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改革也在如日中天的進行著。立足于學生的差異,本文總結了優(yōu)化區(qū)域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相關策略,提倡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不同學生的特點,倡導自主選題、多元評價等特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差異;區(qū)域化;化學實驗;策略
實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傳統(tǒng)枯燥知識的學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其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將課本需要學習的重要內容融入進實驗當中,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有符合學生差異性的化學實驗教學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跟上世界的步伐,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魅力所在。
一、 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原本我國使用的教學制度是根據(jù)當時我國的國情而制定的旨在短時間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的教育制度。這種整齊劃一的教學制度及相應的教育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但是,在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對待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我國國民的需要,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在我國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至于教師單方面對于學生的分化改革教育常常演變?yōu)閷Τ煽儾畹膶W生的一種歧視和冷淡,因而背離了我國提倡的公平教育的理念,因此遭到了廣泛群眾的抵制和反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必然的,一直存在的,只有正面面對學生的差異性,實施有差異的教育,才能讓學生在差異中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二、 中學生化學實驗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以及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了解課本上要學習的知識的內容是化學實驗教學的基本作用之一?!凹寄苁窃诰毩暬A上形成的按某種規(guī)則或操作程序順利完成某種任務或身體協(xié)調任務的能力”,技能是讓學生在懂得聯(lián)系的基礎上按照固定的規(guī)則或方式來達到對某種知識的應用并熟練掌握,使其成為自己自身的基本能力之一。在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必須注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的把控,教導學生熟練掌握相應的陳述性知識,讓學生知道實驗的原理,知道怎么去做下一步的工作,怎樣做會提升實驗的效率。當學生掌握了一般的硬性知識后,并不一定能夠自己動手操作,往往對于知識還有一定的模糊。這個時候,需要用一些技能型的動作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一個記憶的回復,反復記憶,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達到學生對知識的一個熟練掌握,對化學實驗產生濃厚興趣并愛上學習的目的。
三、 知識差異性對學生的影響
(一) 個人動手能力
個人動手能力就是要學生進行自主的實踐,學生只掌握系統(tǒng)性的知識輪廓是不行的,要通過學生自主實踐動手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讀懂化學知識的內涵。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就決定了學生對于實驗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比如,將酒精燈使用完畢后用燈帽蓋滅后拿起再次蓋上這一步驟,有些學生能夠陳述清楚這一步驟的操作方法,但是操作過程中卻因為害怕燙到手而打翻酒精燈,引起較大的教學事故;又如使用膠頭滴管選取液體藥品到試管當中,要么操作過程當中手不停地顫抖,要么拿去膠頭滴管選取液體藥品時用力過猛,損壞膠頭滴管,嚴重的可能對學生自己或其他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二) 學科硬性知識方面的差異
學科硬性知識即課本上要求掌握的知識內容,多為化學方程原理方程內容等。學生掌握了學科的硬性知識后,對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掌握,但是并沒有真正的吃透知識的真正用意,就是說雖然會使用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對解決問題這一方法究竟是何原理為什么并不理解。許多學生只知道化學操作的步驟,但是并不理解這么做的原理,對知識的認識處在一個淺層次的認識。
(三) 個人邏輯思維發(fā)展方面的差異
因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不相同。部分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內容表現(xiàn)出出色的學習能力,對于實驗的內容不僅體現(xiàn)在“會做”還體現(xiàn)在“能做”的方面,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例如測量碳酸鈉樣品中NA2CO3的含量時,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分別是“氣體法”和“沉淀法”,教師在設計實驗方案的時候,適當?shù)叵驅W生提出疑問:“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注重鍛煉學生獨立思考,不斷探索的能力,讓邏輯思維活躍的同學更好地認識化學,邏輯思維一般的學生給予講解,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
(四) 關于實驗結束后的總結反思
化學實驗教學結束后,部分學生對于實驗中的實驗結果和實驗現(xiàn)象觀察的不夠仔細,不夠全面。拿鎂和二氧化碳的實驗來說,課堂實驗中學生對于鎂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現(xiàn)象比較好奇,但是鎂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什么?有什么用途?極少學生能夠對實驗的現(xiàn)象加以總結,探究其中的奧妙從而得出答案。
四、 區(qū)域化教學的方法
(一) 對學生因材施教,全方位發(fā)展
針對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對于化學實驗的教授方法也要懂得變通。這個時候,就要對學生因材施教,更主要的是要激起學生對于學習化學實驗的興趣,讓學生自主自覺地在日常學習和課后生活中運用到所學的內容,從而達到對學習內容的熟練,擁有優(yōu)秀的化學實驗技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對實驗進行深層次的研究,針對不懂的問題要沉下心來,耐心鉆研,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二) 倡導不同班級的學生互相走動、加強交流、優(yōu)化合作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不確定的,多元的。從化學實驗教學方面來看,要重視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性,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是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做到的,但是,尊重差異并不等同于簡單的對學生進行“分層”,而是根據(jù)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及時準備合理的教學內容,倡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三) 學生自主選題,滿足學生對個性的追求
差異教學注重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滿足中學生對于自我個性發(fā)展的需求。通過大力開展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資源的實驗,使得實驗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真正獲得有用的幫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讓學生通過實驗,獲得高度的自信感和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 結束語
立足學生差異的區(qū)域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必須是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差異性的新型教學模式,不能用相同的一把尺子去衡量學生的價值,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他的最佳發(fā)展區(qū),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學習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濃厚興趣,更要合理看待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方向。再一點,尊重是差異教學的前提,做到尊重學生尊重差異,必然會使化學實驗的效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國崢.立足學生差異的區(qū)域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化學教育,2016年19.
[2]馬建峰.化學實驗教學論[J].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185.
作者簡介:
丘金祿,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凌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