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喻,任 瑩,叢玲華
(寧波市鄞州人民醫(yī)院病理科,浙江 寧波 315000)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卵巢癌最主要的病理分型,占80%以上。EOC發(fā)病隱匿、惡性程度較高、生存率較低,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臨床上,大約有75%的ECO患者到醫(yī)院就診時已經(jīng)處于Ⅲ期或Ⅳ期,并且5年生存率也僅30%左右[2]。MicroRNA (miRNA)由18~22個核苷酸組成,是非編碼RNA分子,轉錄后調節(jié)基因的表達[3]。既往有研究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織中有多種miRNA異常表達,例如漿液性卵巢癌組織中miRNA-200、miRNA-429、miRNA-7、miRNA-124等。miRNA-124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miRNA之一,其在肝癌、胃癌、大腸癌、口腔癌和宮頸癌中表達水平下降,發(fā)揮著類似抑癌基因的作用[4-6]。miRNA-124可以調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從而對腫瘤的增值、侵襲起到抑制作用[7]。目前,關于miRNA-124與EGFR在卵巢癌中表達的報道比較少。本研究采用顯色原位雜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技術檢測了卵巢癌原發(fā)灶及轉移灶中miRNA-124的表達水平,另外采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了EGFR的表達水平,旨在探討miRNA-124與EGFR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達的相關性,以及其與癌癥轉移的關系。
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寧波市鄞州人民醫(y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EOC患者60例,均經(jīng)過術后病理檢查證實EOC的診斷。根據(jù)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xiàn)IGO)分期:Ⅲ期28例,Ⅳ期32例。ECO患者轉移灶均為大網(wǎng)膜或者腹膜轉移結節(jié)。患者術前均未接受過放、化療和(或)激素治療。
1.2.1 miRNA-124水平的檢測
采用CISH法檢測miRNA-124的表達。組織標本采用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切片厚度為4μm。檢測時進行脫蠟和水化處理,并進行檸檬酸鹽抗原修復,100℃烤箱中孵育10min,隨后使用蛋白酶K(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10401ES60)消化和脫水,雜交過夜,使用DAB(試劑盒購于武漢博士德有限公司,貨號AR1025)進行顯色,再使用蘇木素復染,最后采用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miRNA-124陽性時鏡下顯示黃色或棕黃色顆粒樣物質。
1.2.2 EGFR蛋白的檢測
鏈霉素-過氧化物酶免疫組化法檢測EGFR蛋白的表達,試劑盒購于上海經(jīng)科化學科技有限公司,貨號為WB1210-1。檢測時進行脫蠟和水化處理,隨后進行抗原修復,每張切片加50μL過氧化物酶阻斷液(試劑A),溫室孵育10min,再加50μL非免疫性動物血清(試劑B),溫室孵育15min。之后每張切片加50μL生物素標記的二抗(試劑C),溫室孵育1h,加50μL試劑D,溫室孵育10min,使用DAB進行顯色,用蘇木素進行復染,最后使用中性樹膠封片,顯微鏡下觀察。
采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相關性檢驗采用Spearman分析,P<0.05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圖1和表1所示,46(76.67%)例原發(fā)灶中miRNA-124表達陽性,18(30.00%)例轉移灶中miRNA-124表達陽性,miRNA-124在原發(fā)灶中的表達率明顯較轉移灶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中EGFR的的陽性表達率均為100.00%,原發(fā)灶中強陽性(+++)表達率較轉移灶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和表1。
miRNA-124和EGFR在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中的表達量呈負相關(P= 0.021),見表2。
注:A為miRNA-124在EOC原發(fā)灶中的表達(×200);B為miRNA-124在EOC轉移灶中的表達(×200);C為EGFR在EOC原發(fā)灶中的表達(×200);D為EGFR在EOC轉移灶中的表達(×200)
圖1 EOC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中miRNA-124的表達
Fig.1 Expression of miRNA-124 in EOC primary foci and metastatic foci
表2 miRNA-124和EGFR在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中表達的相關性[n(%)]
miRNA在機體內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物學功能[8]。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在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對腫瘤的診斷和預后的判斷也有意義[9]。作為新型的分子標志物,miRNA可用于腫瘤的早期診斷,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0-11]。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124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miRNA之一[12],miRNA-124在多種腫瘤組織或外周血中的表達水平下降,對細胞的增值、分化、遷移和侵襲起著重要作用[4-5,13]。舒錦等[14]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織中的miRNA-124表達水平下降。體外實驗中,miRNA-124 在卵巢癌 SKOV3 細胞中過表達可明顯抑制該細胞的增殖、 遷移和侵襲,并且促進細胞凋亡。
目前,檢測miRNA的方法主要有miRNA芯片法、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和Northern blot技術等,均有較高的特異度和敏感度,但是它們不能顯示miRNA在組織中的定位。CISH是一種新的組織化學方法,可以評估基因的擴增水平,并且靈敏度較高。本研究采用CISH技術,通過miRNA-124互補的核苷酸探針,顯示出miRNA-124在卵巢癌組織中的位置,對其進行定位觀察,結果發(fā)現(xiàn),46(76.67%)例原發(fā)灶中miRNA-124表達陽性,18(30.00%)例轉移灶中miRNA-124表達陽性,miRNA-124在原發(fā)灶中的表達率明顯較轉移灶高(P<0.05)。結果提示miRNA-124的表達與EOC的轉移能力呈負相關(P<0.05),miRNA-124可能對EOC的轉移起到抑制作用。
既往研究已證實,EGFR與腫瘤的轉移有關,約70%的EOC有EGFR的表達[15]。有學者發(fā)現(xiàn),抑制EGFR可以抑制卵巢癌的轉移[16]。miRNA被認為可以促進或抑制腫瘤的轉移,其機制可能與EGFR、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和E-cadherin等表達有關。有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124可以調控EGFR,從而對腫瘤的增值、侵襲起到抑制作用[7]。有報道指出,miRNA-124可以通過與EGFR mRNA的3個非保守的區(qū)域結合,使得AKT和ERK1/2這兩個EGFR信號通路的關鍵分子下調,在多種人類腫瘤細胞中引起周期阻滯和細胞死亡[17]。體外研究中,過表達miRNA-124可以激活EGFR-P13K-ATK信號通路,促進癌癥的侵襲和轉移[18]。本組研究發(fā)現(xiàn),原發(fā)灶及轉移灶中EGFR的表達率均為100.00%,原發(fā)灶中強陽性(+++)表達率較轉移灶低。并且,miRNA-124和EGFR在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中的表達量呈負相關。
綜上,miRNA-124在EOC原發(fā)灶和轉移灶中的表達有所差異。miRNA-124可能通過靶向EGFR調節(jié)EOC的轉移,其可能成為治療EOC潛在靶點,但是具體作用機制還需要進一步體內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