現代化能否實現的關鍵?!盵1]358
在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前提下,鄧小平也明確提出了改善黨的領導問題。針對改革開放新形勢下黨的組織狀況、紀律狀況、領導方式、領導體制、工作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相適應狀態(tài),鄧小平于1980年1月,首次明確提出“為了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努力改善黨的領導”[1]268的命題,強調“怎樣改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不好好研究這個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堅持不了黨的領導,提高不了黨的威信”[1]271。
鄧小平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就如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一是明確黨的領導的內容,強調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二是指出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全黨同志和全體干部都要按照憲法、法律、法令辦事,學會使用法律武器同敵對勢力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爭。三是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盵1]333“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及其他制度,是為了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加速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盵1]322四是明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總的來講是要消除官僚主義,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調動人民和基層單位的積極性。要通過改革,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處理好黨和政府的關系。黨的領導是不能動搖的,但黨要善于領導”[2]177。
鄧小平關于堅持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及其辯證關系的闡述,揭示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是對馬克思主義黨的領導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為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從而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證。
二、改革開放新階段,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活動方式,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實行依法治國
1989年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面對國際風云變幻,面對改革開放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我國社會生活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在實行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一個重大現實問題,直接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盵3]44這一時期,黨把鄧小平開創(chuàng)的新時期黨的建設上升到“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明確提出了“毫不放松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堅持用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3]282,并且逐步形成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總體思路,這就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一定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盵3]541黨的建設總目標是 “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3]282。
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思想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一是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二是提出強化執(zhí)政意識,提高執(zhí)政本領,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更好地發(fā)揮黨對各項改革和建設的領導作用,并且指出:“不斷提高我們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將是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4]三是提出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規(guī)范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強調“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是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fā)揮核心領導作用的基本原則”[5]。四是提出“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盵3]553
為了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江澤民還提出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思想;堅持民主集中制,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大力培養(yǎng)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會治黨治國的政治家;領導干部一定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等等。
我們黨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問題的探討進一步深入,對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執(zhí)政、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問題給予了創(chuàng)造性回答,深化了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并對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黨對人大、政府、政協、人民團體領導的科學體制機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深化改革開放階段,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以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為主線和重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明確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問題,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6]141而且,在深刻變化的國內外形勢下,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將是長期的、持續(xù)的、復雜的、嚴峻的?!包h能不能始終帶領人民走在時代前列,能不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關系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盵7]“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執(zhí)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更加自覺地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始終為人民執(zhí)好政、掌好權?!盵8]273
這一時期黨的領導思想主要從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兩個方面展開,并將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作為黨的建設主線。這一思想集中體現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十七屆四中全會分別通過的決定中。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大力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是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zhàn)略課題,并對進一步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作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確黨的執(zhí)政能力的科學內涵和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地位,指出:“黨的執(zhí)政能力,就是黨提出和運用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領導制定和實施憲法和法律,采取科學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yè),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執(zhí)政能力建設是黨執(zhí)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8]272二是提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必須堅持的六條原則,即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堅持抓好發(fā)展這個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三是明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8]275四是明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黨,成為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的執(zhí)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zhí)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五是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提高“五種能力”,即: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思想的系統闡述,表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緊緊抓住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緊緊抓住進一步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這個根本問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執(zhí)政為民的責任意識,指導全黨在新形勢下以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黨的建設。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說到底是要不斷把握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獔猿纸夥潘枷?、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努力在以科學理論指導黨的建設、以科學制度保障黨的建設、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上見到實效?!盵6]168體現了我們黨對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使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前進方向更加明確,有力地指導和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四、全面深化改革階段,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就包括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著重從若干重大關系角度,闡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
其一,從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上,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習近平旗幟鮮明地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盵9]54“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在當今中國,沒有大于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是執(zhí)政黨,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的根本點,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盵10]30-31“改革開放任務越繁重,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盵11]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對黨的領導的重要性作了完整闡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盵12]355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明確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核心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科學論斷,在黨的十九大上被載入黨章,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上被載入憲法,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了根本依據,保證了黨的全面領導在法治軌道上堅強有力高效的實施。
