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威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培養(yǎng)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重要階段,而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育人功能比較強的學科,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能夠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與生活,這也是構(gòu)建高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重要辦法。
關(guān)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方法
一、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視頻
每一個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化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視頻,微視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預習、復習所學知識。首先,微視頻能夠幫助學生提前預習課堂知識,教師可以提前把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以微視頻的形式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微視頻制作中去,學生可以認真地記錄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也是預習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教師還可以把課堂教學過程錄制為微視頻,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微視頻展開復習、鞏固,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身真實的學習進度與需求,對微視頻實施暫停、快進、后退等功能,有針對性地復習課堂知識,幫助自己攻克難點、重點內(nèi)容。
二、在課堂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
隨著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我國涌入了大量的外來文化,很多學生都成為了“哈韓族”,逐漸地遺忘了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但是我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最值得初中生去學習與感悟的,所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是滲透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讓學生更好地弘揚、繼承傳統(tǒng)文化,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首先,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讓學生從小就擁有遠大的抱負與理想,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將來可以為社會發(fā)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師要改變以往說教式的教育方式,那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抵觸心理,教師可以利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中教育影片、多媒體視頻、英雄人物的資料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讓學生感受到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其次,教師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傳統(tǒng)孝文化,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文化具備悠久的歷史,教師要把教材知識與孝文化融合起來,比如,當前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長的都比較溺愛孩子,很多孩子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論語.為政》中孔子的語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讓學生對感恩有更多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家庭的使命感,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塑造感恩行為。
三、開展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
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堂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做到學以致用,這樣既能夠?qū)λ鶎W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充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開展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把教材知識與生活素材聯(lián)系起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比如,在講解“身邊規(guī)則”相關(guān)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通現(xiàn)狀拍攝下來,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生活現(xiàn)象來表述自己的感悟,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一個有道德、懂法的好學生;在講解關(guān)于“責任”相關(guān)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著重講解“承擔責任需要付出,但是同時也可能因為不能做好而飽受指責,這就是和責任相伴的代價,但是這也能夠體現(xiàn)出自信、自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學生最為感興趣的“NBA科比這位球星的絕殺集錦”,并且讓學生去分析:為什么科比不會把球傳給另外的接應人?讓學生在思考中明白:并不僅僅是時間太短的問題,這同時也是對責任勇敢承擔的展現(xiàn),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四、開展道德與法治實踐教學活動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需要多多開展一些道德與法治實踐教學活動,以此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比如,在學習“新起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lǐng)新生去參考校園,讓新生更好地了解校園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更快地適應初中生活,讓學生安靜、有序地觀看學校的食堂、寢室、運動場、圖書室、實驗室、科技樓等,從而能夠更好地愛惜學校,增強初中生的歸屬感,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在講解“盡孝在當下”等話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調(diào)查、訪問、參觀、黑板報征文、演講等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道德感與實踐能力。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與進度來設(shè)定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劍,王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shù)初探[J].才智,2018(06):27.
[2]連常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