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玉
摘要:初中音樂學科是一項較為重要的科目。初中音樂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還能使學生對不同音樂世界有不同的體會,其所包含的知識涉及初中樂理知識、情感與藝術理論知識等。本人從事音樂教學多年,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總結了一些師生互動的教學建議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新課堂
在初中音樂課堂上采用互動教學的方法實質上是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狀況靈活有效地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開發(fā)學生音樂學習潛能的一個過程,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積極的引導下摒棄對音樂學習的誤解,正確認識音樂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進而提高自身音樂素質,達到個體的全面有效發(fā)展。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獲得藝術熏陶,陶冶情操,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音樂課堂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都有著表達自我的強烈愿望,但是由于心智還不成熟,在自制力上也有所欠缺,所以這個階段的學生特別容易沖動,在和教師溝通和交流之中經(jīng)常會有不愉快的經(jīng)歷,而一個寬松和諧的音樂課堂環(huán)境則能讓學生的情緒得到很好的緩解。例如,在教學《茉莉花》這首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用玻璃杯演奏幾首其他作品,引出《茉莉花》。之后,教師通過演奏《茉莉花》,讓學生聽聽作品中出現(xiàn)了哪些音,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音樂課堂氛圍。接著,在學生唱完歌譜,且了解了漢族音樂的五聲調式等樂理知識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講和《茉莉花》有關的故事,同時也讓學生回憶一下他們所熟知的和《茉莉花》相關的故事。寬松和諧的音樂教學課堂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積極性,并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自信心。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橋梁
要想和學生順利的進行互動,師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情感關系是前提,當老師和學生之間處于一種自由、民主、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時,師生之間的關系能夠更加的融洽。在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橋梁需要老師做好兩個角色的扮演,一個是導演一個是演員,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小演員(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自由的發(fā)揮和表現(xiàn);而演員的任務是參與到學生之間,和小演員們一起歡歌雀舞。老師扮演好這兩個角色能夠更好的和學生成為相互信賴的好朋友,學生能更愿意和老師進行互動,同時,在這種平等、融洽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對于老師來講,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通過鼓勵學生敢唱、敢演,給學生肯定,讓學生增強自信心。除此之外還可以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古板教學模式,給音樂課堂帶來一些現(xiàn)代、自由的氣息。比如說,可以改變學生座位,將學生的座位擺成圓形或者馬蹄形,可以讓學生自由的表現(xiàn)自己,并且給予學生肯定,這樣能有效的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三、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
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讓情感和認知結合,教師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體驗在學習帶來的快樂,進而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達到活躍學生思維的目的。因此初中的音樂教師在教學時,要改善教學環(huán)境,營造出進行音樂學習的氛圍,采用音樂元素如音符壁畫、樂器模型等把教學布置成充滿音樂氛圍的地方。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按照音樂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有效的融入到教學情境里去認真的學習音樂。將互動性教學模式有效的滲透到初中音樂教學當中,教師應在音樂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就讓學生迅速的融入到音樂教學氛圍當中。初中生活躍好動,在課間休息時大都在進行游戲活動,因此,在課堂上需要讓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學習當中。教師依據(jù)教學內容來有效的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在教學《夢駝鈴》時,可首先運用多媒體來播放《夢駝鈴》MTV的音樂視頻,讓學生在觀賞音樂視頻之后,來深入的體驗歌曲當中所蘊含的內涵以及所展現(xiàn)出的情感。教師應安排學生講述自己對這首歌曲的心得體會,并提示學生在這首歌曲當中蘊含的思念家鄉(xiāng)的淡淡的鄉(xiāng)愁情緒。教師可借助于創(chuàng)設鄉(xiāng)愁的思鄉(xiāng)之情的教學情境,來開展師生之間良好的交流,讓學生來展現(xiàn)出對于家鄉(xiāng)的濃濃的眷戀之情與熱愛之情,以此來深入的體驗到《夢駝鈴》歌曲當中的鄉(xiāng)愁,讓學生能夠感悟到游子在異鄉(xiāng)時,那濃得化不開的思鄉(xiāng)的深情。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深入的學習與掌握音樂知識,并獲得自身真實的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愛上音樂、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
四、創(chuàng)新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運用互動性教學模式的關鍵點在于:“師生之間必須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借助于互動交流,能夠讓初中生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音樂知識,讓教師來發(fā)現(xiàn)在音樂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在教學當中有效的進行改進與完善。較好的提升初中音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必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并通過自我的不斷研究與實踐,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有效的開展初中音樂互動式教學。教師可充分運用下述的幾種方法:第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教師可在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來播放MTV的音樂視頻,直接形象的呈現(xiàn)音樂歌曲。例如在教學《草原放歌》時,教師可播放《天路》《阿姐鼓》等相同類型的歌曲,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來討論不同音樂風格的歌曲的意境。第二,課堂歌友會。教師可在首先教授學生一首歌曲之后,再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交流,鼓勵學生上臺演唱出自己最擅長的歌曲。構建起良好的音樂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快樂的學習音樂。
初中音樂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需充分發(fā)揮出音樂教學的作用,讓學生愿意學習音樂、樂于學習音樂。很多教師都以自身作為教學主體,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學習興趣,而音樂教材中又大都屬于民族音樂,缺乏流行音樂,致使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因此,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有效融音樂學習環(huán)境中,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更好保障音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萍.構建初中音樂互動課堂的教學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6(22)
[2]謝李佳.初中音樂互動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措施[J].中外交流,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