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說過,讀書能給人樂趣、文雅和能力。閱讀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有效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閱讀,引導學生趣味閱讀,提高學生思維認知。希冀小學語文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切實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興趣;新課程標準
一、 引言
學生學習語言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認知過程,更是一種帶有濃郁主觀色彩的理性與感性統(tǒng)一的感悟過程。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豐富學生內心情感,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閱讀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打下夯實的語文閱讀基礎。
二、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采用講問式教學方法,擠掉了學生閱讀的時間,一節(jié)語文課堂時間為45分鐘,學生閱讀的時間卻不到十分鐘,學生閱讀練習也只是雁過無痕,趨于表面式的閱讀。雖然開展預習性閱讀,學生能夠讀通、讀準生字詞,但是部分學生卻并未將一篇文章讀完,教師就示意學生停下,要求轉向下一程序,導致誦讀成了教學中的過渡環(huán)節(jié),也難以提高學生的誦讀認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指導方法過于機械,學生只能夠機械生硬式的誦讀,通常見到的情景是教師在講解分析古詩文后來一句“同學們,請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由于指導方法過于單調生硬,學生也難以深入的理解并感悟古詩文部分,教師雖然進行指導,卻難以突出指導重點與難點,只是重視學生聲音形式,卻難以重視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從而削弱了語文語言教學的表現(xiàn)力。
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小學生閱讀的具體方法
(一) 營造輕松愉悅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是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死記硬背,盲目背一些優(yōu)美句式,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綜合素養(yǎng)。在此學習背景下,學生只能夠被動式學習,被動式閱讀,難以提高閱讀興趣。新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興趣中不斷閱讀成長。例如,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畫面,展示旅游勝地桂林山水。學生通過觀看影片,能夠增強視覺體驗,有助于激發(fā)閱讀興趣,教師再通過課程導入,提問“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旅游嗎?你們去過的旅游景點有山清水秀的景色嗎?”再組織全班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交流,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學生能夠爭相發(fā)言自己的旅游經歷。當課堂氛圍極其濃郁的時候,教師再導入新課《桂林山水》,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生也能夠加強旅游體驗與文本知識的有效結合,有助于在閱讀過程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心情愉悅地進行拓展學習。
(二) 打好閱讀基礎,重視閱讀素材積累
語文知識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不僅要求學生認識字還要求學生理解文章,能夠將文章讀出韻味。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字詞句基礎訓練,重視基礎知識的有效積累。此句是構成文本的基礎要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最基礎的知識訓練抓起,能夠有意識地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生字、詞語與句式的使用情況。例如,學習《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這篇文章時,教師將生字和重點詞句放置文中,帶領學生理解分析,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夠記憶生字詞,并且理解具體的含義,同時教師應當注意象聲詞,例如“淅淅瀝瀝、啪啦啪啦、叮咚叮咚、滴答滴答”這些詞語都是文本中描寫雨聲的詞句,從此學習中學生能夠感受春天氣息,感受大自然的奧妙。
(三)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語感,加強學生語文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有助于對閱讀起到推波助瀾的教學作用。當學生有語感后,才能夠深入文章有情感地閱讀,有助于深刻領悟文章思想,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韻味。例如,學習《蝸?!愤@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在初次閱讀時,可以采用快速閱讀方法,有助于學生整體掌握文章,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變化與設計意圖。教師再次帶領學生分析并回憶在日常生活中對蝸牛的認識,通過探討交流與播放多媒體影片,展示蝸牛的生活習性,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所了解認知,再次進行細致閱讀,有助于體會蝸牛精神。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語文在小學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與作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閱讀。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提高知識探索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這就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能夠提高自我認知與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源.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1(02).
[2]董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徐志祥.小學語文閱讀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4(16).
[4]胡靜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之點滴探索[J].科技信息,2013(19).
作者簡介:
李百芳,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zhèn)太平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