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英語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zhàn),尤其是對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根據高中英語的特點,積極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更符合中國課程改革的目標。因此,本文首先探討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并對其進行了分析目前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討了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對策
【作者簡介】周超,張家口市第一中學。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高中英語教學中缺乏對當地文化的輸入?!敖浑H能力是指在什么樣的場合運用什么樣的語言的能力以及該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等,與文化背景知識有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每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語言各民族的文化密切相關。要想學習一門外語,就必須要學習、了解其所在的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將語言和文化融合起來。由于語言的這一特點,在過去幾十年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語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不斷被受到重視,這也是高中生更容易學習英語,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影響。然而,為了高中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而不斷地重視英語的文化背景這種行為卻造成了中國本土文化在英語學習中的缺失。
英語作為一種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它是一種互通工具,學習英語就是訓練我們使用這種工具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并不是只進行非常淺顯的打招呼這樣的交流。“大部分時間我們進行的是更深層的各方面的文化交流,而且交流是雙向性,我們也不可能只談論對方國家的文化?!钡?,由于高中英語的學習中過于強調西方文化,缺乏對中國本土文化的滲透,使許多高中生在使用英語表達時,你可以侃侃而談西方文化。但是一談到中國本土文化,就面露難色,不知如何用英語表達或表達后,讓人們很難理解。這種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地方文化輸入的缺失,導致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失衡,導致學生跨文化交際產生障礙。
2.高中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缺乏實用性和交際性。英語是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學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展,“高中英語課”課堂教學更多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而教師則更多在很大程度上,過于注重知識的落實,組織活動時總擔心“考點”,依舊一味在活動中套入很多語言知識、練習題等。在英語教學中過分關注語法和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閱讀和回答技巧,無視英語學生的英語運用技能的發(fā)展,削弱了學生的聽力和交際能力。聽、說、讀、寫、譯這幾種英語學習要求變?yōu)榱藛渭兊淖x和寫,完全違背了英語學習的過程,即先聽后說、先說后讀、先讀后寫,這樣學生就進入了畸形,缺乏實用性和交際性的英語學習中,喪失了使人與人能夠更好溝通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向導致許多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應試能力,在150分的高考中能夠達到100分或120分以上的好成績,但學生不能自如地進行英語日常交流,甚至有些學生連最基本的日常口語也無法脫口而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缺乏實用性和溝通性,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導致的后果是可怕的。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模式及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
1.建立新的高中教學理念。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高中學校也將改革的思想貫徹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來。首先,老師要改變理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將改革的核心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得到真正的落實。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只是盲目地追求成績,無視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學習過程缺乏創(chuàng)新,語言的應用不夠靈活。特別是聽說能力。教師要將知識的傳授轉變?yōu)槟芰Φ呐囵B(yǎng),注重課堂上學生的心理需求,指導學生積極思考并開展相應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活動。能夠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學生的能力要全面發(fā)展。
2.采用各種手段豐富英語教學形式。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練習。這個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持,它會讓學生感到難熬和痛苦,失去英語學習的熱情。所以我們必須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不斷豐富英語教學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英語交流平臺,讓學生有機會練習英語和展示英語口語。
3.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當前課程標準的要求,尤其是加強口語教學的要求。通過設置適當的場景,加強學生日常生活交際中口語表達能力的練習。教師在口語教學中,要嚴格要求自己,要注意“英語發(fā)音是否清晰、純正,口語是否地道、流利,語速是否合適”,改善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教師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注重個性化、啟發(fā)性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參加良好的口語練習活動。
三、結束語
要想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作為一個英語教師,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我們的英語專業(yè)。素質和口語能力,不斷優(yōu)化英語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英語交流平臺,鼓勵學生多說、敢說、愿意說,從而改善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從而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葛炳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08(1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