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教學領域也開始向信息化進程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以及生產中毒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作用,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技術教育水平的提升,為此,本文也以初中物理教學為例,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進行了實踐與探索,希望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讓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huán)境 教學模式 初中物理
在步入21世紀之后,我國經濟、社會以及科技發(fā)展也變得越發(fā)的迅速,社會對于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促使當代初中物理教學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之下,信息技術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所造成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而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現代化發(fā)展與進步,本文也就信息技術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同時也就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進行了具體的探究,希望以此來最大程度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同時有效的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于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
一、信息技術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之下存在較多的信息資源,這促使物理教學變得更加的形象、生動,同時也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在這一環(huán)境下更好地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以及發(fā)現。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而筆者也基于此對其進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多的抽象性知識點,像是能源利用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力的作用、機械運動等等,這些知識點本身就十分的科學且抽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感覺十分的乏味且枯燥。可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優(yōu)勢來展開教學,就能夠讓學生置身于聲、電、光、影等多種信息元素共同構建的學習氛圍之中,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多種感官刺激之下產生較為良好的直觀體驗,同時也能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因此而產生較為良好的物理學習興趣,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欲望以及興趣,最終形成較為良好的學習動機[1]。
(二)能夠促進良好師生關系構建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之下,網絡開放性是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也正是因為之一優(yōu)勢師生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就具備了較為良好的網絡平臺,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點的時候,也能在這一平臺上和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比如說,借助于微信、QQ以及郵件等方式來和教師進行交流與互動,并且在交流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知識信息;而教師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將自身教學經驗以及成果等相關物理教學內容及時的反饋給學生,這樣就能真正有效的實現資源共享,在確保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下,促使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得以提升與進步。
(三)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屬于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而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有效的展示出來,比如說,學生是否有對物理實驗進行科學的設計、在實驗教學中能否進行準確的實驗操作、能否正確的使用各種實驗設備進行實驗等等都屬于較為常見的現象,這也是初中物理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而借助于信息技術教師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出較為良好的人機互動關系,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來糾正學生實驗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良習慣以及現象,進而就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索
(一)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自主教學模式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之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可以先構建出自助式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本身就是結合初中物理學科特征進行分析,然后借助于信息技術以及網絡環(huán)境下的優(yōu)勢來開展的自助式物理教學模式。相比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言,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其組織形式主要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虛擬或者是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而教師則在這一過程中做好引導以及領路工作,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發(fā)表自身看法和見解。由此可見,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自主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其最為主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構建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以此來發(fā)揮出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能夠得以發(fā)展與進步。具體而言,這一教學模式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模塊:其一,情境創(chuàng)設,這一模塊主要就是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以及所學只是來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物理教學情境,以此來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以及愛好,同時讓學生準確的掌握初中物理學習主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與實踐,以《摩擦力》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新課導入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提問問題情境:“同學們,請看上述兩張圖片,展示出人在冰面摔倒、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抹上‘白粉的圖片……然后提問學生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你們覺得這是為什么呢?”通過這一問題情境來引出摩擦力這一概念。其二,自主探究,這一模塊主要就是讓學生自行設計出物理實驗方案,讓學生借助于相關物理實驗設備或者是網絡環(huán)境,來進行自主實踐探究,以此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與探究,還是以《摩擦力》教學為例,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先借助于PPT來向學生介紹一下摩擦力,之后讓學生對摩擦力大小進行測量、同時思考摩擦力影響因素,以此來設計出一個相關的試驗。其三則需要教師加強引導,讓學生能夠主動發(fā)表自身想法和見解,以此來幫助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成果,以摩擦力影響因素為例,教師可以先舉出一些例子來進行對比,以此來引導學生思考一下摩擦力大小影響因素,像是推動輕箱子和重箱子之間的區(qū)別、在冰面上走路和在沙地上走路的區(qū)別等等……通過這些比較來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摩擦力影響因素。最后,教師需要做好鞏固以及反饋練習,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所學知識點,例如,在完成摩擦力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進行拔河比賽誰會贏?通過這一反饋問題來實現對學生的考察,而學生則能在思考過程中鞏固之前所學知識點。
(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合作教學模式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實踐與探索還可以積極開展初中物理合作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借助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所帶來的優(yōu)勢來積極實施合作教學模式,以此來實現師生、生生有效互動與協(xié)作學習,促使學生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得到更為良好的發(fā)展。對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初衷物理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實施開展過程中,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分別是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分組討論與研究、師生總結性評價;而這一教學模式同樣是以教師為主導,目的則是為了讓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得以提升與進步。在實施這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模塊: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和實際生活以及社會有著較為緊密聯(lián)系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探究的興趣;其次,結合學生個體差異以及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開展小組研究討論活動;最后,借助于有效的師生總結以及評價來確保物理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3]。以《浮力》為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于微課來為學生展示出一段視頻“先將雞蛋放入到水中,我們發(fā)現雞蛋是沒有浮起來的;之后再播放后半段視頻,是先在水中放入少許的鹽進行攪拌,之后再放入雞蛋,我們發(fā)現雞蛋就浮在了水面上……”通過這一段視頻情境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提出合作探究主題“視頻中雞蛋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與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先進行合理的分組,可以結合學生理解能力以及知識接受能力將其分成5人左右的討論小組,之后讓學生就物理學習主題進行討論與分析,以此來發(fā)揮出機體的力量,讓學生能夠得到共同進步以及發(fā)展;另外,在進行師生歸納小結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要結合學生實驗以及討論匯報情況進行總結與歸納,在評價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進行評價與分析,以此來更好地把握住學生對于新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然后也就能基于此進行恰當的調整以及反饋;最后,對于鞏固以及反饋練習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來讓學生進行由淺入深、多層次的反饋訓練,以此來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初中物理學習情況,然后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糾正,同時也能改變傳統(tǒng)作業(yè)布置所存在的弊端,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得到更為良好的發(fā)展與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我們也步入了一個信息技術環(huán)境,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要想確保其價值以及有效性,就必然要結合當今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來進行改革與完善,這樣才能進一步保障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讓學生物理能力能夠得以顯著提升和進步,同時也能進一步發(fā)揮出信息技術對于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得以最大程度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正光.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探究[J].贏未來,2017,(01):0073-0073.
[2]王建壯.現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思考[J].金色年華:下,2010,(06):43-43.
[3]馬科.探究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J].赤子(上中旬),2015,(17):328-328.
(作者簡介:朱永校,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中學高級教師,作者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小學校;研究方向:主要從事中學物理教學和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