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 要:和諧的溝通交流能拉近老師與新生家長之間的感情,能更好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但在溝通中往往存在著很多分歧,這種分歧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阻礙了家園關(guān)系的和諧發(fā)展。面對存在的種種現(xiàn)狀,必須搭建平臺促進交流,采取有效溝通藝術(shù)、幫助家長度過磨合期,促進幼兒教師與新生家長溝通,用正確的方法和途徑與家長溝通,讓每一次的溝通都能促進理解與信任,從而讓家長成為幼兒教育的核心力量,讓家園共育得到更好的配合和支持。
關(guān)鍵詞:新生家長;教師;溝通;途徑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新生家長與班級教師初次接觸,彼此不夠了解,那么一開始的溝通就非常關(guān)鍵,有利于家長和教師的思想達成一致,共同幫助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一、家園溝通的重要性
1.良好的家園溝通,達到家園共育一致性
要想達到家園一致的目標,教師應該和新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做到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統(tǒng)一。同時還需要家長、教師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孩子朝同一個方向發(fā)展。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
2.良好的家園溝通,拓寬幼兒教學多面性
良好的家園溝通能幫助老師拓寬教育教學思維和改進教學方法,同時也拉進了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能夠吸取家長提出的意見和見解,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良好的溝通還有利于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主題教育活動,提供社區(qū)、家庭的優(yōu)質(zhì)資源,豐富、拓展課程內(nèi)容,使得幼兒的活動更加有效。
3.良好的家園溝通,關(guān)注幼兒個別差異性
每一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他們的心理發(fā)展也是千差萬別的。只有通過與家長的溝通,才能了解孩子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教養(yǎng)方式不同,體現(xiàn)出來的個性也就不同。良好的溝通可以讓我們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興趣愛好、性格趨向等。
二、新生家長工作存在的問題
1.缺乏信任,心有千結(jié)
在新生入園期間,很多新生家長對老師會產(chǎn)生很多的困惑。這種困惑的形成主要彼此都是陌生的,而且新生家長他們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老師能做到他們心目中的要求,如果反之,在思想上就會產(chǎn)生誤解,覺得老師不夠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但是老師想做的是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所以在溝通的時候有了誤解,導致新生家長對老師產(chǎn)生了困惑。
2.闡述不當,急于求成
教師面對新的家長,首先考慮的是想盡快做好家長工作,獲得家長的認可。因此,忽略了新生家長對自己不熟悉的因素,語言、行動過于直白。例如發(fā)給邀請家長參與親子運動會時,家長說:老師,我沒時間,不參加了。教師回復:這樣是不行的,每一個人必須參加,這種命令式的語言讓家長感到反感。其實是教師想急于把事情做好,導致了家長工作的停滯不前。
3.疏于了解,走入誤區(qū)
新生家長認為把幼兒送入幼兒園,幼兒的教育責任就是教師的,對于幼兒園組織的各類活動認為是麻煩、多余的,忽略了幼兒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和陪伴。
三、新生家長溝通的方法和技巧的實踐與探究
(一)搭建家長信任平臺,取得互相信任
1.以心換心,互相信任
在溝通時,需要做到心與心的交流。例如囑托墻版面,當晨間家長送孩子來園向你傳達孩子的身體狀況時,需要進行簡單的記錄,貼在囑托墻上面,以此來提醒自己。通過這樣日積月累的小舉動,老師能夠細心地對待孩子,讓新生家長看到你的用心,放心地把孩子交給你。當親子運動會家長無法來參加活動時,應該理解家長的難處,幫助家長解決存在的難題,想辦法能讓孩子參與其中,信任就是需要這樣慢慢建立起來的。
2.理解尊重,一視同仁
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固然是老師應該遵守的職業(yè)道德,就是要站在新生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一視同仁。我們幼兒園有外地家長本地家長,那么我們作為老師必需在語言和行動上都要做到一致,不能因為地域和條件的關(guān)系而對孩子有偏見。要做到心中有一把天平,必需持平衡了,只有這樣去做了才能真正去理解、尊重家長。
(二)采取有效溝通藝術(shù),營造和諧氛圍
1.巧用語言
藝術(shù)性的語言是開啟良好溝通的前提,教師任何一句話都會影響在家長心中的形象。在面對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應該要用婉轉(zhuǎn)的語氣去向家長反饋,每一句話都需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還要用科學的、合理的詞句向家長反應情況,所以溝通也是一門藝術(shù)。
2.行動得體
老師的行動就能體現(xiàn)一個老師的素質(zhì),當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蹲下來與孩子交流的,能做到這種與孩子真正的“面對面”,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愛護與理解,也會讓孩子和老師之間的距離立即縮短,更會體現(xiàn)一種相互尊重的關(guān)系。跟家長交談的時候不能有手舞足蹈的姿態(tài),動作也不能恨粗魯,你的肢體語言代表你作為教師的形象。
3.態(tài)度婉轉(zhuǎn)
態(tài)度,也就是溝通時的一種儀態(tài),注意面對新生家長的時候,要面帶微笑,可以請家長坐下來,寒暄一兩句,再進入主題。絕對不能單刀直入,一開口就向家長告狀孩子的不是,這樣會導致家長就站到了你的對立面,和你對著干。在溝通時,應該心平氣和,努力說服他們理解你的想法。
四、總結(jié)
其實,一個老師管理的不僅僅是一個班級,而是兩個,一個班級是孩子,另一個班級是家長。當然,在幼兒教育發(fā)展迅速的時期,家園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家長工作也成為我們幼兒教育工作的一個核心問題,良好的家園溝通能使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歸根結(jié)底,需要不斷去落實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不到位的地方。通過這種和諧的家園溝通讓我們的幼兒教育工作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讓我們的家長教育資源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2013,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2,9.
[3](美)羅納德·B·阿德勒.溝通的藝術(shù),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