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琳
(深圳市鹽港中學,廣東 深圳 518083)
分組的方式是經(jīng)過前人實踐經(jīng)驗慢慢摸索出來的,最開始的分組是隨機分組,這樣看似公平,不以成績而論,但是這樣的弊端是十分明顯的,成績相差懸殊的高中生在同一個小組里進行學習和討論,成績較差的學生很難跟隨進度,也會局限優(yōu)等生的學習步伐,導致雙方的學習都受到影響。所以在后來的分組中會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jù)成績和能力的不同把學生有層次地分成小組,成績較好的學生在一個小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會更容易,不同思想的交流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知識面,而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在一個小組進行學習和交流也會在同一層次上進行思想交流,以他們可以接受的形式進行討論,可以增強自信,促進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分組分享教學法中,如何分組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把小組分好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教室聽課,只是一種單線的傳遞信息的形式,學生并沒有自主性,也正是由于這種不夠科學的教學方式一直在運用,所以我們才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zhì)教育,素質(zhì)教育打破了這種單線的學習方式,它注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以學生為中心,講課的方式不再單單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一起進步。素質(zhì)教育很好的體現(xiàn)了分享的概念,應試教育下學生很少有發(fā)言的機會,素質(zhì)教育下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見所聞講述給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等,如果其他學生也認為分享者的思路適合自己,就可以學習這種方式去提升自己。分享的內(nèi)容不光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探究之后得到的方法和心得體會。
這種教學分組法是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水平把學生進行分組,A類學生是成績優(yōu)異、需要加大難度的群體,這類學生自身水平相對較高,教師需要加強他們的學習難度,學生也可以接受,進而提高這類學生的體育水平。B類學生成績中等,需要把所學的知識和動作反復練習,保證經(jīng)過練習后可以達到教學所要求的水平,這類學生在一個小組進步會非常快,因為他們都是需要加強練習的學生,基本的動作和基礎(chǔ)知識是已有的。有的學生在手臂動作方面熟練,有的學生在腿部動作上熟練,他們相互指導,相互學習就可以自行達到應有的水平。C類學生基礎(chǔ)較差,自己無法完成整套練習,這時候就需要把進度放慢,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教他們練習。由于處于同等水平,他們學習起來壓力感會減少,經(jīng)過分解動作的學習,最終也可以完成整套動作練習,可能會比前兩類學生用時長,但是可以讓他們從基礎(chǔ)開始就學得扎實,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完成整套動作。
一對一分組法顧名思義就是兩個人一組,這兩個學生中一個是對整套動作和知識點非常熟練的學生,一個是動作較差、知識點不熟練的學生,這樣一種搭配有利于節(jié)約教師資源。體育教師教學資源本來就相對短缺,這樣一來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升能力,同時在教授的過程中達到反復練習的目的,使優(yōu)等生的動作更加熟練、不容易忘記,也幫助了成績較差的學生練習。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可能會出現(xiàn)許多情況,分組需要隨機應變靈活應對,如有時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有時候需要男生女生進行搭配練習等。除了上面幾種分組分享方法外,還需要結(jié)合學生實際,結(jié)合課堂實際靈活分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更高效地完成體育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講、教師給學生示范動作,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學生與教師之間會有些許交流,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基本無法交流,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局限于自己的學習方式,也許自身學習的方式方法是錯誤的,但是沒有與他人的交流與探究,自己很難發(fā)現(xiàn)錯誤之處。而分組分享教學法就改變了這一局限。不論哪一種分組方式,都可以讓小組成員給自己進行指導和糾正。除了糾正動作,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就是思想的互換,彼此通過他人的語言就可以學習到他人的思維方式、他人優(yōu)于自己的方面,從而不斷更正自己的外在體育技巧和內(nèi)在思維方式。不僅在體育課程中,這種分組方式帶來的思維拓寬還可以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更可以運用在平時的生活工作當中,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深入地滲透和深遠的影響。
與之前整體班級授課相比,分組分享教學可以更加直觀的知道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從而有目的有條理地進行指導,因材施教。通過對學生分組可以讓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可以放慢進度,打好基礎(chǔ),這一類群的學生成績相當,所以不必擔心整體的進度。以往的體育教學忽視了跟不上進度的一類學生,教師專注于自己的教學和優(yōu)等生的成績,往往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guān)注跟不上進度的學生,分組分享教學彌補了這一點。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程度,視小組水平進行相應的教學,不會忽視成績較差的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的主動學習放在首位。這樣才能積極響應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使得學生更加科學地進行體育學習。
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一對一分組法中,將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成績較好的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可以代替教師對較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其提升成績。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專門一對一輔導、指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情況很少,因為教師面對的是整個班級,并不是某個個人,如果單為某個個人指導會占據(jù)其他同學的學習時間,教師只有一位,只能選擇根據(jù)課堂時間合理安排進度。一對一分組則解決了這一問題,每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一名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會占用教師資源,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仔細詢問、專心學習、隨時得到指導,所以這樣一來他們的成績會很快得到提升。
體育教學不同于文化課程教學,對于體育成績的界定不同于文化課中的以分數(shù)來界定,體育成績會綜合測評學生的各項訓練結(jié)果,如學生的耐力、爆發(fā)力、定力等,是一種無法用數(shù)字來表達的結(jié)果。而且體育成績的結(jié)果很容易受到天氣、身體狀況、操場環(huán)境等的影響,所以有時候?qū)W生的真實水平無法展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就給教師的分組造成了干擾,在體育分組分享教學中這是一個不足之處,沒有文化課程容易區(qū)分,教師必須認真觀察、慎重分組,否則可能把小組的凝聚力打散,造成適得其反的結(jié)果。
素質(zhì)教育要求我們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不能只注重文化課的學習,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最重要的學習基石和保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學習亦是如此,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健康的體魄,才能好好學習。所以對體育教學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教學法是最科學、最能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方法之一。分組分享教學法的應用廣泛,適用于大部分學科的學習,但是教師應該注意各個學科之間的不同,具體科目具體運用。
分組分享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更多的是為孩子們未來的發(fā)展,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緊張、學業(yè)壓力大的階段,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zhì),還能為繁重的高中生活解壓,高考結(jié)束后學生將進入更高層次的學府進行學習,身體素質(zhì)是進行更高層次學習的基礎(chǔ)。學生畢業(yè)走向工作后也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才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高中體育教學的影響是深遠的,是伴隨終身的,研究高中分組分享教學法十分必要。
現(xiàn)在的高中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生活和學習當中可能缺乏與他人分享交流的機會,分組分享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學習,小組成員也會為了自己小組的成績而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談論、練習,這樣不僅使得成績提升,還能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讓學生想學習、想練習,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升起來,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當學習的主體。
探究高中體育教學中分組分享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掌握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定義,知道分組分享教學法中分組的種類,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組,還要了解分組分享教學法的優(yōu)缺點,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趨長避短,盡可能把小組分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積極健康、自主探究、團結(jié)協(xié)作,把小組和個人的水平都提升上去。體育教師要積極配合新課程改革下的素質(zhì)教育,不能只為了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創(chuàng)新,一切為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學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1]戚幼麗. 分組分享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改革與開放,2010(10).
[2]王振國. 分組分享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32).
[3]鐘家春. 分組分享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體育科技,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