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蓮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福建三明 365400)
閱讀是學生個體的學習行為,其閱讀感知呈現(xiàn)個性化,為鼓勵學生展開深度閱讀探索,我們適時引入批注閱讀學法,給學生帶來展示自我認知的良機。面對相同的文本素材,不同群體的學生會給出不同的閱讀感知,為幫助學生展開個性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在預習、課中、課后閱讀時對文本進行批注閱讀,利用熟悉的符號對文本進行圈點勾畫,也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評語,寫出閱讀體會與反思。
預習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布設一定的預習任務,發(fā)動學生展開批注式閱讀學習,可以有效掃除文字障礙,了解文本大意,找出重要的生字、難詞。學生利用圈點勾畫為文本做標記,利用書頁空白處寫閱讀體會,都可以為課堂閱讀學習提供重要信息。預習閱讀是學生單獨與文本進行對話,促使學生建立初步的閱讀感知,為課堂深度閱讀研究文本打下堅實基礎。
執(zhí)教《絲綢之路》一課,教師為學生設置了預習閱讀任務:利用多種符號,在文本中圈點勾畫出生字、典型詞語、重點句子,并寫下閱讀感受,提出質疑問題。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展開批注閱讀操作。課堂展示開始,學生批注閱讀任務完成良好。教師對學生批注閱讀情況進行總結,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出合理解讀。教師為學生布設具體的批注閱讀任務,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意識發(fā)揮重要作用[1]。
課堂內閱讀教學啟動后,教師針對學生的預習情況展開具體的閱讀指導,學生與教師進行多重互動,閱讀學習進入嶄新階段。當教師對文本展開深度解析時,學生及時接收信息,以批注形式體現(xiàn)在文本中,或者將自身的閱讀感悟和體會也寫到文本上,這樣便可以形成深度閱讀分析成果。
學習《草船借箭》時,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并給出閱讀提示:文本人物描寫非常成功,找出典型的描寫片段,展開賞析。學生根據(jù)教師的閱讀引導意見,對文本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批注閱讀。有學生標記環(huán)境描寫語句,“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對面都看不清”。這句話極為關鍵,正因為看不清,草船借箭才會成功,表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批注閱讀,讓學生抓焦點、抓熱點,給學生帶來閱讀動力,從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也可以看出,教師引導是比較有成效的。
閱讀課后訓練設計時,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群體學生學力基礎實際展開規(guī)劃,為學生設計課外文本批注閱讀任務。教材文本內容比較單一,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特別是強調批注閱讀學習,為學生提供深度挖掘讀物內涵的機會。
課外閱讀資源豐富多彩,教師集中布設統(tǒng)一閱讀任務有一定困難,為此,教師不妨做出一些應對設計,統(tǒng)一閱讀內容,讓學生自行搜集閱讀文本,或者是給學生下發(fā)閱讀素材。在學習《刷子李》時,教師便為學生下發(fā)了馮驥才的小說《酒婆》,讓學生采用批注閱讀形式展開學習操作。學生閱讀完故事情節(jié)后,產(chǎn)生了很多感觸,紛紛將閱讀認知寫在文本上。有學生說:這酒婆天天到酒館喝酒,每次都會喝相同的酒,也喝相同的量,醉醺醺來到十字路口準時酒醒。當酒館老板有了喜事不朝酒里摻水了,這酒婆卻在十字路口沒有醒來,結果悲劇發(fā)生了。這個故事情節(jié)設計得堪稱絕妙,具有極強的諷刺意味。教師為學生設計課外批注閱讀任務,為學生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學生有感而發(fā),對文本展開深度解析,都源自批注閱讀操作設計。批注閱讀應該是一種多種感知器官參與的學習行為,其操作效果呈現(xiàn)立體感。
批注閱讀是一種研究性閱讀學習方式,閱讀者需要對文本展開精細化分析,并將閱讀感知以批注形式回饋到文本之上。小學生大多缺少批注閱讀意識,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批注閱讀操作習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和理解感悟能力。
[1] 王開顏,溫小璠,寧先達.批注式語文閱讀教學[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32(05):5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