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鳳 邱明鳴 王迅
摘要:目的 測定半夏中二氧化硫殘留量、浸出物及主要化學成分,探討硫磺熏蒸對半夏性狀、浸出物及指標性成分的影響。方法 采用RP-HPLC測定不同產地22份半夏樣品中琥珀酸、腺苷、鳥苷的含量,采用冷浸法測定半夏的浸出物,采用酸堿滴定法測定半夏二氧化硫殘留量。結果 22份半夏樣品中,硫磺熏蒸的樣品占81.8%;琥珀酸、腺苷、鳥苷3個被測組分分離度良好,達到基線分離,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9.1%、100.1%、99.3%。結論 半夏產地加工硫磺熏蒸現象嚴重,硫磺熏蒸對半夏的性狀、浸出物、琥珀酸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本研究為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半夏質量標準修訂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半夏;二氧化硫殘留量;浸出物;含量測定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9.019
中圖分類號:R2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8)09-007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sulfur dioxide residues, extracts and main component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ulfur fumigation on the characters, extracts and index components of Pinelliae Rhizoma.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succinic acid, adenosine and guanosine in 22 samples of Pinelliae Rhizoma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were detected by RP-HPLC method. The extracts of Pinelliae Rhizoma were measured by cold-maceration. Sulfur dioxide residues in Pinelliae Rhizoma were examined by acid-base titration. Results Among the 22 samples of Pinelliae Rhizoma, the ratio of sulphur smoked products of Pinelliae Rhizoma was 81.8%. Three kinds of components of succinic acid, adenosine and guanosine were well separated, baseline separation was achieved, and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samples were 99.1%, 100.1% and 99.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henomenon of sulfur fumigation is very serious in feild processed products of Pinelliae Rhizoma. To some extent, sulfur fumigation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characters, extracts and the content of succinic acid in Pinelliae Rhizoma.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quality standard revision of Pinelliae Rhizoma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Keywords: Pinelliae Rhizoma; sulfur dioxide residues; extracts; content determination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塊莖[1],主產于我國長江流域、淮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等廣大地區(qū)[2],歷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均收載。半夏始見于《禮記·月令》,入藥首見于最早的醫(yī)方《五十二病方》,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3]。半夏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用治療癰腫痰核[1]。有文獻報道,過度硫磺熏蒸后的半夏主要成分或指標成分都會發(fā)生變化,而且會導致藥材二氧化硫等毒性成分大量殘留,對人體有較大危害[4-5]。近年來,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加大了對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管制力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對中藥材硫磺熏蒸的加工方法進行監(jiān)管,提倡低硫或無硫。江蘇省中醫(yī)院在半夏基地的建設過程中,發(fā)現半夏硫磺熏蒸現象嚴重,琥珀酸含量和浸出物往往達不到《中國藥典》規(guī)定要求。為尋找硫磺熏蒸初加工方法與半夏藥材質量的關系,本研究從不同產地收集22份半夏樣品,對半夏指標性成分琥珀酸、腺苷、鳥苷的含量及二氧化硫殘留量進行測定,結合半夏浸出物,通過比較不同產地半夏樣品的分析數據,初步探討硫磺熏蒸對半夏性狀、浸出物及指標成分的影響,為2020年版《中國藥典》的修訂提供參考依據。
