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靜
(江蘇省興化市垛田中心小學,江蘇興化 225700)
小學生正值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對一切有趣的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特征,切實把握適用的教學規(guī)律,提供給小學生一個輕松、有趣的英語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取決于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更取決于良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英語的長久性學習、自主性學習,讓英語真正成為學生可用的一門語言,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筆者通過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和大量觀課,總結出以下三個方面內容,以期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每一堂課與每一堂課之所以有很大的不同,除了科目不同,更主要的是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又有很多的原因,教師的性格不同、人格魅力不同、教學模式不同等都會造成教師的教學風格迥異。教師的教學風格對課堂氣氛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充分挖掘自身特點,運用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去引領英語課堂。
首先,教師在每次上課前都應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用自身的神采奕奕去感染學生,使學生不再感到英語課堂是死氣沉沉的,而是一場精神風暴、知識洗禮。
其次,教師可以有自己獨特的英語課開場白,如用Checking attendance(點名)作為開場白,教師通過隨機點幾名學生或者有選擇地點幾名看起來精神狀態(tài)不佳的學生來進行簡短的對話。教師可以說:“Let's check the roll.Now remember to answer.”教師點到了某一個學生,那么這個學生就需要回答“I'm here.”然后教師再同學生進行簡單的生活對話,如運用英語聊衣服、天氣、早飯、午飯等。這樣的開場白學生剛開始可能會不太適應,會存在部分學生怕被教師點到的情況,但隨著教師固有風格的形成,學生就會逐漸接受這樣的英語教學開場白。并且這樣的開場白費時少、效率高,語言情境交際性強,語言呈現(xiàn)形式靈活多樣,表達信息量大,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有些學生被教師點到后,整節(jié)課的注意力都會高度集中,從而有效地感染其他學生,營造一種蓬勃的課堂氛圍。
再次,教師還可以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流程。例如,教師可以在每次上新課前,引導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如讀單詞、回憶重點句型、對照漢語朗讀難點短語等。這樣固有的教學流程可以讓學生快速地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能由漢語交流狀態(tài)轉換到英語語境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最后,教師還可以在平時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溝通的內容可以不局限于英語方面,可以涉及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以此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教師在平時的英語教學活動中,務必要注重自身教學風格的形成,以此成功塑造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1]。
一堂優(yōu)秀的英語課必然是松緊秉持、嚴肅與活潑并重、愉快與緊張交錯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為學生制造驚喜、創(chuàng)造不同,尤其是英語教學,教師應做到說、讀、寫、聽一同進行。倘如一節(jié)英語課只有教師講,那樣學生難免會覺得英語課堂枯燥、無味。例如,教師在進行有關顏色的教學時就可以詢問學生喜歡什么顏色以及為什么,讓學生回答“What colour do you like? Why?”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有關顏色的小游戲,教師根據(jù)學生喜歡的顏色進行角色安排,由教師發(fā)布指令。當教師念到相應顏色的單詞時,相應的學生要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的教學方法還同樣適用于教師在教學生有關月份、序數(shù)、國家、蔬菜、水果等單詞的教學。以游戲的形式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快速進行記憶,鍛煉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更有利于充分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游戲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還有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而讓教師能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缺漏之處進行補救和糾正。
除了進行課堂小游戲,在一些難點、重點知識上,教師必須及時調整課堂氣氛,做到課堂教學活動的進展始終在教師的掌握之中。針對學生較難理解、較難掌握的英語語法知識和句型,教師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快速進入緊張、嚴肅的討論中。在有效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對英語學習小組進行認真、全面的劃分。英語學習小組應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合理、具體的劃分,教師切不可因偷懶而隨便采取班級活動中已劃分好的小組。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有關乘坐交通工具的句型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交通出行方式,進而運用句型進行練習,并鼓勵學生互相交換句型體驗心得,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情境問答。由A學生問B學生:“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B學生進而回答:“I usually ...by/on...”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由問的學生進行回答,回答的學生進行發(fā)問。在均衡分組的基礎條件下,學生間就可以進行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指導,以此促進學生間的共同進步,幫助學生構建團結和合作的意識。這樣教學效率比教師就單個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提高了不少,并且更有益于班級形成英語學習的熱潮。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會對學生進行單詞聽寫、背誦抽查、讀音檢查等督促活動。這樣督促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英語學習壓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轉學習壓力為學習動力,有利于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
但這一前提是教師必須以適度、合理作為基本準則。過于輕松、簡單的教學檢查活動會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形成倦怠心理。同樣過難、過復雜的抽查活動也極其不利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教師要防止因過度的檢查活動讓學生出現(xiàn)緊張的狀況,要善于控制學生的學習情緒,做到課堂氣氛張弛有度。同時,教師在檢查過后,要善于給予學生表揚,并能準確找出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缺陷與不足,及時給予學生幫助與學習成果的肯定。
英語教學中課堂氣氛與教學效果密切相關,教師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調節(jié)好每節(jié)英語課的課堂氣氛,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融入課堂活動中,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英語基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