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炎華
【摘要】 目的:研究探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強化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筆者所在科室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40例,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觀察組采取強化護理進行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滿意度。
結果: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0.0%,對照組為70.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0.0%,觀察組不良反應有1例,占比5.0%,對照組有4例,占比20.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患者,采取強化護理進行干預,可以增加滿意度,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值得在今后的護理中應用。
【關鍵詞】 哺乳期 急性乳腺炎 強化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0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20-0-02
哺乳期出現(xiàn)急性乳腺炎是現(xiàn)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一般情況下比較容易好發(fā)于初產(chǎn)婦,導致患者發(fā)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乳頭皸裂、乳汁淤積或者是乳腺導管發(fā)生阻塞,細菌侵襲而導致的炎癥[1]。該病一般不分時間段,不管什么時間都有可能出現(xiàn),其中比較常見的是產(chǎn)后的第3~4周,即哺乳早期。主要的表現(xiàn)有乳頭紅腫、發(fā)熱、畏寒等,有可能單側發(fā)病,也有可能會兩側發(fā)病,發(fā)病后必須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最后出現(xiàn)乳腺膿腫,影響正常的哺乳[2]。為此本次試驗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筆者所在科室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40例進行討論,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8年1月筆者所在科室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40例進行討論,把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20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29.3±3.9)歲;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29.1±3.8)歲。所選擇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次試驗已經(jīng)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經(jīng)過所有患者和家屬的知情同意。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生命體征、用藥護理、飲食干預等,滿足患者的日常需求。觀察組采取強化護理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因為乳房對于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也是嬰兒攝取食物的重要途徑,所以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乳腺炎癥狀后,會出現(xiàn)焦慮、擔心等情緒,心情不佳,使得乳汁淤積、乳腺導管阻塞,形成乳腺腫塊。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疏導,開導患者,鼓勵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心情,緩解不良的心理,并告知患者乳腺炎的發(fā)病機制等,增加患者的認知,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讓患者正確面對病情,樹立信心戰(zhàn)勝疾??;其次要告知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多理解患者。除此之外可以多向患者講解一些比較成功的治療案例,增加患者的康復信心。
1.2.2 皸裂護理 教會患者正確的哺乳姿勢,多注意衛(wèi)生,保持乳頭清潔,在進行喂養(yǎng)的時候,要注意先清潔兩手,用熱毛巾擦洗乳頭,哺乳完成后再次清洗,還要注意對嬰兒的口腔進行清潔,以免出現(xiàn)炎癥。乳頭皸裂的可以兩手按摩乳房,疏通乳腺管,把乳汁擠出,排空。
1.2.3 飲食護理 首先要保證營養(yǎng)供給充足,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患者了解到合理的飲食對于病情恢復的重要性。哺乳期間減少油膩或者是刺激性食品的攝入。
1.2.4 健康教育 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增加對乳腺炎的認知,對其發(fā)放宣傳手冊,定期組織講座,讓產(chǎn)婦對乳腺炎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其次可以進行討論,讓產(chǎn)婦對于有疑問的地方及時提問,消除其不良心理想法,積極配合治療。
1.2.5 熱敷按摩 每天可以對患者的乳腺進行按摩,疏通乳腺管,以免堵塞,同時還可以刺激乳竇,讓乳汁流出,消除硬塊,以免出現(xiàn)乳房膿腫。首先告知患者按摩的好處和注意事項,讓其積極配合操作,先用溫水把乳房洗干凈,用熱毛巾敷兩分鐘左右,抹上潤滑油,或者是凡士林,用一只手把乳房托起,一只手的五個手指分開,從患者的乳房根部開始向周圍各個部位按摩,由輕慢慢過渡到重,注意不能進行旋轉式按壓,要沿乳腺管道的方向慢慢按摩并向上牽引,擴張乳腺管。再用手指托起乳房,向乳頭按壓,把乳汁排出來,重復四五次,讓乳汁可以順利流出,消除腫塊,一天兩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滿意度。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表示護理后患者的癥狀、體征已經(jīng)全部好轉,乳房腫塊完全消失,可以進行正常哺乳;有效:表示護理后患者的癥狀、體征有所好轉,乳房腫塊減小大于50%;無效:表示護理后患者的癥狀、體征沒有任何變化,疼痛劇烈,乳房腫塊沒有縮小[3-4]??傆行?(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分析資料;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并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0.0%,對照組的為70.0%,兩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有1例,占比5.0%,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有4例,占比20.0%,主要的不良反應為乳房膿腫。
3 討論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現(xiàn)在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患者發(fā)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而引起的,例如乳汁淤積,受到細菌的侵襲或者是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較低等[5]。一般比較容易好發(fā)于分娩后3~4周的初產(chǎn)婦身上,主要的表現(xiàn)有乳房硬結、腫脹等,在早期及時進行處理,可以減少乳腺炎的出現(xiàn)[6]。以往臨床上主要是采取傳統(tǒng)的護理干預,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為傳統(tǒng)護理注重院內護理,出院后對患者的關注較少,沒有進行健康教育,患者對恢復知識的了解較少,所以很容易復發(fā),影響治療的效果[7]。本次試驗主要采取強化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主要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母乳喂養(yǎng)指導及按摩等,幫助患者促進預后[8]。例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可以消除異常情緒,對患者提出的疑惑進行解答,可以幫助其緩解壓力,樹立樂觀的心態(tài),心情愉快,有健康的心態(tài);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可以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9];對其進行飲食護理,可以讓患者了解合理的飲食習慣對于身體恢復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患者進行熱敷按摩,可以幫助其改善乳汁淤積的癥狀,讓乳汁順利排空,其次可以讓患者了解到正確的喂養(yǎng)方式,減少乳腺膿腫的癥狀出現(xiàn)[10-11]。對患者定期組織講座,可以讓患者了解更多關于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可以及時采取措施預防[12]。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0.0%,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0.0%,對照組的為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有1例,占比5.0%,對照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有4例,占比20.0%,主要的不良反應為乳房膿腫,說明強化護理干預對于改善患者的癥狀,減少不良反應出現(xiàn),增強療效和滿意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患者,采取強化護理進行干預,可以增加滿意度,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值得在今后的護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紅玫,黃曉曦,陳壯威,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50(6):423-427.
[2]馮麗英.護理干預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療效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12):207-208.
[3]包小英.綜合護理干預新模式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7,16(3):45-47.
[4]吳青.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強化護理與預防[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9(19):137-138.
[5]郭冀丹,夏樟秀.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汁管理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7(4):33-35.
[6]王懷娥.產(chǎn)婦哺乳期乳汁瘀積的防治和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4):355.
[7]胡曉萍,熊迎春,王亞華.護理干預對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療效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6):166-167.
[8]高娟,劉夢輝,劉翰橋.PDCA循環(huán)管理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5):165-168.
[9]孫文杰.試論護理干預對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效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2):240,245.
[10]穆玉霞,葛軍,賀秀芳.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產(chǎn)婦負性情緒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19):173-176.
[11]鐘春嫦,王恩禮,郭海云,等.PDCA循環(huán)管理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產(chǎn)婦并發(fā)癥及其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22):2794-2796.
[12]周華明.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3):706-707.
(收稿日期:20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