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海
摘要:多年在農村中學從事管理工作,對農村學校的現狀比較了解。目前困擾農村初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是學生的流失問題,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學校將面臨的是生死存亡,這也是困擾農村學校管理者的一個重大問題。對于學生的控輟保學問題,我從兩個方面來探討:一是造成農村學生流失的原因;二是農村學校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止學生的流失。
關鍵詞:初中;控輟保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246-01
歷年來,中小學生輟學已經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政府在出力,學校在設法,可每年總有一大批學生流失,尤其是中學生。為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得到認真貫徹和落實,讓每個適齡兒童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當前中小學生尤其是初中生輟學問題不僅影響著學校工作的正常運作,而且影響了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繁榮。如何控輟保學,鞏固“兩基”工作成果已經成了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1.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學生輟學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學習基礎差,上課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做,老師歧視,同學瞧不起,在學校找不到樂趣,且覺得自己讀書無出路,于是選擇輟學。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我們老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首先,要正確認識教學質量觀。僅僅以期末考試成績來衡量教師成績、學生成績的觀點是片面的觀點。在小學乃至初中,考察教師、學生的成績標準,不能只是看學生考得多少分,而是要綜合看學生是否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包括是否有遠大的理想,是否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團結同學,是否講衛(wèi)生,是否勤奮學習、樂于進去、甘于奉獻等。學生養(yǎng)成了好習慣,在行為習慣上有進步了,班風正了,學風濃了,就是學生的成績,老師的成績。其次,改進教學方法。學生上課不愿聽,或聽不懂,不是其笨,而是教師方法不妥。那怎么改呢?一是變“填鴨式”、“滿堂灌”教學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變教師“演員”、學生“聽眾”的角色為教師“導演”、學生“演員”的角色。二是變教師“站在講臺上講話”為“走下講臺講話”。三是變“抱著課本”為“走出課本”。四是變把“魚”給學生為把“漁”給學生。五是變“重視結果”為“重視過程”。六是變只看“重大發(fā)展”為重視“點滴變化”。七是變“牢房”為“樂園”。這樣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在校園內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心靈的樂園,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尊、自信的支點,從心靈上滋生了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的情感,這樣也就不會因厭學而輟學了。
2.真誠關心學生,用愛留住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讓學生進步,愛讓學生“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在初中,有四種學生最易輟學:一是成績基礎差的學生。成績基礎差,學習起來困難大,對考高中沒有希望,加上同學歧視,所以自卑、沒自信,于是對讀書漸漸失去興趣;二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吃、穿、用趕不上同學,深感自卑,再加上不想因自己讀書給父母增加負擔,所以選擇輟學打工掙錢;三是沒有遠大理想的學生。沒理想,就得過且過,做天和尚撞天鐘。在學校以玩為主,在一所學校玩夠了、玩厭了,就不想再玩下去了,又想到另外一個新的地方玩了。四是怕吃苦的學生。怕吃苦,就要逃避堆山似海的作業(yè)、逃避烈日下的鍛煉、逃避寒風的侵襲。無論是哪種學生,都需要教師付出特別的關愛,真心呵護受傷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就是他們親密的朋友,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家。具體做法就是要隨時留心觀察學生的表現狀況,窺探出每一個學生心中的秘密,然后進行針對性的幫助。如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就給予經濟上的幫助,可以幫助其申請困難補助,減免生活費,可以發(fā)動學生為其捐資;成績基礎差的學生多進行個別輔導,降低在學習上的要求;沒理想、怕吃苦的學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向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其不斷懂得人生的意義。這樣用愛的力量就可以把學生留住,使其安心讀書,用心讀書。
3.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控輟保學,不只是學校的事,需要家庭、社會、學校、政府共同努力,建立四位一體的控輟保學機制。由政府牽頭,建立由各單位、各部門組成的“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具體職責,層層簽訂責任書。在每學期開學前后,組織各方力量,安排專人深入村、組、戶,具體負責“控輟保學”工作,大力宣傳和貫徹《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guī),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把“送子女入學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的法律要求變成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自覺行動。同時建立起鄉(xiāng)、村民委(社區(qū))、村小組三級聯動防護網絡,嚴防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從各渠道外出打工,公安、計生辦不與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辦理外出打工證明、流動人口證明,甚至不辦理身份證。這樣層層把關,處處設卡,學生就不會流失。
總之,控輟保學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其措施是多方面的、具體的,它需要全社會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實效,才能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偉大理想。
參考文獻:
[1] 劉天澤.談農村初中“控輟保學”的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