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繼國家提出的“素質(zhì)教育”倡導以來,各個高校在相應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總的來說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人格素養(yǎng)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單純地學習專業(yè)知識或者單純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并不能實現(xiàn)“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為此,人們又提出了“課程思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顯得越來越重要,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在此基礎上開設的英美文學課程也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但是,由于該課程在我國很多高校開設的時間較短,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了該課程作用的發(fā)揮。為此,本文闡述了傳統(tǒng)英美文學教學模式的弊端,并且在課程思政視角下對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以及最后的課程考核方面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視角下 英美文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108-01
一、課程思政相關概述
課程思政是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程基礎上提出的新理念,講究的是與其他科目能夠有機融合,從而使得兩者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影響,最終實現(xiàn)“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標。確切的課程思政定義為:指以構(gòu)建全員、全程、全課程教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開展、有序結(jié)合,形成協(xié)同效應,始終圍繞“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核心的一種綜合型教育理念。從其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一切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圍繞思想政治課程,這就彰顯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是,課程思政并不是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各專業(yè)課機械式的融合,而是要有選擇性,采取合理的方式將教學過程進行融合,最終保證在教授其他科目的過程中伴隨有思想政治理論的影子。
二、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現(xiàn)狀
英美文學課程作為高校一門新興課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并且對于學生英美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美文學與單純的大學英語不同,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更多的是向?qū)W生教授一些語法、詞組等基礎知識,但是英美文學課程更注重的是對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其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要求較高。正是由于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較高,而部分學生的基礎與教師所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使用的教學方式以及最終的結(jié)課考核方式“不匹配”,所以最終導致該課程實際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一)教學內(nèi)容安排不合理。對于中國學生而言,由于英文語言并不是母語,所以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當教師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不合理時更為嚴重。英美文學的學習過程必須講究“由簡入繁、由淺到深”,這樣才有利于為學生打好基礎,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順利。但是,有些教師將課程內(nèi)容安排的不夠合理,將一些很難的文學知識作為開課的內(nèi)容,這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非常吃力,不僅會打擊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打擊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不能盲目地選擇教學內(nèi)容,否則只會浪費師生的時間和精力。
(二)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式單一也是影響當前英美文學課程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的一個因素。我們知道,對于英語類課程來說,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十分重要,互動過程不僅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有助于教學。教學方式單一是很多英美文學授課教師的共性,他們始終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忽視了學生實際的需要。這種做法雖然能夠保證他們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在課堂上對這些知識實際吸收了多少卻難以得到保證。在課堂上,教師照讀已經(jīng)做好的課件不僅使得學生難以認真聽講,而且還降低了課堂效果,而且很多能夠做成視頻的教學內(nèi)容也直接以課件的形式給出,進一步地影響了學生聽課的效果。
(三)節(jié)課考核方式不科學。節(jié)課考核是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與大學英語課程相比,英美文學更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應用英語的能力,所以該課程的考核方式也應該以考查學生這些方面能力為主。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合理地安排考試內(nèi)容和考試方式,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以試卷考試為主,主要以閱讀理解和寫作以及翻譯等題型為主。雖然這種考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學生的英語閱讀和理解水平,但是對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則有所欠缺。而且試卷考試就必然會出現(xiàn)作弊現(xiàn)象,尤其是對英美文學考試來說,大部分的試題都是選擇題,學生很容易就能抄襲到旁邊人的答案。所以,這種沒有面試的考試實際上只能考查出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對于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的考查則有所欠缺。針對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求學校與教師做出努力,制定出一套更為科學的考核方式,迫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付出努力,真正意義上的讓學生學習到知識,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三、課程思政視角下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策略
鑒于傳統(tǒng)的英美文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以及最后的節(jié)課考核方式上做出改變,按照學生實際的情況對上述內(nèi)容進行整改,同時要注意將思想政治理念融于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當中,在課程思政視角下完成對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
(一)完善并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是接受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要圍繞學生而進行,不能單純地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而置學生于不顧。只有當教學內(nèi)容安排的合情合理以后,后續(xù)的教學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逐步提高教學難度,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而且還不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保證教師能夠按時完成教學任務,這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有利。
(二)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新媒體技術(shù)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帶動了教育領域的進步,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福音。借助于新媒體技術(shù),教師不僅能夠在這些新媒體技術(shù)平臺上獲得很多的教學資源,同時還能從中借鑒一些前沿的教學方式,這對于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例如,新媒體技術(shù)中的翻轉(zhuǎn)課堂。翻轉(zhuǎn)課堂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體系更具針對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英美文學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聽課效果。互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生不認真聽課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還能讓學生在課下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課堂上得到解決。
(三)改革考核方式??己朔绞讲粌H影響了最終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準確度,而且還對學生平時學習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如果考核方式存在漏洞,那么有些學生就可能會完全依賴在考試過程中作弊的方式來為自己這門課程的學習畫上句號。而他們的這種作弊心態(tài)就會使得他們在日常學習中養(yǎng)成懶散的習慣,不利于英美文學課程的學習過程。
四、結(jié)束語
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對于英美文學課程的發(fā)展也不利。在課程思政視角下對英美文學課程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如果方法得當,那么就能夠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為此,首先應該從教學內(nèi)容上入手,完善并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保證教學過程能夠循序漸進地開展;其次,要善于合理地利用新媒體技術(shù),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聽課興趣;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增加考試難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學生作弊情況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虞穎.教學目標下的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
[2]肖劍.主體間性理論視野下的英美文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6(04)
作者簡介:
彭靜,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