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科
摘 要:素質教育的興起使得初中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關注,教師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做了創(chuàng)新性的改變,力求從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提升學生各項體育技能。本文將首先闡述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然后探討當前初中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學會基礎體育技能并在上課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這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要求,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并未重視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未依據(jù)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開展課程,這使得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低、效果差。
一、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文化基礎、社會參與、自主發(fā)展三大方面,這三大方面都涉及對學生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僅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有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新時代的體育教學觀念已經(jīng)有所創(chuàng)新,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目標已經(jīng)逐漸豐富和具體,在此時強調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與作用并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初中體育核心素養(yǎng)觀念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當前初中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征
學生的學習應當以興趣為指南針,要使學生對某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并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fā),設置與之相適應的課程方案。然而,當前多數(shù)初中體育教師并沒有認真考察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是遵循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具有普適性的教學模式,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可以滿足多數(shù)學生的最低需求,卻無法做到因人而異,也沒有體現(xiàn)個性化教學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體育課程的向導,教學目標設置不明確很容易導致學生的課堂學習漫無目的,除了教學目標設置不明確,許多教師還未在教學目標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各種教學內容的設置也沒有突出體育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開展策略
(一)充分記錄學生的體育課堂表現(xiàn)
開展差異化教學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充分了解,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才有可能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因此,教師應當使用各種方法仔細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為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案提供依據(jù)。
如教師可以先根據(jù)學生體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然后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對體育基礎技能掌握較為扎實的學生,教師應當及時記錄他們的體能、參與活動的頻率等信息;針對體育基礎技能掌握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當加強對他們學習時間的記錄,以此作為評估他們學習新技能所需時間的依據(jù)。記錄過后,教師應當將不同數(shù)據(jù)結合起來綜合分析,得出有效的差異化教學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班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指標進行分組,如針對初一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對學生進行分組;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則應當更注重他們體育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據(jù)基礎體育能力對學生進行分類。
(二)開展多樣化體育活動,擴大學生選擇空間
初中學生有較多時間參與體育活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從而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這充分體現(xiàn)了體育課程提升學生身心素質的目標。
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前應當充分考察學生的意愿,多數(shù)初中生喜歡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教師應當提升這些項目在體育活動中的占比,但對于較少學生選擇的項目,如花式跳繩、排球等體育活動,教師也不能忽略,教師應當根據(jù)具體的選擇情況開展與之相對應的活動,避免某些體育活動因選擇人數(shù)少而被邊緣化的情況出現(xiàn)。且盡管部分體育項目較為冷門,教師為迎合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體現(xiàn)差異化教學的優(yōu)勢,應當向對待其它熱門項目一樣對待冷門體育項目,從而體現(xiàn)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開放性。在開展多樣化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體育項目,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不同體育項目的魅力。
(三)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人格教育觀念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人格教育觀念能夠提升學生對生命、自我人格的認識,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當突出差異化教學的作用,對不同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德育、人格教育。
如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他們在競爭中失敗時,教師應當多給予他們鼓勵。在開展團隊式的體育活動時,教師應當鼓勵性格內向的同學加入團隊中,并在比賽過程中學會與他人溝通和團結協(xié)作的技巧。針對性格外向的同學,教師應當引導他們在體育活動中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并在比賽過程中學會尊重同伴,不能因為想要展現(xiàn)個人能力而忽視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四、結語
總之,在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開展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當在充分研究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開展差異化教學。在開展差異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尤其關注部分易受忽視的學生需求,提升體育課堂的包容性,突出體育教學多元化的特點,使體育教學真正為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服務。
參考文獻
[1]錢春華.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體育差異化教學開展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7):112.
[2]林永暖.試論利用初中體育社團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與策略[J].教育觀察,2017,6(20):20-21.
[3]任旭劍.試論體育教學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漢字文化,2018(10):127-128.
[4]朱小明.緊扣個性發(fā)展特點 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