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軍
摘要: 本文從高校教育大數據的匯聚融合與挖掘應用的角度,分析了如何運用教育大數據技術推動大學管理和人才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教育將發(fā)生深層次的變革。本文介紹了大數據的定義和高校信息系統(tǒng)中存在的大數據,分析了大數據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并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 高等教育 信息技術
1 教育大數據的分析意義
高校的信息系統(tǒng)屬于數據生產大戶,所以高校信息系統(tǒng)具有一定意義上非常重要的分析挖掘意義,具體體現在4個方面:
(1)可以使得大學管理更加精確高效,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顯示,僅2009年一年,美國國家教育部的某信息系統(tǒng)信息庫已經膨脹至269P字節(jié),使用高校教育大數據來輔助大學進行管理,可以朝著智慧治理、分類管理、過程監(jiān)控、趨勢預測、風險預警的方向發(fā)展,真正意義上實現大數據分析的科學管理,從而改變原先人工管理的模糊性;
(2)可以更加準確的分析和評估課堂質量,根據研究顯示,高校教育大數據已經被列入全美十大數據生產貢獻量排名,這樣龐大的數據要想每次都能夠得到精準的處理,沒有大數據的介入,就只會得到對老師和課堂的模糊的定性,而在大數據精確課堂的調控下,就可以真正實現采集樣本的持久化,采集方式的多樣化,采集手段的多元化和分析技術的多維度化,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3)使得教和學結合的更加智慧有效,在中國,在大學中數量超過萬人的大學非常多,在高校的日常生活中,學生隨時隨地都會產生不可估計的數據量,如學籍,選課,成績等,同時,教師的基本信息,上課課件和視頻也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還有設備,機房,圖書等信息,所以高校的信息系統(tǒng)通常都是很龐大的,在多年的運營中,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數據,也就是高校信息系統(tǒng)中大數據的來源。同時,高校中的某些大數據具有很高的教育意義,能夠改變教學領域的授課模式和學習方法,這對于整個教師團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財富,通過大數據的便捷引領,教師們不僅可以做到跨領域跨校區(qū)的分享他人的優(yōu)秀課程,還可以對學習者做到精準的分類,進行更加個性化的指導。
(4)資源服務的個性化,精確化的推薦與服務,學生學習績效的個性化評價,以及全新的個性化的教學管理和針對性的個性化手機內容推送等,這些大數據的功能都將有效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與質量,例如,利用大數據來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管理,輔助科研人員進行海量數據的計算,做招生的推廣工作和學位的推廣工作等等。
2 大數據對高校教學模式的影響
近年來,大數據的應用和管理已經逐漸成為教育信息化領域一個廣受關注的焦點,如今的大數據庫,種類之繁多,信息之龐大令我們難以估量,也正因如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學服務與數據利用方式才會在大數據的影響下,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變化,而大數據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就是因為它與之前的科技相比,有四處與眾不同的優(yōu)勢,它有著海量的數據規(guī)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和動態(tài)的數據體系,以及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巨大的數據價值,這4個特性被統(tǒng)稱為大數據的4v。在新時代的高校教育過程中,伴隨著職工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教育數據和海量的知識數據也隨之產生,這些龐大的信息量不僅推動了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也實現了各式各樣的計算機和終端設備之間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對大數據的合理應用,也使得高校通過分析、挖掘隱藏在數據背后的規(guī)律,對未來的情形展開合理預測,大數據也可以通過對教育內容進行跨越時空的自由流通,來便于教師和管理者改善自己的教學和管理方式。
大數據的實時分析與處理技術以及Hadoop等非關系性數據管理及分析技術和HadoopDB技術,具有非常好的擴展性和容錯性,可以加速對數據的查詢和分析,這些信息技術在高校的廣泛應用,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大數據提供了條件,利用大數據所提供的智慧軟件,教師可以做到適時的誘導跟進評價學生的在線學習。曾經,我們主要依靠傳統(tǒng)的關系型數據庫來處理一些結構化數據,而現在社會中存在的非結構化數據(比如用戶評論、應用、位置信息,圖片、音樂視頻等)則占著更大的比重(大約占到數據庫的85%),相比之下,非結構化數據比結構化數據有著更大的價值,往往的,產生智慧的大數據就是這些非結構化數據,比如,高效的信息化建設使得各單位每天都要產生龐大的信息數據,這些數據范圍甚廣,包含著學校的管理和服務等,對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學有很重要的價值,又比如高校的學生經常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軟件及社交平臺來滿足自身社交的需要,他們也會通過淘寶京東等網站實現購物消費的需要以及休閑娛樂的需要,因此在高校中每天都會產生數量非常龐大的由照片視頻語音等數字信息構成的非結構化數據。在這些數據的內容中,每一個細節(jié)都體現著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狀況,這對輔助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扎實的數據基礎,同時非結構化數據為師生間提供的網絡互動交流,將成為未來教育的主要交流方式,大數據還可以對這些教育過程進行實時的記錄,作為日后對學生的教育規(guī)劃進行智能指導和評價的依據。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與利用,我們就能夠做到合理預測未來發(fā)展趨勢,開發(fā)出更具有吸引力的應用,從而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價值,也為未來的教育事業(yè)開創(chuàng)新的模式,但是要想充分發(fā)揮大數據在工作中的作用,我們需要解決起碼2個方面的問題。
3 結語
2013年是我國大數據的元年,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都會身處于大數據引領中的智慧科技時代,而高等教育大數據之所以能夠成為高等教育信息資源中的中流砥柱,是因為它在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和信息化服務方面都保持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到他的存在,大數據都深深的影響并改變著我們這個時代和我們的生活方式,大數據使得信息的精細化程度逐漸提高,數據價值密度逐漸增加,這不僅能夠使高等教育在質量上得到提升,也為高等教育在未來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舍恩格勃,大數據時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查欣·基.與數據挖掘的高效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 (02):5 3-55.
[3]呂紅.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高校教學質量考評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 (05):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