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立足于語文課程基礎之上,通過學生自主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以促進其語言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習方式。本文從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概念及意義談起,分析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實施性策略。
關鍵詞:語文綜合性學習;部編本;實施策略;
1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概念及意義
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三種傾向:第一種是新的學習方式,第二種是學習的形態(tài),第三種是相對獨立的課程組織形態(tài)。本文采用鄭國民教授給出的定義:“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立足于語文課程基礎之上,通過學生自主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以促進其語言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習方式?!狈系谝环N傾向?!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語文學科的性質做出了新的界定:“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边@里突出并強調了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彰顯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2017年9月起開始使用的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綜合性學習的次數變少了,隔一單元有一次,七年級《語文》上下兩冊12個單元共6次綜合性學習,具體活動主題及活動形式如表1所示。雖然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中綜合性學習的次數減少了,但是中心更加突出,主題也更為集中了,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加明確和重視。
真正的語文都是綜合性的,是聽說讀寫的綜合,是各學科間融會貫通的綜合,更是生活與語文的綜合,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正是語文學習最理想的學習方式。
2 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實施度低。語文綜合性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語文教師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繁多,在真實的學校課堂里,大部分初中學校都沒有給語文教師留出組織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一些語文教師認為綜合性學習備課任務重,學習成果見效慢,于是自動忽略了教材中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只是讓學生們匆匆瀏覽,一帶而過。
2.2 教學路徑缺乏。部分綜合性學習活動需要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而學校最關注的是學生的安全問題,為了防患于未然,校長不敢批準外出的活動,而語文教師自己也提心吊膽,索性不去落實這樣的活動。加之語文綜合性活動設計起來耗時耗力,之前各版本的語文教材中大都有這一環(huán)節(jié),但活動設計不夠具體。
2.3 評價方式不當。制約語文綜合性活動實施的最大障礙還在于,這部分內容難以在考試中呈現出來,很多語文教師也承認綜合性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素質,但是擔心把教學時間放在這塊,擠占了知識性教學的時間,會拉低學生成績。并且教材中沒有量化綜合性學習的評價也是留給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
3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3.1 教學策略。首先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自己的教學計劃中,留給綜合性學習一些時間和空間。新型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要成為教材的開發(fā)者,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具體學情來選擇合適的形式和方法來開展綜合性學習。以部編本《語文》七年級上下冊為例,每一學期只有三次綜合性學習,教師應該珍惜并好好利用這樣的機會,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上語文課堂。語文教師可以統(tǒng)整活動主題和活動形式,在七年級時著重引導學生學會組織和參與實踐活動,如《有朋自遠方來》和《文學部落》兩次活動都需要搜集、整理匯編資料,繼而要鼓勵學生積極在班集體里發(fā)言,表達出自己的成果和感受,以此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和非語言表達相結合的能力。部編本語文教材中,七年級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可行性還是很高的,搜集資料、填寫調查問卷、制作手抄報和黑板報以及舉辦主題征文活動,都是在安全范圍內并且具體可行的一些活動。
3.2 評價策略。開展綜合性學習時,語文教師應把活動中的語文要素以細化的評分規(guī)則呈現給學生。
用評價的策略可以鼓勵學生投入到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當然,評價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打一個等級,而是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園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文學部落》主題中有創(chuàng)立班刊這一活動,面向班級的全體學生征稿,將學生們好的作文登在班刊上,鼓勵學生們寫作,將來可以慢慢鼓勵學生們向報刊投稿,這樣更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在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情境中展開的,整合了多種語文要素的言語實踐活動。它統(tǒng)整了讀寫聽說,旨在貫穿并滲透于語文學習的始終。引導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語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基。只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濃了,在活動中與教師和同學搭建了一種友好和信任的關系,那么紀律、班風以及成績的提升都會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上)[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王榮生.語文教學內容重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5]靳彤.語文綜合性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6]李海林.活動量、活動對象和活動成果的語文性[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6(9).
[7]李建軍.論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J].學周刊,2011(03).
[8]謝樹華.對當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認識與思考[J].科技資訊,2007(18).
作者簡介
張鑫(1993—),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人,在讀研究生,單位:聊城大學,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