1 儀器與試藥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G4212B二極管陣列檢測器、G1312B四元泵、G1316A柱溫箱、G1322A脫氣機、G1367E自動進樣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m),BP211D型精密電子分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OHAUS AX224ZH/E型電子分析天平(蘇州賽恩斯儀器有限公司),SK6200H超聲清洗器(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HWS-24水浴鍋(上海一恒科學儀器限公司),BPG-9070A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琥珀酸對照品(批號B25034,純度HPLC≥98%)、腺苷對照品(批號B21356,純度HPLC≥98%)、鳥苷對照品(批號B20905,純度HPLC≥98%),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2份不同產地半夏樣品分別由安徽萬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1~7號)、安徽井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8~10號)、安徽協和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11、12號)、四川源地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13、14號)、甘肅春福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15、16號)、貴州同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17~21號)、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有限公司(22號)幫助收集,均由南京農業(yè)大學郭巧生教授鑒定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塊莖。樣品來源信息見表1。
2 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m),流動相為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脫(0~10 min,0.5%~1.0%A;10~15 min,1.0%~1.5%A;15~30 min,1.5%~5.5%A;30~40 min,5.5%~30.0%A;40~50 min,30.0%~0.5%A),流速1.0 mL/min,進樣量20 ?L,柱溫30 ℃,檢測波長210 nm。
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琥珀酸對照品24.40 mg、腺苷對照品2.32 mg、鳥苷對照品1.10 mg,分別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線,搖勻,即得琥珀酸、腺苷、鳥苷對照品貯備液。
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半夏粉末(過4號篩)約2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30 mL石油醚(30~60 ℃),超聲處理(功率280 W,頻率53 kHz)30 min,放冷并揮去石油醚,精密加水25 mL,精密稱定質量,超聲處理(功率280 W,頻率53 kHz)45 min,放冷,再稱定質量,用水補足減失的質量,搖勻,過濾,取續(xù)濾液,經0.45 ?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4 線性關系考察
取“2.2”項下琥珀酸、腺苷、鳥苷對照品貯備液,倍比稀釋,依序將各級濃度的對照品溶液20 ?L注入色譜儀,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以對照品濃度(mg/mL)為橫坐標,色譜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琥珀酸、腺苷、鳥苷回歸方程及線性范圍,結果見表2。
2.5 精密度試驗
取同一對照品溶液,連續(xù)進樣6次并測定,結果琥珀酸峰面積RSD=0.18%,腺苷RSD=0.34%,鳥苷RSD=0.31%,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6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半夏樣品6份,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20 ?L,測定峰面積并計算RSD,結果琥珀酸峰面積RSD=1.11%,腺苷峰面積RSD=1.05%,鳥苷峰面積RSD=1.66%,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7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于室溫放置0、2、4、6、12、24 h時進樣,測定供試品溶液中琥珀酸、腺苷、鳥苷的峰面積,結果琥珀酸峰面積RSD=0.56%,腺苷峰面積RSD=0.74%,鳥苷峰面積RSD=1.20%,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
2.8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同一批已知含量的半夏樣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以80%、100%、120%濃度水平準確加入一定量的琥珀酸、腺苷和鳥苷對照品,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按“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及RSD,結果見表3,表明本方法準確度良好。
2.9 樣品指標測定
