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健
摘 要:新課程理念強調和倡導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和掌握應知應會的知識內容,而且應當按照新課程提出的三個維度的標準,強化學生情感和態(tài)度、價值和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和形成基于某一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主要對初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提升
一、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涵
核心素養(yǎng)即“Key Competencies”,主要是一個人最必不可少、最關鍵的素養(yǎng)和能力,是學生獲得知識與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與終身發(fā)展的極為重要的、十分關鍵的共同素養(yǎng)。從初中生物學科來看,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內容應當是強化學生知識認知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和知識體系構建能力。實踐證明,在具備和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條件下,學生往往能夠獲得更多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知識與能力。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求教師應當對以往的教學思維和模式進行反思,積極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切實將學生們置于課堂主體地位,認真地為學生們的學習提供有效的輔助和服務,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們認知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初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策略
(一)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托強化學生知識認知能力的提升
多媒體技術囊括了圖片、動畫、聲音等多種載體媒介,在教學中的合理化應用不僅能夠豐富和拓展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提升課堂承載的信息量,而且能夠將一些難以用語言進行準確描述的抽象內容變得更為具體,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內容的感知更為直接、更為形象,在理解起來也就更容易、更便捷。在《周圍的生物世界》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下載了很多的內容放入到課件之中,其中。既有學生們非常喜歡看的動物世界的相關內容,也有科教頻道關于地理和生物種群產(chǎn)生及演變過程中的影像資料,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對于世界地理、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以及它們面臨的生存狀況等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有效拓寬了學生們在生物種群認知上的視野,突破了教材內容的限制,這樣學生們對以畫面形象展示的生物種類的多樣性認知更為豐富。在腎的結構教學中,如果只告訴學生們腎小管、腎小球和腎小囊共同構成了腎,學生們聽起來會感覺比較模糊,如果借助多媒體的形式,將教材中的插圖進行充分的放大,將三者所在的具體位置、結構形狀、每一個有著什么樣的特點、在其中發(fā)揮著什么樣的作用等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們理解起來就會非常清晰,對于整個腎的結構所包含的信息和內容就能夠實現(xiàn)全面、深入的認知。
(二)以生物創(chuàng)新實驗為支撐強化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提升
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的基礎,在實驗教學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中的要求進行實施,往往存在很大的難度,有時候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果并不明顯,學生們在實驗中只看到了熱鬧,并沒有看清楚實驗的真實內涵。因此,在演示實驗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應當拘泥于教材的限定,要充分結合生物學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對于演示實驗的材料、儀器、設計過程等進行改進,鼓勵學生們進行動手操作。比如,在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實驗中,由于原實驗的整個程序較為繁瑣、涉及
到的器材也比較多,而且實驗之中并沒有設計對照實驗,實驗的說服力不強,實驗在短時間內也是難以重復進行的?;诖耍處熆梢詫嶒炦M行改進:精心選擇兩個250毫升的注射液瓶子,將其全部清洗干凈,在一個瓶子裝入炒熟的種子,而在另一個瓶子中裝入萌發(fā)的種子,然后將兩個瓶子密封起來,同時準備好澄清的石灰水、燒杯以及一個注射器。分別向兩個燒杯之中導入澄清的石灰水,要注意適量,借助注射器分別從兩個瓶子之中抽取氣體并注入石灰水之中,組織學生對石灰水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裝有炒熟種子瓶子中的石灰水會有氣泡,但石灰水的顏色并不會變渾濁,而裝有萌發(fā)種子瓶子中的石灰水同樣會有氣派而且石灰水的顏色會變得逐漸渾濁起來。改進后的化學實驗從器材裝置上、操作步驟上、實驗效果上、實驗可重復操作性上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學生對于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這一生物原理的理解和認知更加深刻,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實驗探究與分析能力的發(fā)展是極為有益的。
(三)以思維導圖梳理為手段強化學生知識體系構建能力提升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求學生形成和掌握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素質與能力。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相對比較零散、瑣碎,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知識總結課,運用思維導圖模式帶領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梳理。首先列出最核心的“主題”并將其寫在思維導圖的中央,主題可以是圖像,更多的則是關鍵字,再由主題逐步延伸和拓展到“次主題”,并以此為框架進行更多細致概念和要點的羅列,在要點的呈現(xiàn)和展示中也要盡可能地提煉其關鍵字,確保與次要主題在內容上相互連接。要強化學生聯(lián)想思維培養(yǎng),比如,在“生物的進化”一章節(jié)教學完成后,讓學生思考該章節(jié)的內容,此時學生有的想到變異、遺傳,有的想到生命的起源,有的想到從低等生物向高等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樣就實現(xiàn)了生物知識的梳理與總結。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將具有一定內在聯(lián)系的多個對象放到一起進行思維的總結和歸納,其主要特點在于更好地呈現(xiàn)內容的本質與規(guī)律,而且所構建的知識體系是分門別類的,這樣有助于提升思維導圖的條理性和清晰性。在思維導圖的構建和梳理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將其與主題或者次要主題的相互聯(lián)系和對比關系完整而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其中每一種關系都是一條主線,這樣能夠帶來更清晰的脈絡、更發(fā)散的思維、更準確的描繪。通過經(jīng)常性地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自覺梳理、歸納知識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形成縱橫交叉的立體化生物知識體系與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初中生物教學中著眼于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注重創(chuàng)造性教育思維的引入和先進教學方法手段的實施,堅持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托強化學生知識認知能力的提升,以生物創(chuàng)新實驗為支撐強化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提升,以思維導圖梳理為手段強化學生知識體系構建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海健.堅持以生為本 提高核心素養(yǎng)——從培養(yǎng)初中生物理思維能力談起[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7(29).
[2]關鋒.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2017(9).
[3]李國銳.基于高中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6(71).
[4]張樂.關于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