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互聯(lián)網覆蓋面積越來越廣泛,人們慢慢開始進入信息化發(fā)展時代?;ヂ?lián)網技術的非常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新媒體的傳播和發(fā)展,并且新媒體傳播已經滲透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本文就針對新媒體傳播的主要特點進行科學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 傳播特點 互聯(lián)網
傳統(tǒng)形式下的媒體傳播方式,主要指的是保值、廣播電臺以及電視等方式,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傳播方式,通過對信息網路技術、數字化技術的有效運用,通過互聯(lián)網、電腦或者是手機等設備,為用戶提供出各個方面的信息與服務。和傳統(tǒng)形式下的媒體相比,新媒體具備比較強的傳播特點,主要表現在消除信息傳播阻礙,也就是消除了國家之間、企業(yè)之間、個體之間以及媒體之間存在的界限性。同時在新媒體的有效運用下,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建立,同時還具備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也就是交互性和跨時空性等。不但如此,在新媒體傳播方式還可以為媒體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有效推動了傳統(tǒng)媒體在傳播方式上逐漸完善化。在新媒體的發(fā)展過程中,還衍生了很多信息傳輸以及分享平臺,其中包含了各種新聞APP、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等,它們都可以及時有效傳播世界各地信息。
一、新媒體傳播所具備的特點
在新媒體的傳播特點上,主要分為了以下幾個重點方面:第一,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第二,在對各種不同類型信息進行傳播的過程中,傳播信息不存在任何實質性意義;第三,信息的傳播更加具有主動性;第四,在信息傳播方面更小眾化,比如倫敦產生的爆炸案例當中,其中有的人通過手機對現場所發(fā)生的情況進行拍攝,并且在博客上進行上傳和傳播,在這些照片的發(fā)布之后,迅速被各大媒體當成一種頭條新聞進行報道,并且在報道過程中和各大媒體之間進行了密切的配合,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實現了新聞的實時報道,充分展現出了新媒體的優(yōu)勢。
在新媒體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特性:首先是較強的隱蔽性,對于新媒體發(fā)展來講,主要存在于社會、生活以及工作等各個方面,在很大程度降低了人們存在的抵觸性心理,并且在對一些重要新聞或者信息進行傳播的過程中娛樂大眾的同時,也保證了廣告和娛樂兩種形式的有效融合。其次存在較強的分眾性。在新媒體的發(fā)展過程中,可以實現將不同的消費人群進行有效區(qū)分,并且信息量的傳播方面速度非???,在人們的社交圈中的傳輸效率非常高。所以說,在新媒體當中可以充分運用每一個單獨的個體,對新鮮的新聞進行有效的傳播,達到傳統(tǒng)媒體傳播形式上無法達到的效果;最后,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具備比較強的高科技性。新媒體在形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中,時代性特色是非常明顯的,并且使用性非常廣泛,可以在不同的空間區(qū)域范圍內使用,滿足人們對信息咨詢的需求,并且這種傳播的方式可以產生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充分展現出了新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所具備的生動性和真實性。
二、新媒體的傳播形式與特點
(一)信息傳播方式由單向變?yōu)殡p向
在傳統(tǒng)媒體傳播方式上基本上都是一種單向傳播的狀態(tài),這種單向傳播的方式屬于一種靜態(tài)化的傳播方式,沒有具體的流動性能,主要表現在: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信息的發(fā)布人員將一些關鍵性信息傳播給大眾,這時候大眾就是一種被動的接受群體,不能對一些信息進行有效的反饋。但是對于新媒體而言,它在傳播的形式上屬于雙向傳播的方式,并且任何人通過新媒體傳播信息之后,都可以轉變成為信息的傳輸人員,并且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還可以實現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傳播方式的個性化
在新媒體的傳播形式上,保證每一個信息收取者都可以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觀點,通過信息發(fā)布人員的身份傳播信息,不管是在傳播的內容上還是在傳播的方式上,都是由發(fā)布人員自身來決定的。這種比較具備個性化的發(fā)展方式,都是通過信息發(fā)布人員進行操作的,同時這種個性化的傳播方式利弊共存。首先,充分保證了信息發(fā)布人員可以感受到信息收取人員的滿足感,但是這種傳播方式還可能造成個人隱私的泄露,而這在信息管理上相對比較困難。
(三)傳播速度較快
對于傳統(tǒng)形式下的媒體傳播方式來講,在信息的正式發(fā)布之前,需要通過一些比較復雜的信息剪輯、信息處理、信息排版等,并且在新媒體信息傳播來講,因為技術方面存在的優(yōu)勢,可以實現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性傳播,這也是傳統(tǒng)媒體發(fā)展過程中難以達到的。一些比較大型的網站整體的發(fā)展規(guī)模上非常大,這些信息類型基本上都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的方式來進行實時性傳播,與傳統(tǒng)的方式相比縮短了信息傳輸的空間距離。同時因為無線移動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當前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具備了較強的移動性,并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便可隨時隨地瀏覽網頁、接收實時快訊,并且在公交車、出租車上也都基本上配備了電視或者是廣播。
三、新媒體信息傳播產生的影響
(一)改變了媒體之間聯(lián)系形式
隨著當前手機、電腦等類型的電子產品的出現,人們在溝通的方式上逐漸趨于多元化,。在這些新媒體還沒有正式產生之前,人們通常都是通過寫信或者是使用公共電話的方式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輸。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當前基本上都是通過手機、QQ、微信和郵件的方式來進行信息的傳輸。對于很多人來講,手機和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書信在使用越來越少。QQ、微信、以及博客等新型的網絡社交媒體在社會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人們的聯(lián)系方式上也產生了非常大變化。
(二)拓展了信息接收途徑
從傳統(tǒng)類型的媒體傳播發(fā)展形式上來講,尤其是60和70年代人,基本上都是通過報紙和書信的方式來接收信息。當前伴隨新媒體的發(fā)展,通過在網絡上進行信息瀏覽,從中得到了大量的信息資源,這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常態(tài),人們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大量的國家大事。通過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實現了對視頻的收集、音頻制作以及文字描述于一體的信息發(fā)展模式,讓一些新聞信息更加生動有趣。伴隨各種新型網絡的出現,網站設計方式上專業(yè)程度不斷提升,為用戶提供出了更多豐富的信息內容資源。整體上來講,通過新媒體的方式有效拓展了信息獲取的途徑,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視野,同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四、結語
通過本文對新媒體傳播特點的有效分析從中可以總結出,在當前的信息傳播方式上,已經由傳統(tǒng)形式下的單向傳輸方式,慢慢轉變成為雙向傳輸方式。人們相互之間可以實現對信息的交流和互通,同時在信息的傳輸效率上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外部重要信息。
參考文獻:
[1]姚璐,趙嘉琦.新媒體時代突發(fā)新聞事件報道的傳播特點——以法國恐怖襲擊事件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6,(03):19-20+30.
[2]路遙.新媒體情境下高校突發(fā)事件的傳播特點及應對機制淺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09-111.
[3]吳雙.新媒體時代國有企業(yè)品牌形象傳播特點及路徑探索[J].經濟師,2015,(01):86-89.
[4]徐占品,劉利永.新媒體時代災害信息的傳播特點——以北京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災害為例[J].新聞界,2013,(05):48-53.
(作者簡介:呂知瑾,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十三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