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華 李必新 李鑫
行動導向的教學思想起源于德國,引導課文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20世紀初,在我國探索和建立具有職業(yè)教育特色的課程和教學體系改革中,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肯定。2009年7月,人社部下發(fā)了《關于印發(fā)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了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制度框架,并相繼在全國30所技工院校啟動了汽車維修、數控加工等5個專業(yè)的64個班級共有2336名學生中開展了教學試驗。作為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中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引導課文教學法在一體化教學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然而,一體化教學在取得明顯成績的同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諸如一體化教學設備不足,一體化教材編寫不夠成熟,一體化教學師資隊伍欠缺等問題。本文就在其他條件改善或滿足的情況下,如何運用引導課文教學法進一步提高一體化教學質量進行研究。研究證明,引導課文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一體化教學效果,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引導課文教學法概念
引導課文教學法是誕生于德國的一種系統(tǒng)化的項目教學方法。它是借助一種專門的教學文件即“引導課文”,通過工作計劃和自行控制工作過程等手段,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工作,并最終完成項目學習任務?!耙龑дn文”是為學生編寫的,針對一個復雜工作過程的信息框架,常常以引導問題形式出現(xiàn)。它是引導和控制學生學習和工作過程的結構化工具。在職業(yè)教育實踐中,引導課文一般由任務描述、引導問題、學習目的的描述、學習質量監(jiān)控單、工作計劃、專業(yè)信息和輔導性說明等幾部分構成。學生通過引導課文自行計劃、獨立決策、獨立實施和控制復雜的學習和工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發(fā)展自我的獨立性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等綜合職業(yè)能力。
2.引導課文教學法實施步驟
引導課文教學法一般包括六個階段,即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價反饋。其中,明確任務是指明確需要學習的工作任務以及要達到的目標,重點是明確問題的情境,學生獨立或者以小組的形式獲取和處理相關信息,引導問題為獲取相關信息提供支持。制訂計劃是根據已經明確了的工作任務制定出完成任務實施的內容、程序以及相關條件的多種可能性,主要是確定工作方法和相關工具,引導問題可以啟發(fā)學生制訂多種實施方案。做出決策是從上個階段得出的多種實施方案中確定最佳實施方案,這里需要科學的決策能力和決策技術,往往以小組的形式集體做出。實施計劃就是根據上個階段做出的決策開展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與決策結果有偏差,需要認真觀察并記錄下來,做出調整并在評價反饋階段分析原因。檢查控制是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質量監(jiān)控,以保證任務的順利實施和完成??梢酝ㄟ^引導問題來檢查控制任務程度,學生在這過程中注意反思。評價反饋即對工作過程和工作成果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的評價,找出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并做出修正,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學生(小組)互評和自評相結合,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工作能力是引導課文教學法的出發(fā)點,引導課文教學法通過完整的行動模式(即包含全面要素的六個行動階段),自我獨立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并解決問題的綜合職業(yè)能力。
根據引導課文教學法實施的六個階段,結合中職實際教學特點,可以將一體化教學設計為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作品展示,評價反饋。將制訂計劃和做出決策兩個階段合并主要是考慮到教學實施環(huán)境的一體化,將實施計劃和檢查控制階段合并更多是考慮到具體行動過程的一致性,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問題的設置。下面以中職數控加工專業(yè)《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項目教程》中“任務四:定位軸的加工”為例,淺談引導課文教學法在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本任務以小組(2~3人一組)的形式開展教學。
1.明確任務,獲取信息
引導問題:根據零件圖明確需要的內容有哪些?表面質量要求是多少?
