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摘 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有效融合信息化教學機制,能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保證教學質量從而優(yōu)化化學教學效果。本文對化學信息化教學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集中闡釋了化學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化學 信息技術 教學改革 教育創(chuàng)新
為了有效提高化學教學工作的實際水平,教師要充分重視信息技術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并且融合更加系統(tǒng)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機制,應用信息化處理措施,促進化學信息化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信息技術對化學學科教育的積極意義
在化學信息化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能合理性推動教學效果,并且建構更加系統(tǒng)化的教學體系,確保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效果
創(chuàng)新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有效完善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路徑,提高教學實效性,并且整合教學資源,為系統(tǒng)化升級教學流程奠定基礎。信息技術的融入,能保證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指導下完成相應的教學流程[1]。也就是說,信息技術體系就是建立基本的教學框架,學生能充分感知教學的根本,教師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信息技術后,學生能迅速融入課堂,并且和教師建立一種有效的師生關系,為營造良好的教學課堂提供幫助,確保教學效果符合預期。
2.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化學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這對于有效引起學生注意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但是,教師要充分掌握信息化內容的占比,不能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課堂結構,而是要合理性應用計算機信息資源[2]。教師要將合理性的信息技術體系作為基點,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配合程度,而整合信息化教學措施后,就能保證信息技術階段性的有序程度,并且利用信息化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引信息技術生產生學習動力,更好地融入課堂。
3.有助于拓展教學信息容量
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時長受限,會有很多知識點不能一次性講解的非常全面,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有效將其呈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有明確的了解,從而保證教學效果的完整性[3]。也就是說,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機制能一定程度上升級化學信息化教學完整性,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后,就能利用多元化教學媒體在有限的空間內整合更多的信息和內容,確保學生能獲取更多相關知識,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滿足教學需求,從而提高學生對課本知識的了解以及掌握程度。
4.可以提升學生化學成績
將信息化教學手段作為信息技術的要點,能為化學教學增加前瞻性和預見性,確保教學流程和教學框架體系的完整性,也能借助信息化教學的推動,保證教學體系和教學框架結構的完整性。也就是說,教學要將信息技術作為根本,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落實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滿足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需求,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學成績,也為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能的優(yōu)化奠定了基礎。
二、在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為了順應化學教學的教學需求,教師要積極落實系統(tǒng)化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整合教學體系的同時,保證教學效果更加貼合實際需求。在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信息技術方式的情景建設較為有效,從而引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1.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難點
在化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整合教學流程和教學機制,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突出課程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由于學生好動的性格,往往課堂中最有效率的就是前20分鐘,因此,教師利用更加生動有效的教學導入,能集中完成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4]。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課程導入,應用小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保證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的理解效果。結合課程內容,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科普知識的查找,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信息共享,充分還原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效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優(yōu)化學生的理解力,滿足化學教學的教學目標。
2.教師要完善信息技術教學體系
化學教師要充分掌握班級內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結合教學需求建構完整的信息技術體系,可以利用“主題”或者是“系列”體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就能引信息技術生進一步感悟教學內容的內涵以及教學需求,吸引學生注意力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強化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為小組學習提供基本的論點,然后引信息技術生對相關知識進行討論和探索,發(fā)揮小組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的融合價值,能在優(yōu)化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確保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3.構建化學信息化學習場景
在化學教學中,合理性運用信息化教學體系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確保學生在收獲相關化學知識的同時,能進一步體會化學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優(yōu)化理論知識的同時,確保學生能充分了解相關內容[5]。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教學導入機制,創(chuàng)設相應的場景,利用音樂營造氛圍的同時,引信息技術生進行“角色模擬”,這種教學機制能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進一步優(yōu)化學生的理解力和內化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建構化學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積極落實系統(tǒng)化教學流程,合理性應用信息技術,形成協(xié)調的課程結構,保證學生能迅速融入到教學課程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促進學生綜合水平和化學學習素養(yǎng)的全面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將信息技術過程作為化學課堂教學體系建立的根本,充分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項目特征,為學生有效融入課堂提供保障,也能促進學生化學綜合素質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琴.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J].文理導航(下旬),2017(10):73.
[2]胡振錫.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化學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8(8):128.
[3]范宗山.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136-138.
[4]張大碧.淺談化學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J].考試周刊,2018(25):168.
[5]高美寬.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整合研究[J].考試周刊,2018(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