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鵬
摘 要:“小班化”教學興起在歐美一些國家,近年來,也在我國逐步開展,成為當前中小學教學發(fā)展的新趨勢。信息技術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農村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如何利用小班化的教學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呢?簡單分析了中學生潛能被淹沒的具體原因,并就此提出小班化信息技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潛能的具體策略,拋磚引玉。
關鍵詞:農村初中;信息技術;小班化;學生潛能;挖掘;策略
傳統(tǒng)“大班化”的教學中,教師一個人面對四五十號學生,很難面面俱到地兼顧每一位學生,所以難免會導致部分學生“濫竽充數(shù)”,不僅學生的學習質量低下,甚至可能影響其他人,而且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高耗低效?!靶“嗷毕鄬碚f班級人數(shù)比較少,充分考慮到教師的關注面、精力、教學質量等多重因素,設置班容量一般在20人左右,這一措施有效解決了“大班化”學額上的問題。而在初中小班化的教學中,中等學生居多,這類學生表現(xiàn)為信息技術基礎較好,但是學習表現(xiàn)不出彩,比較“低調”,不宜引起教師的注意,在教學中容易被忽視,導致很多潛在的能力不能更好地激發(fā)和挖掘,影響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小班化的教學中,教師如若能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等學生的身上,積極發(fā)現(xiàn),有效利用,就會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一、小班化信息技術教學中中等生潛能被淹沒的原因
中等生,在課堂教學中由于行為大眾化,不突出,成績也屬于不高不低,通常會被稱之為“隱形學生”,顧名思義,就是容易被老師忽視。教學中,教師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成績突出、耀眼的優(yōu)等生,和成績較差、頭疼的差等生上,對于表現(xiàn)一般的中等學生來說,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是鮮少的。這也就導致這一份學生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意志”。學習有積極性的,會逐漸進步,反之,積極性差的,就會逐漸退步,影響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小班化教學模式中,人數(shù)驟減,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這些中等學生身上,對于他們潛在能力的激發(fā)和挖掘是不可錯失的良機。
中等生產生的的原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一,學生自身的原因。在長期的觀察和研究中,我發(fā)現(xiàn),長期處在中等生行列的學生與他們自身的思想和性格有著很大的關系。這部分學生普遍表現(xiàn)為性格內向、孤僻、與世無爭,甚至可以說是不思進取。在學習中之確保自己不后退到差生,但也不努力讓自己成為優(yōu)生,對自己的要求不高,始終徘徊在中等生行列;其二,教師方面的原因。中等生的形成與教師是脫不了關系的。學生思想和性格并非與生俱來,往往是受外界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部分學生由于長期得不到教師的關注與肯定,自身惰性會更加強烈,導致學習缺乏積極性和進取心。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信息技術教師,尤其在小班化的環(huán)境下,要從各個方面分析中等生的心理,從切實問題出發(f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激發(fā)和挖掘中等生的內在潛能,提高整體學生的學習
效率。
二、小班化信息技術教學中中等生潛能被激發(fā)和挖掘的策略
小班化的教學中,人數(shù)較少,這樣,教師就可以將自己的關注度合理地分配給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于中等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激發(fā)他們的潛能,促進他們思想的轉變和能力的提升。
1.合理設計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導致中等學生“不思進取”的主要原因中,缺乏學習興趣是主要因素之一。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激發(fā)學生自主、積極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教師要認真分析,深入了解中等生的現(xiàn)實狀況,結合教學目標的需要和學生接受能力的強弱,優(yōu)化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甚至可以進行必要的改編,讓信息技術知識能夠更加貼合學生的需要,進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此外,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更是日新月異。雖然說農村學生家庭沒有像城市里一樣,每家都有電腦,但是學生接觸電腦的機會也不少,教師教學不能只看教科書,而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改進與完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能。
2.營造良好氛圍,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
單純從性格上來說,中等學生相比較都比較“慢熱”,總感覺和群體格格不入,參與性比較差,所以他們大多表現(xiàn)為孤僻、封閉,缺乏良好的參與意識。小班化的信息技術教學人數(shù)少,教師能夠兼顧得到,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中等學生的參與熱情,讓他能夠不自主地參與進來。另外,要給予中等學生更多的耐心,慢慢引導,不能急躁,讓他們能夠逐漸克服自己的心理阻礙,走進團體合作中來。此外,我還會致力于學生性格的轉變,經常找他們聊天、談心,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同時也會創(chuàng)造機會,讓生生之間有更好的溝通話題和機會,幫助中等生尋找存在感和必要性,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上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總之,在小班化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數(shù)量較少,教師應該結合班級人數(shù)占比較大的中等學生的實際特點,利用有效的策略對中等學生的潛能進行激發(fā),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華.農村中學信息技術小班化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
[2]馬翠英.初中小班化教學中信息技術探究性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書育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