需要加工的主要內容有:圓柱面尺寸φ10mm、φ16mm、φ20mm、φ32mm有較高的公差要求;表面質量要求為:φ10×15、φ16×25、φ20×20、φ32×30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為Ra1.6,其余表面均為Ra3.2。明確加工任務要求,小組共同或者分工協(xié)作收集相關信息,通過教師、網絡、加工手冊等多種方式獲取相關專業(yè)知識,如復合固定循環(huán)指令的功能及特點,G71、G70指令的功能、格式及參數,加工檢查工具外徑千分尺的使用等相關專業(yè)知識,為制定加工工藝做準備。
該階段教師主要是起輔助引導的作用,通過引導問題幫助學生明確任務要求;學生在明確需要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收集與完成任務相關的信息,并在這一過程完成任務所承載的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制訂計劃,做出決策
引導問題:根據實際實訓條件,編寫定位軸最佳加工工藝方案,主要包括工序確定、刀具選擇、主軸轉速、進給速度、被吃刀量等內容,并填寫數控加工工序卡。
分析零件圖樣以及實訓條件。設備:廣數、法拉克等系統(tǒng)的數控車床;量具:游標卡尺、千分尺;刀具:90°外圓車刀、切槽刀(寬4mm);工具:刀架扳手、卡盤扳手等;毛坯:Φ35mm×75mm;材料:45#。
最佳工藝方案確定為:粗車零件左端φ20mm、φ32mm圓柱面,留0.5mm精車余量,刀具選擇90°外圓車刀;倒角、精車零件左端φ20mm、φ32mm圓柱面至圖樣尺寸,刀具選擇90°外圓車刀;調頭,夾φ20mm圓柱面,車端面,定總長,刀具選擇90°外圓車刀;粗車零件右端其余圓柱、圓弧表面,留0.5mm精車余量,刀具選擇90°外圓車刀;精車零件右端其余圓柱、圓弧表面至圖樣尺寸,刀具選擇90°外圓車刀;切槽,刀具選擇寬4mm切槽刀。根據最終確定的工藝方案,編寫加工程序,本任務使用G71和G70指令手工編寫。
該階段教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問題幫助學生制定任務的加工計劃,并提供相關咨詢,起到咨詢顧問的作用。學生在制訂計劃并做出決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的能力,以及在這過程中與人溝通、交流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等。
3.實施計劃,檢查控制
引導問題:數控加工的順序是什么,具體步驟和內容是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根據一體化教學的思路,該任務采用先仿真加工后實操加工的順序。具體的加工步驟:裝毛坯,裝刀具,對T01外圓車刀;根據加工工藝安排依次粗、精加工零件左端;調頭,手動車端面,定總長,對T01、T02刀具;依次粗、精加工零件右端,保證零件精度;換車槽刀車槽;拆工件、機床保養(yǎng)。仿真加工主要用于檢驗程序的正確性和工藝方案的可行性,遇到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出現(xiàn)加工事故和危險。在實操加工過程中,要注意規(guī)范操作數控設備,及時觀察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做好記錄和及時修正。在實操加工過程中特別注意安全,加工完成后注意衛(wèi)生的打掃和機床的保養(yǎng)。
該階段教師主要通過引導問題讓學生明確數控加工的工藝流程和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在實際加工過程中起到“師傅”的作用;學生在完成任務加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控加工能力、數控設備操作的規(guī)范意識和安全意識以及在任務實施過程處理突發(fā)情況的能力。
4.作品展示,評價反饋
引導問題:你們加工的工件是合格產品嗎,你們對自己完成的過程評價是怎樣的,任務完成的過程以及參考其他小組的作品,自身需要改善和提高的是什么?
根據該任務加工圖樣上的尺寸和質量要求,對完成的工件進行檢測并填寫任務評價表。各小組將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和相互評價,采用量的評價和質的評價相結合,多元主體互評的方式進行全面的評價?!傲俊钡脑u價主要依據工件加工的評價表,“質”的評價主要的對加工過程中不易量化的部分進行評價,如態(tài)度、協(xié)作、溝通、交流等。多元主體主要是通過作品展示,相互討論進行教師評價、小組自評和小組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評價,幫助學生反思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導課文教學法的實施步驟包括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做出決策、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價反饋六個階段。這一完整的行動模式是培養(yǎng)中職學生完整職業(yè)行動能力的重要途徑和保障?;谝龑дn文教學法的中職一體化教學設計及其案例分析表明,引導課文教學法符合中職一體化教學要求,特別是引導(課文)問題的設計,能有效提高學生獨立和協(xié)作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中職一體化教學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對提升中職一體化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必新,肖文君,劉萬松.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以中職數控銑床編程與加工課程為例[J].職業(yè),2018(15).
[2]趙志群,海爾伯特·羅什(德).職業(yè)教育行動導向的教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3]段建輝,朱晶.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項目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8.
(作者單位:唐江華,貴州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李必新,貴州師范大學;李鑫,黔南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