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新區(qū)丹陽中心學校 庾小卉
家長對孩子們的計算錯誤,往往會用“粗心”兩字來詮釋。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這孩子太粗心了,其實他會做。錯的題目我沒教,他就訂正好了?!钡覍Α按中摹眱勺钟兄煌睦斫猓鋵崱按中摹蓖怯嬎慊竟Σ辉鷮嵉摹罢谛卟肌?。人類有好些事不會“粗心”,比如一日三餐,極少會忘記,這是因為天天都在做,這事已經(jīng)滲透到骨子里了。計算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也把計算滲透到骨子里,基本功做扎實了,這樣的“粗心”也會離我們而去。我們一定要正視“粗心”背后的問題,只有對“粗心”有了正確的定位,加強學生計算基本功的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不然,學生計算一錯,我們就會想:粗心,下次認真點就行了。其實到了下次,還是照樣“粗心”。
課程改革以來,在進行計算教學時,教師們都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講自己認為最好的算法了,不再進行程式化的教學了,都注重甚至強調(diào)了算法的多樣化。課堂上,教師想盡辦法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課堂氣氛活躍無比,學生想出了多種多樣的算法,有些老師會說:“你們可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那就用你們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吧?!蔽矣X得這樣有點欠妥當,民主時民主,民主完了還得集中,“算法的多樣化”不代表計算不能“擇良木而棲之”,在學生想出多種算法后,我們得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最后“擇優(yōu)錄取”一種或幾種算法,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如果只是民主,不比較,不集中,學生就不能把好不容易找到的珍珠串成美麗的項鏈,轟轟烈烈地探究活動過后,往往是正確率不高的尷尬處境。比如:一年級上冊的9、8、7加幾的進位加法,教學時我們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當學生想到往后接著數(shù)的方法時,我們得肯定與表揚,但還是要和湊十法進行比較,不能一味地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否則在今后的教學中,數(shù)字大了,學生用接著數(shù)的方法計算會很吃力的。
背誦是語文、英語學科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大多數(shù)人認為,數(shù)學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行了,不要背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在計算教學中,恰當?shù)摹氨痴b”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一種方法,比如乘法口訣、面積公式……就連一些計算題的結(jié)果,我們也需要“背”下來,如:25×4=100,125×8=1000,11×11=121……熟記了這些題目的計算結(jié)果,能方便我們進行簡便計算,也能提高計算的速度與正確率。
眾所周知,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人們的生活健康而充滿陽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你成為“學霸”,同樣,一個良好的計算習慣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這需要教師從小培養(yǎng),不斷督促。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yè),要有預習的習慣,練習時要認真思考,不輕易問別人,還要學會自己檢查作業(yè)。教師還要強調(diào)書寫的格式,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出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
計算本身是枯燥的,我們得想辦法,把“樂趣”帶入枯燥的計算教學中,讓計算教學課堂有聲有色起來。
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的情境是具體的、形象的、實用的。比如:我們創(chuàng)設“小馬虎”的故事,小馬虎在迷宮里找不著回家的路了,我們得用數(shù)學知識去幫助他,計算正確才會出現(xiàn)回家的路。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明白計算正確的重要性。
有學生參與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計算教學時,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主動探究出算法。自己親身參與,知識才能掌握牢固。比如:在教學數(shù)的組成時,讓學生用文具盒里的鉛筆分一分,通過動手操作、交流,學生會很快掌握數(shù)的組成,而不需要花大把時間去記憶。
每冊的教材中都有一些數(shù)學活動課,這些內(nèi)容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往往都很有趣,老師也可以根據(jù)生活中的例子來創(chuàng)設活動。教師只要巧妙利用,合理設計,學生就能感知到計算其實很神奇,很有趣。
[1]張泉.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計算能力[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shù)交流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