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的實施,對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相對于以往的教學方法,新課改更加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成長。新課改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加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更加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材施教,讓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提高。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語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59-01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有效開展語文教學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詮釋了學習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我們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在某一方面調動人更多的精力。如果你能把興趣很好的應用到學習上,那你就會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會比別人大了很多。這種學習興趣,會使得你比別人多一份求知欲。而這種求知欲,使你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從她身邊劃過的知識點。這也使你多了一份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于學習的狠勁,所以你能夠做出許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培養(yǎng)自己強大的基本功。這也充分體現(xiàn)說明了興趣的力量之大。
二、做好課前教案準備,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
目前在我國高中語文學習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方法有很多,如:準備課前教案、設計教學目標等。準備課前教案時,不僅要考慮到是否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學習語言知識,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而有效的教學目標是指通過老師對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可以取得一定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授時,應首先給出本節(jié)課的目標,讓學生了解這堂課自己的學習任務;其次要注重對學習內容進行總結歸類,把所學的語言點、知識點盡可能詳細的羅列出來,對于重點、難點要著重講解,使學生加深印象。
三、情境教學,讓學生感同身受
當前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很多老師都是跟著課本走,強調課本知識而缺乏拓展課外知識,這樣雖然使學生對文章的結構與字詞有所掌握,卻忽略了文章要表達的情感部分,會產(chǎn)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覺,更是讓學生缺乏對語文學習的探究興趣和思考空間。作為老師應該及時改善教學方法,激活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活力,讓他們感覺到樂趣,從而積極熱情、精神飽滿。
四、鼓勵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團隊意識,集體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于比較有討論意義的課程,我們嘗試著用這種教學模式去開展,分組后交代給組長每一組的任務,組長再細分任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通過集體搜集資料、小組討論,最終完成小組的任務。
五、關注情感,善于評價
新課改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和思想,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要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影響學生,傳遞給學生正能量,讓學生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同時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對個別學生給予一對一輔導,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態(tài),將心思全部放到學習上來。比如教師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要面面俱到,問題適當并且有層次感,無論是學習好還是學習稍差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不至于某一部分學生受到冷落,打消其學習的積極性。另外語文的學習過程也是汲取他人生活經(jīng)驗、人生感悟的過程,因此要引導學生多多閱讀,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學會體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進而讓自己的人生感悟得到升華,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個人修養(yǎng)。語文教師除了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傳遞,還要建立一套科學公平的評價體系,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可以采取學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點評等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目的,促進學生共同進步。關注學生情感,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也是促進語文學習和進步的方法之一,并可以讓學生將語文知識滲透到生活中和個人的思想進步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
六、全面展開閱讀教學
諸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在我國歷史不斷發(fā)展進程中被傳承并遺留下來,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高中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需要對遺留下來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加以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時可以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及閱讀能力,增加對優(yōu)秀作品詞匯的積累,為以后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應擇優(yōu)選擇優(yōu)秀作品,對一些具有獨特感染力的作品進行宣傳,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閱讀能力。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例如:組織學生分組閱讀,對某一篇優(yōu)秀作品進行讀后感寫作并評出優(yōu)秀讀后感作品,舉辦讀書周活動并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到語文閱讀活動中,開設語文閱讀指導課程等,這樣不僅可以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增加學生語文寫作的詞匯量,更為以后的語文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作者簡介:
王錦旭,衡水市第二中學副校長,正高職教師,主要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和高中教學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