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娥
【摘? 要】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創(chuàng)新是促進發(fā)展的主要驅動力”。良好的師德師風對于保障我國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和教育的創(chuàng)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進行相應的探究,希望每一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夠塑造良好的師德師風,在教育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出一個人民教師的責任和義務。
【關鍵詞】師德師風? 人才培養(yǎng)? 問題探究
創(chuàng)新思維是獨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從而打破慣性思維的限制,以獨到的見解及逆向的思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得出更加獨到、新穎的解決對策,從而形成別具一格、獨樹一幟的思維成果。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闡述為我們提供了先進的思想理論方針及行為實踐依據(jù),對于構建創(chuàng)新型國家堅定不移、且信心百倍。那么作為教學工作者,最好的師德體現(xiàn)就是永遠跟隨當下的政治方針,通過師德建設,讓我國的教育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一、新背景下小學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意義
時代在不斷發(fā)展,科技也在不斷革新,需要具有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教育作為社會發(fā)展的基石,引導和決定著社會發(fā)展的走向。而教育中,教師又作為教育的基礎,是教書育人的主體實施者,也是做好教育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小學推進師德師風的建設有著重大的意義。
1.建設新時期合格人才培養(yǎng)的內(nèi)在需求
一所合格的學校就應該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能夠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要加強學校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由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多個方面共同組成。首先,工作上要做到盡責盡職,熟練地掌握專業(yè)知識,同時海納百川,提高自身的學識涵養(yǎng);其次,生活上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自身的行動感染學生,用自身獨具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神正確地教育和引導學生;最后,學習上也堅持持之以恒,所謂學無止境,作為教師更是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豐富閱歷,在教學時滿足學生的更多的求知欲。以上的各個要素都充分體現(xiàn)了在新世紀一所合格的小學應該具備的要求。
2.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教師應該是一個具備高素質的群體,并且有著崇高的社會使命感,能夠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確切位置,進而時刻規(guī)范自身的形象,積極地投身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中。在價值多元化和信息多層次化的今天,社會對教育不斷地提出了各種新的要求,要集中精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讓教師具備較高的知識涵養(yǎng)和人文修養(yǎng),在推進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全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整頓教師行業(yè)的不良風氣。
二、當前小學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探究
當前小學師德師風建設過程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不僅是整個教師師德師風氛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凸顯某個教師個人作風、教學理念以及自身職業(yè)的問題,甚至很多教師存在著行為失范的狀況,導致當前小學師德師風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當前的教學氛圍,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也不利于我國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首先,教師的組織紀律意識淡薄。教師的組織紀律意識淡薄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滿足于當前的教學報酬,變相的收取學生的費用,比如說有償家教、亂訂資料,甚至是在教學之余賭博以及從事第二職業(yè),將教師這個職業(yè)僅僅看作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其次是信仰的迷失,教師應該是一個高尚的神圣的職業(yè),但是在很多教師看來,這種職業(yè)不過是維持教師生存現(xiàn)狀的工作,在教學當中唯利是圖,拜金主義較強,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教師應有的責任感。最后,在教學當中存在著打罵學生或者是變相體罰學生,不尊重學生人格。這種不正之風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還耽誤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損害了教師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在整個社會上都產(chǎn)生較為消極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當前小學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積極的進行師德師風的建設。
三、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策略淺談
1.強化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
在新時期背景下要全面要求教師踐行和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理論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用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實施教學,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增強政治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除此之外,小學可以組織開展各種有利于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活動,比如我 們學校常利用班會課、課外活動課,進行人文精神的演講,征文比賽以及講座等等,包括教學技能以及讀書競賽等活動,培養(yǎng)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教師的是師表意識,進而在學習和工作中都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立德樹人,做好學生引路人,促進和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
2.引導教師師德師風的自我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和培養(yǎng)還是要注重教師自身師德建設意識的提高。除了學校要制定完善的師德建設規(guī)章制度之外,還要引導廣大的教師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提高自身的覺悟,從而在教學以及日常生活當中從多個方面建設師德。首先是教師的品德修養(yǎng),要想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人,首先就是自身要有較高的品德修養(yǎng),也就是在教學或者是日常生活當中要做到言行一致,嚴以律己,表里如一,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表率。其次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師德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處境和性格特點以及人格,用期待和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優(yōu)點,贏得學生的尊重。在教學中力所能及地幫助學生,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自身的教學目標而實施教學,要體現(xiàn)出教師的師德。
總的來說,小學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是新時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的問題,更是持續(xù)推動我國教育發(fā)展以及和當前十九大大總書記講話內(nèi)容相契合的前提,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教師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李國東.加強農(nóng)村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
[2]張宏鈺.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策略淺談[J]新課程(小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