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
摘 要:初中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身體特征會產生較大變化,心理上也極易出現(xiàn)叛逆傾向,對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給予足夠重視,尤其是體育課程,但就目前來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學生編造一系列緣由來逃避體育課程的情況,其身心難以得到科學培養(yǎng),因此,必須要重視起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積極調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主動參與性;提升策略
就目前來看,很多初中學校開展的體育課程,都普遍存在學生參與性不高的情況。之所以會產生這種情況,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很大聯(lián)系,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處于被動、機械學習狀態(tài),很難獲得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機會,再加上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水平一直難以得到顯著提升,學生主體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發(fā)揮。
一、豐富初中體育教學內容
就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來講,大多都存在教學內容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情況,進而導致無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項體育教學活動當中,無法集中課堂注意力。對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適當豐富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更多貼近實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以此來引導更多學生全身心參與各項體育活動[1]。
比如:針對跑步練習活動來講,雖然是每個初中生都必須要完成的學業(yè)任務,但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較為單調、乏味,難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對此,為了增強其該練習活動的趣味性,全面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性,可以適當增添一些游戲元素。如,將學生合理劃分成幾個小組,引導各小組之間開展追逐跑等游戲,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也能夠更高效、輕松地完成跑步練習方面的內容,真正幫助學生從被動、機械學習向積極主動獲取、參與的方向轉變。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性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能夠大幅度提升授課效果與效率,為此,廣大初中體育教師在實際授課中,應結合不同階段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來對授課內容做出恰當調整與不斷豐富。
二、尊重和突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很多教師都習慣突顯自己的主導地位,始終將自己視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很多問題也都習慣從自身層面來考慮和解決,而未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具體情況作出充分考慮,這也是體育教育水平一直都未得到顯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積極突破傳統(tǒng)授課理念、模式的種種局限,真正尊重、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探究的機會,讓其充分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尊重,以此來全面調動、增強其積極主動參與興趣。同時,在充分尊重、不斷提升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對學生具體情況作出充分考慮,基于此來設計更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全面調動、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初中生參與各項體育教學活動的主動性[2]。
比如:針對籃球基本功訓練來講,為了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訓練中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劃分成不用層次,并基于此,為各層次學生制定出更科學、適合的訓練方案。如,針對擁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可以為其安排難度相對較大的變相運動,或者是正確投籃姿勢的訓練任務;而對于籃球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引導其先從簡單的傳球、運球等基本項目開始;針對體能相對較差的女生,可以讓其開展簡單的籃球運動等。這樣不僅能夠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其中,且能夠真正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改變,也能夠促進其體育教學活動參與積極性的全面提升。
三、恰當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教師很少會對學生不同階段的具體發(fā)展需求、身心發(fā)展特點做出綜合分析與全面了解,因而極易出現(xiàn)盲目教學的情況。對此,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行下,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成果,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教師應按照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特點、具體發(fā)展需求為學生制定更科學、適合的教育培養(yǎng)模式,通過靈活轉變教學方式、模式來全面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3]。
比如:在進行新體育知識內容的傳授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恰當創(chuàng)設來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來對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進行快問快答比賽,或者是研究討論、體育知識演講等體育活動,以此來讓學生更深入、全面分析相關問題,進而對相關知識有更透徹的理解與精準把握。又如,在開展健身操的相關練習活動時,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來進行,利用初中生好勝心較強的心理特點,開展健身操比賽,以此來吸引更多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進而獲得更理想的授課效果。
四、優(yōu)化初中體育教育評價方式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行下,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體育教育水平,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理念與模式的種種束縛,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需求,采用針對性較強的評價指導方式,將側重點放在學習、訓練過程,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績。
綜上所述,廣大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培養(yǎng)中應正確認識到,加強學生主動參與性的全面調動,不論是對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還是對體育教學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為了充分突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積極探索、嘗試各種策略方法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各項體育學習、訓練活動的積極性,以此來促進授課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先東.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12):66-67.
[2]李洪濤.探討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科技展望,2016,26(27):174-176.
[3]李巖.論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意識[J].亞太教育,2015(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