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重要論斷,將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fā)展的新概括,豐富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點和優(yōu)勢的認識。它遵循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反映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把馬克思主義關于黨的領導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其二,在黨與國家政治體系其他政治力量的關系上,提出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并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最根本的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繼承了毛澤東關于“黨是領導一切的”的思想,并將其上升到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加以論述,突出了黨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最高領導地位。
堅持黨的領導,關鍵在于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在許多場合都強調了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的問題,對其重要性以及實施路徑進行了深刻闡述。他指出:“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是一般問題和個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則性問題,是黨性,是大局,關系黨、民族、國家前途命運。”[13]84為此,習近平重申了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時提出的“看齊”意識,并將其上升到講政治的高度,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有看齊意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13]84 。全黨特別是黨的干部,要心中有黨,不論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要嚴守政治紀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守好規(guī)矩,自覺堅持黨的領導,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盵9]322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的優(yōu)良傳統的繼承和發(fā)展,是對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成功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保證。
其三,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關系上,強調三者有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承載“三位一體“的根本制度安排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習近平指出:“我們強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施好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盵1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薄拔覀儽仨殘猿贮h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zhí)行?!盵9]54從而將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憲法和法律是國家的根本法治保障有機地統一起來,明確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載體。
針對一些人在黨的領導和法治的關系問題上的模糊認識,習近平明確指出:“黨和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盵9]146這深刻闡明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澄清了一段時期里一些人在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問題上的模糊認識,有針對性地回應了人民群眾的呼聲和社會關切,向社會釋放了正確而明確的信號,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指明了方向。
其四,在如何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問題上,提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優(yōu)化黨的組織機構,完善堅持黨的領導制度,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支持和保證人民實現當家作主。我們必須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zhí)行。要支持和保證國家政權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善于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于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于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盵9]54
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其中就包括“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明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為此,要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更好發(fā)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統籌設置黨政機構,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此作了全面部署。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保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將“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作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保障,這使改革開放以來一以貫之強調的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有了更加明晰的路徑選擇和制度保障。
其五,把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強調堅持和完善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自身必須始終過硬。必須弘揚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并且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根本原則。弘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明確地提出并反復強調的一個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不僅在實踐中以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而且在各種公開場合多次予以強調和理論闡述。習近平指出:“全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12]355黨的建設由此上升到勇于自我革命的高度,并且進一步與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聯系起來,激勵全黨不忘初心和使命,繼續(xù)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而奮斗。
習近平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問題,并將其作為“四個全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他指出,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叭绻茳h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15]全面從嚴治黨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抓黨的建設的鮮明特點。
習近平還揭示了全面從嚴治黨與堅持黨的領導的關系。他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盵13]10黨的十九大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根本原則。這不僅突出強調了黨的領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特殊重要性,而且突出強調了黨的領導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特殊重要性,從而抓住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抓住了切實解決長期以來黨的建設方面存在的寬松軟等問題的關鍵,必將開創(chuàng)新時代黨的建設新局面。
新時代黨的領導思想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它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都發(fā)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行動指南。
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思想歷史發(fā)展的若干特點
第一,始終強調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從改革開放之初強調“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到1990年代和世紀之交強調“毫不放松地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到新世紀新階段強調“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再到新時代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強調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一以貫之的,對這個根本性、原則性問題的認識是清醒的,立場是毫不動搖的。這是我們黨能夠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避免犯顛覆性錯誤的思想基礎和政治保證。
第二,在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同時強調要改善黨的領導,完善堅持黨的領導體制。從改革開放之初提出“黨的領導是不能動搖的,但黨要善于領導”,要好好研究“怎樣改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到改革開放新階段明確“我們在強調加強黨的領導的同時,也要認真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和活動方式”,強調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到新世紀新階段強調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建設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再到新時代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對完善堅持黨的領導體制機制的探索也一以貫之。這表明,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完善堅持黨的領導體制機制,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必要條件。堅持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而改善黨的領導正是為了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
第三,對如何完善堅持黨的領導體制機制的探索不斷深入。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提出領導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要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實現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制度化,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黨和政府的關系,解決黨如何善于領導的問題。改革開放新階段,我們黨提出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重大命題和任務,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原則,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等等。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提出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若干原則、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提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優(yōu)化黨的組織結構,完善堅持黨的領導制度,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梢哉f,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完善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經歷了一個從提出問題到明確原則再到健全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制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