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媚
(江蘇省南通市啟秀小學,江蘇南通 226001)
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及基礎(chǔ)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集中于小學階段,教師需要把握時機,構(gòu)建輕松愉悅的音樂課堂,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以音樂教育為基礎(chǔ)提升學生的藝術(shù)素養(yǎng)。
小學階段開設(shè)的課程種類繁多,但是課時時間有限,這導致在音樂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局限性太強,導致學生在剛接觸音樂課時被新課程的新奇感吸引,但是經(jīng)過幾節(jié)課之后學生逐漸失去對音樂課的興趣。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非常有限,上課完全依靠興趣吸引[1]。
其次,音樂課堂氛圍呆板枯燥。音樂課本來就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應(yīng)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然而,實際上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的教學風格往往嚴肅呆板,使得課堂氛圍枯燥,缺乏活力,只是一味地講授音樂知識,而不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這使得小學生容易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心理,從而失去對音樂的興趣。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教師不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困惑,導致教學效率無法提高[2]。
最后,音樂教學器材有限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由于音樂課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安排中不受重視,教師也將音樂課視為副科,所以學校對音樂學科的投入十分有限,這時的音樂課上所需要的音樂器材得不到滿足。在需要使用器材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只能輪流使用或者完全依靠教師的演示,這不僅影響師生的上課情緒,還會嚴重降低課堂效率[3]。
小學音樂教學要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注重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征,我們可以主動改善教學方法,通過趣味性的課堂教學營造輕松歡快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故事形式進行課堂導入,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需要教師將音樂教材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以故事的形式結(jié)合音樂教學,使教學更具情節(jié)性,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小白兔蓋新房》一課中,教師首先利用課堂教學的各種設(shè)備向?qū)W生展示各種小動物蓋房子的圖片或者動畫,然后以飽滿的情緒講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小兔子和媽媽幸福地生活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他們有一棟又大又漂亮的房子,房子周圍長滿了鮮花和綠草,還有高大茂盛的樹木。突然有一天,狂風暴雨將小白兔家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和媽媽傷心地看著一攤廢墟……這時,喜鵲路過看到傷心的兔媽媽和小白兔,便到森林里找來了小狗、小猴、小馬還有很多其他動物,他們一起幫助小白兔一家重建了一棟更漂亮、更大的房子。通過這個童話故事,學生迅速被帶入教師營造的氛圍中,學習興趣也大大增加。
信息技術(shù)的進步使得教育的便捷性大大提高,當代教育領(lǐng)域的眾多媒體已成為普遍的教學工具,音樂教師要善于發(fā)揮多媒體技術(shù)在教學中的作用。多媒體設(shè)備可以為學生展示更豐富、更生動的教學素材,但同時多媒體的使用需要適度,教師要嚴格控制多媒體的使用時機,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音樂課堂上的作用,使之成為加強課堂效果的有效工具[4]。例如,使用多媒體設(shè)備放映視頻、動畫,通過動畫與視頻制作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的新鮮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受,同時活躍課堂氛圍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草原小騎兵》一課中,考慮到學生對草原情景了解有限的實際情況,教師在課前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搜集網(wǎng)絡(luò)上的壩上草原及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相關(guān)圖片、音樂、視頻,先讓學生在聽覺和視覺上感受大草原的風情和景色,然后播放《草原小騎兵》的音樂并在多媒體放映設(shè)備上配合放映小騎兵騎著駿馬由遠及近的視頻。學生在這樣的氛圍渲染中個個興奮得手舞足蹈、情緒高漲,教學效果十分好。
音樂來源于生活,只有貼近生活的音樂才能引發(fā)人的共鳴。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體驗來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大多數(shù)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動靜結(jié)合”,將這種好動的行為特點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相結(jié)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另外,音樂課堂教學離不開音樂器材的使用,小學生往往對這些器材充滿好奇,教師要利用這些器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5]。
例如,在《小星星》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讓學生在紙上畫出自己日常見到的星星的形狀,或者用語言描述星星的樣子,之后再讓學生欣賞《小星星》音樂,并通過欣賞音樂引導學生想象星星的各種形態(tài)。然后,教師將歌詞中的星星描述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植入學生思維,使其在潛移默化中記憶歌詞。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操作音樂器材進行演奏。這個過程不僅能夠鼓舞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活躍課堂的氛圍,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是課堂節(jié)奏的掌握者,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自學能力有限,教師需要時時引導、步步監(jiān)督,才能幫助其完成學習任務(wù)。可見,教師在課堂上的影響作用十分重要。
教師的作用是將知識傳遞給學生,這不僅要求教師具備廣博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良好的吸引力。首先,教師要在課前保證自身著裝得體,并時刻保持適當?shù)拿娌勘砬?,提高自身幽默感,拉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另外,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少批評多鼓勵,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能夠放松地享受音樂學習的過程,從而改善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體驗。
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落實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重要途徑。小學音樂教師要從教育理念上忠于音樂課程,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等教學設(shè)施,提高自身的課堂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為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質(zhì)量而努力。
[1] 趙晟皓.淺談小學音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18,(02):48.
[2] 崔佳.巧用情景教學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效率[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02):72.
[3] 陳惠萍.以趣引領(lǐng)、靈動翻滾——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教學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8,(01):159.
[4] 孫立強.小學音樂高效課堂信息技術(shù)的整合與構(gòu)建探討[J].中華少年,2018,(01):121.
[5] 徐燕妮.視聽結(jié)合,多元呈現(xiàn)的小學音樂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7,(1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