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并增設了“在學習和日常交往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異同”的文化目標。
關鍵詞:文化教學;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小學英語文化板塊的教學問題事關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效率的高低,事關小學生是否能夠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中形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找準小學英語文化板塊教學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詳盡地分析,這必定能夠為有效實施小學英語文化板塊教學的策略打下良好的基礎。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culture time板塊所包含的中外文化介紹、中外文化對比、國外文化對比等均為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要靈活運用culture time板塊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必須要對這一板塊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因此,面對當前小學英語課中文化教學模塊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有效解決小學英語文化板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加強英語教師的文化意識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熓莻鞑ブR文化的使者,小學英語教師向學生傳遞著關于英語的各種知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主要是將精力花費在單詞、語法等方面,而對于這些語言技能背后的文化意識卻往往采取了忽略的態(tài)度。通過對原因的分析發(fā)現(xiàn),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英語教師的文化意識不強,因此,如今要提高小學英語文化板塊教學的效率就應該加強英語教師的文化意識。
眾所周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均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因此,作為一名老師,如果連最普通的、最為常用的文化教學都不能夠非常有效地融會貫通到小學英語學習之中,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更不能夠讓學生在教育活動中養(yǎng)成自覺的學習習慣,所以,面對英語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改變,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積極加強自身的文化意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為小學英語課中文化教學模塊教學服務。
二、 提升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
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文化素養(yǎng)是當前諸多英語教師的通病。目前要提高小學英語課中文化教學模塊的教學效率,關鍵還在于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對于怎樣提升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本文認為應該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時應該以勇于更新觀念、積極學習教育理論為基礎。例如: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方面博采眾長,既向學生傳授著全面的語言知識,又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進行觀念的更新,其中又包括了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不斷地鉆研和英語以及英語教學的相關理論書籍,并以此為基礎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等。第二,應該積極參與到教學科研之中,并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英語教學是一門教學藝術,但同時也是一門實踐藝術,因此,英語教師要提升文化素養(yǎng)除了要做好教學工作,更應該積極參加各項、各級教研活動,這樣才能夠在總結經(jīng)驗、和同行進行經(jīng)驗交流的過程中將教育理論等內(nèi)化為自身的知識和能力。一般情況下,英語教師的主要工作陣地就是英語課堂,因此,英語教師要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應該在核心素養(yǎng)下立足于課堂、學生、教材等,在教學中去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以希望能夠達到英語教學的新境界
三、 引導學生認識文化學習的重要性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要提升小學英語課中文化教學模塊的效率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文化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么,通過英語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文化學習的重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讓學生明白在英語學習中文化學習的必要性。中西方因為在文化方面的差異造成了詞匯內(nèi)涵意義不對等、常識文化不對等、思維方式與價值觀不對等的情況。小學生剛剛進入人生學習的主要階段,在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方面都還有限,對于這些文化方面的差異,如果不能夠非常全面而正確地理解,這就必定會影響其語言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因為詞匯內(nèi)涵意義的不對等,所以在中國,綠色代表著希望,但是在英語中green一詞所代表的確實缺乏經(jīng)驗和不成熟等。再比如,因為常識文化的不對等現(xiàn)象,在中國,如果我們要表示身體負擔東西,就會有許多諸如:“挑、擔、馱”等詞語,但是在英語中無論是什么樣的身體負擔行為均統(tǒng)一采用“carry”一詞就解決了。面對這些的不同,如果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文化的學習,孩子們在掌握知識的時候是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在英語學習中的文化學習的必要性,才能夠讓他們認識到文化學習的重要。
四、 激發(fā)學生了解學習文化的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因為受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限制,所以還不能夠進行完全的自主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學習多數(shù)是伴隨著興趣而起的,也就是說,小學生如果認為這件事情非常有趣,那么他們便會自覺主動地去進行學習,反之,他們則會想盡千方計地去避免學習。針對這種情況,要提高小學英語課中文化教學模塊的教學效率需要激發(fā)學生了解學習文化的興趣,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學英語課中的文化教學模塊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語義文化、語構文化、語用文化等因素進行高度關注和研究,并讓小學生對其進行較為深入地學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對比不同的語義文化中、理解不同的語構文化中、關照不同的語用文化中提高對英語文化板塊學習的興趣,才能夠最終實現(xiàn)提高小學英語課中文化教學模塊教學效率的目標。
綜上所述,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culture time板塊的功能不容忽視,因為它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到中外文化,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對中外文化的比較之中,加深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好culture time板塊,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從這一板塊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收獲。
作者簡介:
沈妮,遼寧省錦州市,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