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兵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目標也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當前新課改的基本教育目標.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在高中階段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還關系到高考數學科目的成績.本文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開展了相應的研究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廣大中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一、自主學習能力概述
自主學習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較少依賴老師,學習作為一種內驅力驅使學生自己完成對知識點的探索.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對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掌握“提出問題→收集信息→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步驟,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近年來,我國從國情出發(fā)對西方先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了充分融合,提出了許多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轉變了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開始注重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探索.
通常來說,自主學習具有以下三方面含義:(1)自主學習是由學生學習能力、思維結構、知識點理解能力、學習態(tài)度、處理問題能力等多方面綜合構成的一種主導學習的內在機制,也是學生主導控制自身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2)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結合自身實情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和學習時間,通過對學習資料、學習內容、學習任務的自發(fā)規(guī)劃完成對知識點的理解和習題的高效解答.(3)在高中學習階段,數學科目存在思維抽象、知識運用復雜,并且不同知識點之間都存在相應的內在聯系的特點,因此,學生在當前階段必須掌握不同的知識點并靈活運用.這樣的教學目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有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單純依靠教師教授是無法滿足當前教學要求的,必須加強課后習題練習,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通過不同思維角度完成對數學問題的全面分析,實現當前高中數學既定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1.因材施教理念下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情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在因材施教理念下開展的教學工作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在此理念下培養(yǎng)出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實際教學工作中,首先需要教師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并積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所側重,對于同一數學知識點也需要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算法給學生進行由淺及深的講解,實現教學知識點覆蓋班級整體學生,使學生課堂主人翁意識充分覺醒,并自發(f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自我學習,實現“課上有所學,課下有所練”的教學效果.
2.在啟發(fā)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
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興趣是主要內驅力,質疑精神通常作為自主學習的發(fā)起點.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本人通過對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觀察,發(fā)現他們通常喜歡問“為什么”,這種自我提問的方式可以使課堂上的學習具有針對性,課后自發(fā)進行的習題解答具有深入性.所以要求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入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本人通過要求學生課前完成針對相應知識點的問題來開展預習工作,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及時記錄遇到的問題,然后在第二天的課堂教學中針對這些問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并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3.在實踐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實踐活動作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主要載體而存在,學生在進行高中數學科目學習時,需要由原有的二維思維提升為三維思維.然而,許多學生由于立體思維基礎較差,不能實現思維的及時轉變.因此,為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全面轉變,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高中數學知識,實現學生數學思維的轉變,并為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供有力保障.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本人通過策劃班級內部的“立體幾何教學模型制作大賽”“數學知識競賽”等實踐教學活動,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比賽,對具有不同實情的小組分派不同比賽任務,實現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要求,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至關重要,因其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教師可通過開展“以生為本”的教學工作,實現高中生在個性化、創(chuàng)新性思維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符合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