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村里沒有豬要殺,46歲的屠夫陳愛惠都會沉浸在她的藝術世界里,繪畫古老房屋和木制廊橋。
陳生活在中國東南福建省屏南縣一個叫漈下的偏遠村莊。2015年,一個陌生人的出現(xiàn)打破了她日復一日的鄉(xiāng)村生活,他聲稱要教會這里的農(nóng)民畫油畫。
這個陌生人叫林正碌,他宣稱“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動員村里每個人都去他的培訓班。但大部分村民都對這個大膽的實驗避之不及。
“我想他要么是在取笑我,要么是想騙錢。”陳愛惠說,“我們鄉(xiāng)下人怎么可能像藝術家一樣畫畫?”
但林正碌沒有放棄。為了表現(xiàn)誠意,他承諾給村民免費的藝術教育,甚至連畫布和顏料都免費。
為了不忤逆他的好意,暑假來臨時,村民們把孩子送到他的藝術教室。讓他們吃驚的是,沒過幾天,孩子們真的創(chuàng)作出簡單的畫。
讓這些父母更為吃驚的是,幾天后,來自大城市的畫商和收藏家把孩子們的畫買走了,每張200元。
很快,大人們也開始學畫畫了。和其他即將成為藝術家的農(nóng)民一樣,陳愛惠發(fā)現(xiàn)學一門新手藝并非易事。
等她坐到畫架前,手里握著畫筆,她怎么也下不了筆。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畫筆比殺豬刀還要重。”陳愛惠回憶道,“我很緊張,額頭上都是汗水。”
林正碌告訴她:“你平時怎么殺豬就怎么畫。”她照辦了。
邁出第一步以后,她很快愛上了這個新職業(yè)?,F(xiàn)在她已經(jīng)畫了近100幅。
林正碌的課上沒有透視法、構圖或配色,他唯一教的是“你想畫什么畫什么、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唯一的要求是“把畫布涂滿”。
雖然聽上去有點怪異,但這個方法確實奏效。最高峰時,漈下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在畫畫,一些農(nóng)民還把他們的老宅或倉庫改建成畫室。
盡管這通常被認為是小資的消遣方式,但在村莊也蔚然成風,一些人甚至從中獲利甚豐。
陳愛惠的鄰居黃余清靠賣畫掙了兩萬多元,這比她開雜貨鋪和理發(fā)店賺的還要多。
她用賣畫賺的錢買了一部智能手機,學會了在微信等社交軟件上賣畫?,F(xiàn)在她的畫最多可以賣到3000元一幅。
村民們收獲的不僅是金錢。通過畫畫,村民們培養(yǎng)了藝術品味,同時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極大豐富。
“村里打麻將的人少了很多,大家有空都忙著畫畫?!秉S余清說。
很快,這座偏僻的小山村因其農(nóng)民藝術家聞名遐邇。每到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愛好者、畫商、教授和外國人成群結隊來到漈下村。
他們中一些人留了下來,一住就是幾個月,和村民們一起畫畫、一起生活,這里成為他們逃避城市喧囂的寧靜港灣。
黃余清說話時,不時會蹦出幾個英語單詞,這是她跟來訪的外國人學的?!拔液芨吲d能和他們交朋友?!彼f,“畫畫就是我們之間的共同語言。”
一些外出到城市尋找工作機會的年輕人也紛紛回到了村里。
姚媛媛曾在沿海城市廈門的一家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工作,回村里學畫畫之后就留下來了?,F(xiàn)在她也是林正碌藝術培訓班的助教。
“對于村民來說,畫畫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的一把鑰匙?!绷终嫡f,“所謂藝術,就是幫弱者變強,給村民以力量?!?/p>
高金美如今已是84歲高齡。一年前,林正碌把她從病床上“拉”出來,加入了他的藝術項目?,F(xiàn)在,她已經(jīng)畫了300多幅畫,賣出去一萬多元。
“畫畫是治我高血壓最好的藥物?!备哒f,“我現(xiàn)在感覺自己不像80歲,而是像18歲?!?/p>
林正碌認為他的藝術公益教育能給農(nóng)村帶來“人性的解放”。他計劃在五年之內(nèi),讓屏南縣所有村的農(nóng)民都學會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