取不同產地的22份半夏樣品,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20 ?L,測定峰面積,計算樣品中琥珀酸、腺苷和鳥苷的含量。取不同產地的22份半夏樣品,按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水分測定法測定水分。取不同產地的22份半夏樣品,按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浸出物測定法測定浸出物。取不同產地的22份半夏樣品,按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二氧化硫殘留量酸堿滴定法測定二氧化硫殘留量。結果見表4。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22份半夏樣品中7份二氧化硫殘留量低于150 ppm,符合2015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標準。有6份樣品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介于150~400 ppm,有9份樣品的二氧化硫殘留量高于400 ppm,最高達1943.9 ppm,共有15份樣品的二氧化硫殘留量超過藥典標準,只有4份樣品是無硫半夏。硫磺熏蒸的半夏樣品占比為81.8%,說明半夏產地加工硫磺熏蒸現象嚴重。同時,我們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從外觀上觀察,未經硫磺熏蒸的4份半夏樣品呈淡黃色,而經硫磺熏蒸的半夏樣品呈淡黃白色或白色,說明經硫磺熏蒸加工后,半夏的性狀特征發(fā)生了改變。2015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半夏的表面顏色為白色或淺黃色,說明該版藥典制定標準時半夏市場主流為硫磺熏蒸商品。建議2020年版《中國藥典》修訂時,在控制二氧化硫殘留量的同時,對半夏性狀的顏色描述加以修改。
本研究收集的22份半夏樣品中,4份未經硫磺熏蒸樣品的琥珀酸含量在4.84%~6.53%之間,明顯高于硫磺熏蒸樣品;硫磺熏蒸樣品的琥珀酸含量普遍偏低,有的甚至為0。從22份樣品分析結果來看,半夏琥珀酸含量最低為0,最高達6.53%,差異非常大,而2015年版《中國藥典》半夏含量測定限度標準為不得低于0.25%,這是基于市場半夏大量被硫磺熏蒸所制定的含量限度,說明半夏含量測定標準有失偏頗,有待修訂,并倡導半夏在產地采收時采用無硫加工。2015年版《中國藥典》半夏琥珀酸的含量測定方法為酸堿電位滴定法,該方法專屬性不強,易產生假陽性。本研究以琥珀酸為對照品,采用HPLC對半夏中的琥珀酸進行含量測定,專屬性強,重復性好。建議2020年版《中國藥典》修訂時對半夏含量測定方法進行修改。
本研究前期市場調研顯示,未經硫磺熏蒸半夏浸出物不容易達到《中國藥典》標準。近年來,隨著國家監(jiān)管力度增強,市場硫磺熏蒸情況有所好轉。本研究收集的22份半夏樣品中有4份未達到2015年版《中國藥典》標準,有3份高于標準較多,其中2、4、5、6、7、10、14、22號樣品二氧化硫殘留量高于400 ppm,其浸出物在12%左右,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半夏浸出物的多少與硫磺熏蒸程度、產地、存放時間等因素有關。通過觀察比較樣品的二氧化硫殘量和浸出物測定結果,發(fā)現硫磺熏蒸程度嚴重的樣品其浸出物偏高。
在流動相篩選過程中,本試驗對比了乙腈-水[6]、乙腈-磷酸水[7]、甲醇-水[8]、甲醇-乙腈-磷酸二氫鈉[9]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發(fā)現以甲醇-水為流動相時,在210 nm波長條件下有干擾峰,且琥珀酸無法出峰,原因可能是琥珀酸只有在酸性流動相下才能保持分子狀態(tài)并出峰。選擇乙腈-磷酸水為流動相時,琥珀酸、腺苷、鳥苷分離度高,峰形對稱,重現性好。
綜上,硫磺熏蒸對半夏的性狀、浸出物、琥珀酸含量等均有一定程度影響,且大量二氧化硫殘留嚴重影響了半夏的質量。硫磺熏蒸是近年來中藥行業(yè)的熱點敏感問題,作為近百年來習用的一種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防蟲防霉,使飲片色澤亮麗,藥商、藥農用于漂白、保持水分或便于干燥,目前主要問題是過度使用導致二氧化硫大量殘留,改變了中藥飲片的外觀及化學成分含量,影響臨床用藥安全。為了保證半夏的質量,建議2020年版《中國藥典》對半夏的性狀、浸出物、含量測定、二氧化硫殘留量等項目進行修訂,以半夏為原料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建議一并修訂。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119.
[2] 郭巧生.藥用植物資源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96.
[3] 郭巧生.藥用植物栽培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51.
[4] 周霞,張小琳,趙楊,等.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半夏硫熏前后總生物堿的含量[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9):4587-4588.
[5] 陸兔林,寧子琬,單鑫,等.硫磺熏蒸對中藥材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5):2796-2800.
[6] 楊冰月,李敏,施佳,等.半夏及其炮制品姜半夏HPLC特征指紋圖譜系統性研究[J].中草藥,2014,45(5):652-658.
[7] 周欣,湯洪波,龔小見,等.半夏藥材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24(12):1635-1637.
[8] 李正國,殷紅蓮,楊迎伍,等.半夏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鑒定[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8):951-955.
[9] 王甫成,孟祥松,蔣磊,等.HPLC指紋圖譜法鑒別半夏及其偽品[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18(4):56-58.
(收稿日期:2018-02-26)
(修回日期:2018-03-19;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