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珍
【摘 要】 如今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已經(jīng)開始涉及了方方面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因此,科學知識學習也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教學生大量的科學知識,并培養(yǎng)其各種學習能力,如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等?;诖耍疚尼槍πW科學教學設計中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 探究式;小學科學;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課堂中,除了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一些科學實踐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方式。在科學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增加,對于科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更深,并保持一定的尊重。近年來,探究式學習方式被應用于小學科學教學中,倡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提問、進行探究以及分析結果,取得了很理想的教學效果。接下來,本文具體闡述探究式學習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
一、探究式學習方式的特征
探究式學習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自主性。在探究式學習方式中,學生占據(jù)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習形式逐漸由被動轉換為主動,經(jīng)歷教師的一番引導之后,學生能夠自主探究一些科學知識。同時,學生可以獨自思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思考的空間。第二,開放性。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教師很少參與其中,實驗室、實驗材料以及相關科學資料等都向學生全面開放,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實驗內(nèi)容,進行合作形式的學習,得出多種結果。第三,過程性。探究式學習是一種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各種科學知識,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思考,獲得身心方面的發(fā)展。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此過程中逐步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或遇到的各種問題,對問題不斷進行分析、思考和嘗試,感悟其中的科學知識,體驗其中的情感。
二、基于探究式學習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
1.對學生群體進行分析
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即使是雙胞胎,也會存在性格上的差異,學生群體之間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群體進行分析。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起始能力進行分析。對某科學知識的認知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課前,教師可以通過訪談的形式了解學生的認知,如與學生聊夏天喝飲料的事情,了解學生是否知曉飲料拿出冰箱后會“流汗”。在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之后,教師可以制訂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教導學生學習關于物態(tài)變化的一些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風格進行分析。學習風格代表的是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思維,通過對學生學習風格的了解,教師可以掌握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提高其學習效率。例如,在《溶解的快與慢》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糖放入水中,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對溶解的知識進行探討。
2.對教學方法進行設計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其中也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教學方法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對于小學科學教師來說,常見的教學方法包括以下幾種:講解法、探討法、發(fā)現(xiàn)法以及探究法等。例如,在物態(tài)變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探究法,以講解法和探討法為輔,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科學知識。首先,教師可以提出現(xiàn)實生活情境問題,如:寒冷的冬天,水會結成冰,這是為什么?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冰塊、水、加熱工具、制冷工具,讓學生進行操作,探索其中蘊含的科學知識。當然,為了學生的安全著想,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全班學生的具體實驗過程,避免學生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最后,在實驗結束后,學生發(fā)現(xiàn)溫度升高,冰就會融化成水;溫度降低,水就會結成冰。教師在學生實驗結果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提出固化和液化兩種物態(tài)變化,讓學生明白其中的科學知識,并以此為切入點,實現(xiàn)物態(tài)變化的切入教學。
3.對教學評價進行設計
除了對學生群體進行分析、對教學方法進行設計之外,教師還可以對教學評價進行設計。一方面,在評價內(nèi)容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學習過程包括學生的各種表現(xiàn)、任務完成進度以及合作學習情況等,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結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最終成果。經(jīng)歷教師的評價之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得出結果的方式都會得到有效優(yōu)化,給學生帶來非常大的學習幫助;另一方面,在評價方法上,教師可以采取形成性和總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對學生進行密切觀察與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指導;總結性評價體現(xiàn)在課后,教師主要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性的測評,如知識掌握情況、教學目標完成情況以及完成學習后的感受等,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結果,教師對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制訂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教學計劃。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式能夠給教師帶來非常大的教學幫助。在實際應用探究式學習之前,教師需要對其特征進行了解,以便更好地應用,對學生群體進行有效分析、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設計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盛富云.基于關聯(lián)主義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研究——以“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為例[D].揚州大學,2017,15(41):123-124.
[2]潘華靖.基于科學實踐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7,36(50):215-216.