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
(江蘇省海門市劉浩小學,江蘇海門 226155)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對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小學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足夠的重視。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升。
第一,激發(fā)學生的審美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當中,對于美的話題非常多,如在閱讀里有很多關于人文美以及意境美的閱讀文章。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時,不僅要讓小學生知道閱讀的文章中的知識和含義,還要讓學生了解一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
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營造一個美的意境,從而讓學生可以理解美的含義。很多人對于美的理解都比較局限和過于表面,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生活經歷不是很豐富,對于美的理解也比較片面,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對于學習語文更加有動力。規(guī)范學生的審美觀念,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可以使學生樹立自己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
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想做好語文閱讀,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閱讀,提升自己的閱歷。由于小學課本閱讀的文章數量比較有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外閱讀課外書,從而提升閱讀能力和思維。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機械的或重復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成為學習的奴隸,只有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學生學習語文閱讀時,教師要適當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說出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見解。例如,對于一個圓來說,有些學生就會想象成一個太陽,有的學生就會想象成是一個蘋果,但是有的學生就會認為是美人魚變的泡沫,因為在《海的女兒》中,美人魚就是最后變成了圓形的泡沫。由此可以看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讓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從而不斷地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
學生在學習語文閱讀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這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礎。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想象力,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創(chuàng)新思維。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閱讀的內容分別進行提問,讓學生可以對閱讀文章中的問題進行深度的思考。例如,對《烏鴉喝水》這篇文章,教師要問學生的問題:烏鴉是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喝到水的呢?經過反復的思考,有的學生認為是利用了吸管才喝到水的,有的學生認為是將瓶子傾斜過來就可以喝到水了,還有的學生說將瓶子弄出一個小孔,就可以喝到水了,等等。對于每一個學生的答案,教師都要認真地分析和研究,并為學生們一一解釋出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地融入教學當中,也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對語文的閱讀更加感興趣。
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且豐富多彩的,雖然所學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去構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這一現(xiàn)象充分展現(xiàn)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通過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可以對其內容進行充分的想象。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閱讀當中的一些插圖,讓學生進行想象,甚至還可以根據文章的首尾含義進行推斷,讓學生對文章的中間內容進行補充,這也是想象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例如,在《挑水》一文中,媽媽讓孩子去挑水,孩子因為不會,就對這件事很排斥,但是在姐姐的耐心教導下學會了挑水。通過這篇文章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從中學到了什么?或者是換位思考,如果是學生自己會怎么做?這樣學生就會對問題進行思考,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其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義,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要營造一個良好且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語文閱讀的課堂上,可以自由地發(fā)揮,大膽地說出閱讀后的想法和見解,勇于創(chuàng)新,從而讓每一位小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例如,在《沒有喝彩的工作》一文中,班級組織話劇表演,本來小男孩是主角,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只能做幕后的工作,后來他在媽媽的鼓勵下理解了這份工作,并為這份工作感到自豪。通過這篇文章,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互動交流,說出文章要表達的含義,自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交流氛圍可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在教學時,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不能因為成績的原因就對學生進行疏遠,從而影響了師生間的關系。只有讓學生在閱讀教學當中產生絕對的自信心,對自己的觀點可以暢所欲言,才可以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俗話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话闱闆r下,學生的思想和見解都是教師傳授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yǎng)。第一,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受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求不夠嚴格,重視的程度也不夠,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抱有一定的選擇性,但是在新課標改革以后,學生不僅要學會簡單的閱讀和識字,還要充分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讓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閱讀的意義和價值。第二,教師要具備豐富的閱讀知識,并且有一套適合自身的授課方式和技巧。雖然教師屬于授課者,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學習,根據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積累,創(chuàng)設一個屬于自己并且適合學生的授課模式。第三,具備足夠的敬業(yè)精神。教師在教學時,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只有在精力飽滿的狀態(tài)下,才可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對閱讀更加感興趣[1]。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閱讀的能力,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 胡斌.論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