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輝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2.85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推拿法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及護理。方法:收治嬰幼兒腹瀉患者359例,行小兒推拿分型治療。結果:治愈297例(82.7%),好轉62例(17.7%),無效0,總有效率100%。結論:小兒推拿法能夠有效治療小兒腹瀉。
關鍵詞:小兒;腹瀉;推拿手法
在兒科中,小兒腹瀉為一種常見且多發(fā)病,常伴隨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發(fā)熱癥狀。病初會出現腹瀉、嘔吐和胃口差,慢慢地會出現哭鬧,糞便中會出現奶塊且酸臭等。該疾病經常出現在夏秋季節(jié),且多為<2歲的嬰幼兒,若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出現酸中毒、脫水和營養(yǎng)不良等,有礙于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此病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欠佳,而采用中醫(yī)推拿療法,不但操作簡便、易行,且有著較好的療效,同時還能夠減少患兒服藥的痛苦,能夠得到患兒的配合[1],同時還能夠防止藥物刺激患兒的胃部,以及其胃液對藥物作用的影響,進而達到較好的療效。
資料與方法
收治腹瀉患兒359例,男175例,184例;年齡4~ 32個月?;純壕霈F腹瀉、腹痛、便秘、咳嗽以及發(fā)熱癥狀等。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①大便的次數增加,3~5次,病情嚴重的甚至可超過10次/d,大便為淡黃色,有少量的黏液,部分患兒還會出現嘔吐、惡心、發(fā)熱、腹痛、口渴、呼吸深長、腹脹、啼哭無淚和皮膚干癟等癥狀、嚴重的腹瀉會導致患兒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失調。②通過大便鏡檢,發(fā)現有脂肪細胞以及少量的紅細胞和白細胞。③大便病原體檢查可見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生長,或者是分離輪狀病菌等。
方法:將上述患兒臨床分為寒濕瀉、傷食瀉、濕熱瀉、脾虛瀉4型。①寒濕瀉:主要的癥狀為大便稀,有酸臭味,四肢較為冰涼、舌苔發(fā)白、指紋色紅。治療方法:清大、小腸,運土入水,補脾經。掐其十指節(jié),分腹陰陽,按摩腹部,揉其龜尾,推上七節(jié)骨,捏脊。②傷食瀉:主要的癥狀是惡心、嘔吐且口帶酸臭味、無食欲、腹脹、腹瀉、大便有酸臭味,且大便中間混有一些消化不良的食物殘渣,舌苔厚膩。治療方法:揉其板門,運內八卦,清大腸。揉中脘,分腹陰陽,拿肚角,按弦走搓摩。③濕熱瀉:主要的癥狀為發(fā)熱、口渴、煩躁、小便短赤、啼哭、大便次數增加、瀉急、舌質紅、苔黃膩且指紋呈色紫。治療方法:清板門,清大、小腸退六腑以及清補脾經。④脾虛瀉:主要的癥狀為病程較長、反復泄瀉、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肢冷納呆、腹脹、舌淡且指紋呈淡紅。治療的方法:推三關,補脾經,推補大腸,摩腹,推上七節(jié)骨,捏脊。
護理要點:注意觀察住院患兒的體溫變化,是否出現代謝性酸中毒癥狀,觀察患兒的低血鉀表現,判斷其脫水的程度等,注意其大便的狀態(tài)、顏色和量。格外注意對其臀部的護理,應選用柔軟的尿布,禁止使用不透氣的橡皮布或者塑料布,應勤更換,每次使后,應用溫水對其臀部進行清洗和擦干,對于局部發(fā)紅皮膚,應在該處涂以40%氧化鋅油或者是5%鞣酸軟膏,且按摩片刻,借此來推動局部血液循環(huán)。同時宣傳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防止夏季出現斷奶。按時慢慢地添加輔食,禁止同時添加幾種輔食,避免偏食、過食以及飲食結構突變。除此之外,推拿時,若孩子哭鬧、不配合,可適當拿些玩具給患兒,分散其注意力,提高其配合度[3]。
療效判定標準:療效的判定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①治愈:大便次數與性狀以及納食都恢復正常狀態(tài),不再出現疾病癥狀,大便鏡檢也沒有出現異常,病原學檢查呈陰性。②好轉:大便次數以及水分減少,全身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大便鏡檢偶見脂肪細胞或白細胞。③無效:大便次數和癥狀沒有改善,甚至是出現了加重趨勢,
結果
治愈297例(82.7%),好轉62例(17.7%),無效0,總有效率100%。
討論
在臨床上,小兒腹瀉為一種常見、多發(fā)疾病,嬰幼兒腹瀉病中最常見的誘發(fā)因素就是輪狀病毒感染,發(fā)病期主要集中在初春或者深秋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主要是有邪氣入侵,導致其氣虛,導致小兒的抵抗力下降,而使用小兒推拿能夠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小兒的臟腑十分嬌嫩,行氣未充以及其腸胃的發(fā)育也沒有完善,且因其生機蓬勃和發(fā)育快速,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也相對較多,導致胃腸的負擔相對較重。加上小兒寒暖無法進行自調,飲食上也不知自節(jié),而部分家長又缺乏科學的育嬰知識,只是片面強調補充營養(yǎng),導致小兒胃主納谷、脾主消谷,進而出現飽傷脾胃。脾胃負擔重時,就很容易受到破壞,如內傷乳食和驚嚇等,導致消化機能紊亂,進而引起致病。因此可知,小兒腹瀉的內在因素主要為脾胃虛弱[3]。其主要病變主要是在脾胃,治療應以運脾化濕為基準,借此來扶正祛邪,而小兒推拿手法治療能夠做到這一點。其中補脾經,能夠起到健脾胃、補氣血的功效,補大腸能夠起到調理腸道、止瀉的作用,清小腸能夠清利下焦?jié)駸?,通過小便排出水濕之氣,借此來起到清小腸、實大腸的作用。揉板門能夠健脾和胃、調暢氣機以及消食導滯;揉臍、揉中脘以及按揉胃俞、脾俞、足三里等,能夠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效果。捏脊則能起到調陰陽、理氣血、通經絡、和臟腑以及培元氣等,可以強健身體,是小兒保健的主要用法。
總而言之,利用小兒推拿來治療小兒腹瀉,不但操作簡單且有著較佳的療效,且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且因其不使用藥物,所以減掉了小兒的針藥之苦及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還能夠提高小兒的接受、配合度。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避免出現并發(fā)癥,需要加強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以及對小兒皮膚和飲食方面的護理。鑒于其功效,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朱燕平周立亮.小兒氨基酸聯合小兒推拿治療秋季腹瀉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學,2007,10(6):77-78.
[2]張茜莊,海蓮.推拿治療小兒秋季腹瀉200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5(2):45.
[3]王平.推拿治療小兒腹瀉及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6(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